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摘 要】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一个生长在宗教气氛浓厚的美国南方的虔诚的基督教作家,一生关心人们的痛苦和宗教信仰。本文探讨了暴力主题在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的体现。在奥康纳认为爱的缺乏导致了人们的隔阂、心灵的异化,人生从而变得令人无法忍受,暴力的产生不需要理由,它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只有通过畸形人物以暴力解决,目的是以毒攻毒。通过本文的解读,让学生了解美国社会历史,提高英语文学素养。
【关键词】解读;好人难寻;暴力
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是一个对好故事天生敏感的作家。她的文学地位在美国南方作家中排在福克纳之后。福克纳是个大气的作家,他遵循自己的信条并且把握住命运的一般原则,宏观地把他的密西西比建筑在连绵的空间感和在劫难逃的南方历史观之上。而奥康纳只是一位被红斑狼疮折磨得病恹恹,离群索居闲着无事而在自己家的奶牛场里养了一大群孔雀的小女人。从生存状况来看,长期给肺结核折磨的卡夫卡跟奥康纳倒有几分相似。不过,阻挠卡夫卡成为更伟大的作家是因为他没有为我们的困境指出一条自救的道路,他既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上帝;而对奥康纳而言,阻挠她的仅仅是她的红颜薄命,纯粹是个时间问题。在39岁生命终结时奥康纳已确信握住上帝之手是让她返回天堂的唯一途径,这是她比卡夫卡高明之处。
弗兰纳里·奥康纳的故事看似轻松、幽默,实则触目惊心,发人深省。非常规的故事,血腥的暴力,阴郁的宗教,典型的南方场景,还有那一群群性格怪癖,行为乖张的人们赋予奥康纳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奥康纳总是集中探讨当代人的精神危机并展现人性中最为复杂和迷乱的一面。但她的探讨并非一边讲故事,一边发议论,而是将客观世界以极致的形式展现出来以唤起读者的警醒。作者的主观痕迹在尽可能大的程度上被抹去,以留给读者更多的空间。她采用哥特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自然而神秘的,可见又不可见的,平俗也奇异的世界,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思考、总结,发现其中的意义
《好人难寻》是写实的风格,笔法幽默明朗,到后来遽变成悲剧。人物的形象被贴上各种动物的标签,兔子耳朵一样的头巾,印有鹦鹉的衬衫,猪长相的老板和一只吃虱子的猴子。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就是爱嘟哝。她这个家庭就是儿子、儿媳、一个孙子和一个孙女。在一个假日,一家人要出去玩。老太婆开始嘟哝起来。她说不要上左治亚,不要去那边。等到出发之前,这个嘟哝着不去的老太婆,第一个冲进车子里坐好,还把自己打扮得非常入时。这个老太婆一路上絮絮叨叨讨人嫌。她的儿子嫌她,她的孙子孙女嫌她。后来车子翻了,人都出来了,她的小孙女从车子里钻了出来之后说,哎呀,真可惜,一个人都没死啊。看到这里故事一直是一个喜剧。后来不合时宜的人出现了,老太婆认出了他,仅仅因为老太婆认出了他,他们先后将老奶奶的儿子和孙子,儿媳(她怀里还有个婴儿)和孙女带到树林里枪杀。只留下老奶奶和不合时宜的人还在说话,老奶奶已几近崩溃,他们还在谈“耶稣有没让叫人起死回生过”。接下来写的是老奶奶的死。老奶奶看到不合时宜的人脸歪扭着,她伸出双手,抚摸他的肩膀。不合时宜的人猛地闪开,好像让毒蛇咬了一口,朝她胸口砰砰砰连开三枪……“她要是一辈子每分钟都有人没完没了地冲她开枪射击”,不合时宜的人说,“她也许会成为一个好女人的。”挺有趣,同伙说。“住嘴,”不合时宜的人说,“人生根本没有真正的乐趣。”小说完了。
《好人难寻》里最精彩的部分是让这个老太太先去面临恐惧,让老太太先去体味亲人被杀的这种感受,用这个去惩罚她的饶舌,惩罚她的絮叨。一个人因为饶舌,因为讨人嫌就该被杀掉?这个女人的心就是先天藏着的一份邪恶。她必定是非常厌恶这个老太婆,非常讨厌这个饶舌的老太婆。但是真的她讨人嫌她就得被人取掉生命吗?这种对暴力的非凡想象力在奥康纳其他小说里继续得到铺张,她的信条来源自艾略特论波德莱尔的那篇大作。“只要我们是人,我们所做的不是好事就是坏事,两者必居其一:只要我们做好事或做坏事,我们就是人;以悖理来说,做坏事比无所事事要好,我们至少存在着。可以这么说,人值得骄傲的是他有拯救灵魂的能力。”在这个信条的支持下,奥康纳把她的暴力发挥到我们承受的最大限度,几乎每篇小说都要死掉一个好人,而行恶的人性命得以苟存。暴力的传统也是荒谬的历史。在奥康纳笔下暴力的产生不需要理由,它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就好像加缪对你说,因为荒谬,所以你荒谬。虽然到最后你仍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是这样也并不妨碍我们的理解。
通过对《好人难寻》一文暴力主题的分析,不难发现奥康纳触及了人性最深层、最敏感的部分,暴力本身就是现实中的一部分。奥康纳认为通过畸形人物以暴力解决,目的是以毒攻毒。她认为美国的南方人盲目乐观、胸无大志、见解肤浅、缺乏信仰,这是她所最不能容忍的。奥康纳用暴力是为唤醒人们的怜悯心(即逃犯轼杀六个无辜者)。她说:“暴力可以为善亦可造恶,据之者以天堂为界(即善恶的二元对立)。”小说中逃犯采取的暴力的方法是希望能找到生活的真谛,结果恰恰相反,反而认定人生并无真快乐的荒凉结论。
“具有基督教精神关怀的作家会发现现实生活中的扭曲与自身的不一致性,作家的困难是如何让这种扭曲在阅读者面前呈现出来,而他们对这种生活早已心安理得...你只能对着半聋的家伙嚷嚷,让半瞎的人看大又明亮的图画。”奥康纳说这番话时候和整个时代格格不入,会让人误以为是上个世纪那个禁欲主义者克尔凯郭尔的口吻。她在自觉地扮演着一个先知先觉的角色,用黑色幽默和暴力结合的文字来虚构她的宗教寓言故事,因为她认为唤醒人们的宗教意识需要通过暴力去触及人的灵魂,使之在暴力的非常状态下灵魂才有可能获得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