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岗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在凝聚民族力量,净化人们灵魂,提升公民素质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进入新时代,传统文化也以其独特的魅力,感染和教育着华夏儿女向真向善。把传统文化作为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引导学生在学习诵读中了解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从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健康成长,做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现代人,是现代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承载着弘扬传统文化重要使命的语文课程。
【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得益彰呢?个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学习和传播者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师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才会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言谈举止才能尽显高雅风范,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语文教师要坚持读书学习,博览中华经典著作,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使自己更具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同时,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背诵经典古诗文,阅读经典名著,努力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传统文化基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形成了勤劳勇敢,坚韧不拔而又乐观宽容的民族性格。中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就应当引导学生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帮助学生打下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色。
二、在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要做到取精去粕,批判地继承
由于受时代背景、社会生活、思想认识的影响,古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和认识,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的甚至成为阻碍人们前进的思想桎梏。在教育学生继承传统文化中,要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当继承和发扬,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自觉地加以剔除,“取我所需,择我所用”是选择和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最佳态度。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也是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更应突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因素,建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亭廊、走道,让建筑实现古典古韵与现代风格相辉映,在校园的墙壁、楼道、教室、宿舍悬挂经典名句,还可以根据各栋楼的功能和特点,分古训育人、诗词古韵、格言励志、感恩教育等版块进行展示,使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置身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可以随时随处与先贤对话,接受心灵的洗礼。
四、充分发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的教育作用,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中华传统文化既珍藏于典籍之中,也体现在各种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之中。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以中华优秀文化为特色的各类活动,是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首先,要认真挖掘和提炼祖國传统文化中有益的思想精髓。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基因。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我们应对其进行科学梳理,挖掘出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文化要素。
其次,弘扬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张力,使它成为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在悠久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作为扎根于群众中,深受人们欢迎的民俗文化,传统节日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春节团圆,元宵赏灯,清明祭祖,端午赛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传统节日的特色活动已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综合实践课,设计与传统节日有关的活动,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当地的节日习俗。还可以选择不同的节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利用清明节组织学生进行扫墓活动,缅怀先烈,继承先烈遗志;利用端午节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他们体会屈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操,树立报国思想。还可以组织学生讲自己家乡的节日故事,写专题作文,办手抄报等形式,将自己的收获整理出来,展示给大家,也可以将传统节日的内容编进校本课程,这种亲身体验活动的教育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五、通过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可以举行经典作品诵读比赛,楹联大赛,古诗词书画创作大赛,地方戏曲联唱,传统文化论坛,主题班会,灯谜竞猜、作文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古韵缭绕,书香心脾,令人陶醉,学生还能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陶冶情操,增强民族自豪感。
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学习仁义礼智信,践行温良恭俭让,沐浴着传统文化的光辉,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成长,成为知识技能,精神灵魂全面发展的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诵读古圣先贤经典,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灵魂被唤醒,智慧受到启迪,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挥它的育人作用。愿我们能在学生的心灵中播下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师生共同健康成长。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