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文新
从2010年开始,中国货币政策的提法就一直是“稳健的货币政策”,到底什么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周小川行长在2011年“两会”记者见面会上的说法,稳健货币政策是历史上经常使用的提法。但在这一提法之下,中国货币政策既执行过紧缩,也执行过宽松,还执行过中性。
从稳健货币政策具体执行的方向看,2010年1月开始到2011年12月,中央银行实际执行的“稳健”名义之下的“紧缩货币政策”。以大型金融机构为准,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中国银行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5.5%被急速拉升到了21.5%,存贷款基准利率也被抬高了125个基点。此后,尽管法定存准率和利率都有所调降,但总体来看,中国货币政策并未摆脱“紧”的基调。在此前提下,中国发生了经济脱实向虚的变化,经历了高利贷风波冲击,发生了民间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生了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和杠杆率不断上涨的过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问题?关键在于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的错配。这样的政策组合核心内涵是:货币政策不仅决绝配合积极财政政策,而且是向反方向使劲儿。于是有了这样的结果:民间中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而实体经济不支持高利贷的成本,迫使业主离开实业而去炒房、去投机,这是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的关键所在;紧缩货币条件下,内需受到严厉压制,加之外需不振,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而不得不依赖政府一次次出手救助,这就是中国杠杆率越去越高的关键所在。
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货币政策的情况略有转变。认识上也与过去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在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上海会议期间,周小川对媒体解释说:中国货币政策五个级别,紧缩、适度紧缩、稳健、适度宽松、宽松。这与2011年的说法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就是说,央行不再认为稳健货币政策是很“随意”的政策,而将其放置在了“中性范畴”。当然,周小川也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他说,稳健货币政策是一个区间,而稳健本身可以略偏紧一点,也可以略偏松一点,而眼下是稳健略偏宽松。
或许正因为上述变化——将稳健放置在“中性区间”,所以,今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当中的提法也发生了轻微的改变,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总需求管理,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变化在于“为结构性改革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这也是央行首次使用“中性适度”的字样。那到底什么是“中性适度”?我认为,“中性”应当是完全被动的货币政策,而“适度”表明有一定的、不太强的主动性。所以,我理解的“中性适度”必须具有“配合积极财政政策”的内涵,同时还要满足中国实体经济的正常需求——既不主动宽松、也不主动紧缩的“中性”状态为主,而在这一前提下,适度进行小幅度的调整。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