沈朝香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象,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幼儿心理学研究也表明:游戏是促进学龄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幼儿锻炼和发展着各种能力,吸收着周围生活中丰富的知识,逐渐形成着优良的个性品质,使幼儿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品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在角色游戏 中,幼儿通过扮演营业员、厨师、理发师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反映着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例如,在饭店的游戏中,有的幼儿当厨师烧菜,有的做服务员,有的做顾客。这样分工合作的角色游戏有助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有利于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的角色扮演有一个发展过程。年龄小的幼儿只是模仿成人对他们做过的一些动作。大班幼儿由重现成人的活动,发展到要求自己的行动尽量符合所扮演人物的身份,并履行角色应有的职责。扮演角色是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把自己当作别人,表现别人的特点,体会别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在扮演角色时既是别人,又是自己,把自己融入角色之中,又把自己和他人区别开来,这要求幼儿要达到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扮演角色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自我意识,使幼儿从自我中心过渡到一个社会化的个体有重要作用。
记得在一次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在理发店的游戏,我看到有几个孩子商量着说:“我看见理发店的理发师把剪刀和梳子放在口袋里的。”另一位小朋友说:“有的还是放在里面的口袋里。”接着我发现她们两个都把剪刀、梳子放到了口袋,招呼着别人来理发,这时,娃娃家的妈妈抱着娃娃来理发了,只见蓓蓓,很有礼貌地对娃娃家的妈妈说:“请坐,你们谁理发?”娃娃家的妈妈说:“娃娃的头发长了,请你帮我的孩子理发。”接着,蓓蓓耐心细致地开始帮娃娃洗头、梳头、剪头发,她一边剪还一边和娃娃的妈妈聊天,让我惊奇的是,等她理完发,收到钱以后的动作真是娴熟,也学着成人的样子把钱放到了衣服里面的口袋里,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了孩子的举动,使我更坚信把操作的权利还给幼儿这种全新的理念。让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自由探究,并肯定幼儿的独出心裁和新奇操作,引导他们大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操作和发现。
一次在娃娃家游戏中,鑫鑫小朋友像妈妈一样收拾床铺,给娃娃穿衣服、叠被,又找来澡盆、浴巾,假装倒进水,和娃娃的爸爸一起给娃娃脱鞋、脱衣服、洗澡,在喂娃娃吃饭时,俨然以“母亲”的身份,模仿着母亲说话的口吻及腔调,边喂娃娃边说:“好好吃吧,多吃点,长得快。”在“餐厅”游戏中,服务员会对客人说:“请坐,请点菜”,然后让客人耐心等待。幼儿的游戏与成人的活动不无相通之处。
游戏动作是实现游戏程序的主要手段,只有借助这种手段,才能把主题变为真实的游戏过程。幼儿是以运用和语言来扮演角色的。幼儿在游戏中的动作,不是具体的某人的某一具体动作的翻版,而是概括的动作。游戏为孩子模仿成人生活提供了机会,同时也为培养幼儿的劳动技能、卫生意识、规则观念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孩子在轻松自在的游戏中知道:去娃娃家要轻轻敲门,这样才会受到主人的欢迎、去银行要排队,遵守先来后到的规则、到医院看病,要保持安静、去点心店吃东西要注意卫生等等,因为孩子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受到同伴的欢迎,找到合作的伙伴,大家才会玩得更开心。
在孩子的模仿活动中,行为看似很简单、肤浅,但从中折射出的却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生活素质,孩子在轻松的游戏环境中,自觉的养成了良好的礼貌习惯、卫生习惯、以及整理物品和遵守游戏规则的行为。角色游戏为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保证了每一棵幼苗的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