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诗词中的长城意象

2016-05-24 21:40樊兴龙
课外语文·下 2016年3期
关键词:八达岭万里长城弹琴

樊兴龙

【摘要】长城,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遗产。长城诗词,在我国文学史上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关键词】长城;诗词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长城东起辽宁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贯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 、甘肃9个省、市、自治区,全长约8851.8公里,在世上有“万里长城”之誉。笔者就长城意象书写的内容分析如下:

一、描绘长城雄风

长城,以其雄伟的气势,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骚人墨客,艺匠画师,以及帝王将相,為之泼墨挥毫,笔走龙蛇,讴歌咏唱,描绘万里长城的雄风。隋代杨广《饮马长城窟行·示从征群臣》中有:“萧萧秋风起,悠悠万里行。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描绘悠悠万里长城,如实地叙述了修长城的行动和目的,格调生动高昂。唐代李白有:“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夏州崔常侍自少》)唐代杜牧也说:“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送张遥之寿阳幕》)清代乾隆皇帝有:“金墉迤逦倚山尖,想象当时守备严……千秋形胜因循览,万古兴亡取次觇。”(《望长城作》)均是讴歌长城的伟大作用。《水经注》上说:“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明史兵制》上说,终明之世,长城的防御力量很大。“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其中著名的八达岭、弹琴峡、嘉峪关等,均是长城著名景点,被无数的诗人讴歌。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好的一段,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是长城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达1015米,地势险要,城关坚固。而最早留下八达岭诗章的是唐代诗人高适,他在诗中写道:“绝坡水连下,群山云共高”。金代刘迎有:“萦纡来不断,奕奕似流水,鲸形曲腰膂,蛇势长首尾。”(《晚到八达岭下达旦乃上》)极写八达岭雄伟的气势。明代倪祖有:“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八达岭》)陈春啸有:“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登八达岭 》)清代康有为:“鞭石千峰上云汉,连天万里压幽并。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且勿却胡论功绩,英雄造事令人惊。”(《登八达岭》)。弹琴峡位于五贵(鬼)头山间。峡谷中有温榆河由北入峡,经过两个曲折后向南流出,此段即是弹琴峡。但在修八达岭公路时,河道被砂石填平,弹琴峡自此空有其名。峡西壁上,仍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元代陈孚“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弹琴峡 》)清代顾炎武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居庸关二首》)。嘉峪关,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

二、控诉筑城怨愤

汉代陈琳《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柱。”唐代刘禹锡《经檀道济故垒》:“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唐代于濆在《长城》中写道:“死者倍堪伤,僵尸犹抱杵。十年居上郡,四海谁为主? 纵使骨为尘,冤名不入土。”明代尹耕的《修边谣》“去年修边君莫喜,血作边墙墙下水。今年修边君莫忧,石作边墙墙上头。”都是用来表达人民对修筑长城的不满。《孟姜女哭长城》最能表达修筑人民的心声。传说秦朝时,范杞梁被抓到北方修筑长城,其妻孟姜女带着寒衣千里寻夫。到长城脚下后,不但未找到丈夫,反而被秦始皇垂涎。孟姜女终日痛哭,终于将长城哭倒,露出丈夫尸骨。百姓借此传说斥责了暴君对人民的残酷奴役,统治者借此传说宣扬了礼教中的“贞烈”,因此流传千古,如今山海关外凤凰山上仍保存有明代重修的姜女庙(又称贞女祠)。唐朝贯休的《杞梁妻》:“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染贞妇啼呜呜。”清代丁澎的《度岭见长城》:“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都是使用孟姜女的典故,通过对比,极写筑城的怨愤。

三、书写征戍疾苦

长城的作用在于战争中防御。烽火台又称烽堠、烽燧、烟墩、狼烟台、亭等,用于传递军情信息。关是长城上的出入口,多设置在狭窄的山口或要塞处,因此又称关口、关塞、关隘。关上建有关城,出境入境必须通过关城。长城上的关或以“关”名,如居庸关、山海关;或以“口”名,如古北口、喜峰口。魏晋陆机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戎车无停轨,旌旆屡徂迁。仰凭积雪岩,俯涉坚冰川。冬来秋未反,去家邈以绵。猃狁亮未夷,征人岂徒旋。末德争先鸣,凶器无两全。”唐代李益《统汉烽下》写道:“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唐代李频在《赠长城庾将军》“向国报恩心比石,辞天作镇气凌云。逆风走马貂裘卷,望塞悬弧雁阵分。定拥节麾从此去,安西大破犬戎群。” 唐代高适《蓟门行五首》中写道:“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诗人们借长城表达对战争忧虑。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如今长城已失去了它的军事用途,更多的体现在我中华民族精神文明,激励着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保卫我中华民族。同时也在见证我中国人民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团结一致拼搏进取,“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抒写新的奇迹抒写新的辉煌。

(编辑:钟园)

猜你喜欢
八达岭万里长城弹琴
首发集团八达岭分公司“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荣获交通运输“优秀文化品牌”称号
北京知名品牌“八达岭”牌皮鞋的发展历史回顾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永不倒
八达岭上望中国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
会弹琴的沙丘
万里长城
用腿弹琴的孩子
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