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我爱你秋日金黄的硕果,我爱你青松气质,我爱你红梅品格,我爱你家乡的甜蔗,好像乳汁滋润着我的心窝……”每次听到《我爱你,中国》,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祖国南海碧波万顷,北国白雪飘洒,群山巍峨,小河淙淙的画面。我自豪,我骄傲,这是我们的祖国!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爱国,是每一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让爱国主义在中小学生心中落地开花,是一个常思常新的话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新余市中小学充分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有声有色地在全市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形成了新余市一道特色风景线。
春雨纷纷中,记者走进新余,与新余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探寻新余爱国主义教育。
一、学校文化引领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千百年来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是一个人最原始的感情之一,来自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来自于对祖国悠久历史文明的热爱;来自于对祖国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爱国的感性基础。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创设浓郁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文化,不失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熏陶的有效举措。
(一)一花一草酝深情
走进新余,满眼都是映山红,那花儿一团团、一簇簇,开得那样激情,又那样绚丽,不禁让笔者想起“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一曲《映山红》,唱出了人们对红军的热爱,对英雄的崇敬,更唱出了人们对祖国的爱。
校园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应该充满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成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隐形人”。新余市中心幼儿园充分利用区域环境的创设,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幼儿园的墙面上贴有《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了解自己家乡与自己祖国的位置,逐步认识祖国的山川河流,从而初步树立祖国地大物博的概念。
漫步在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精心设计的校史廊、成就廊、励志廊、文明新风廊、文化艺术廊,学校自建校以来拓荒创业、艰苦奋斗、辉煌发展的历史画卷展现在学生眼前,促进学生铭记历史,以增强自豪感,激发爱国正能量。
(二)共筑精神家园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育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身心发展和思想认识都还不成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也缺乏理性。新余市中小学以培育新一代新余人为目标,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到学校的培育目标中,更融入到了学校独特的校园精神文化之中。
以“钢铁文化”为标签的新余市新钢第一小学,看重学生体育赛事所赖以存在的文化内涵。校长宋增平认为,体育不仅仅有金牌的感召力,金牌背后的文化内涵、顽强拼搏的精神、吃苦耐劳的毅力、挑战极限的勇气,这些才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学校努力营造浓厚体育文化氛围,孩子们在加强体育锻炼、练就强健体魄的同时,在“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口号中,体验更多人生道理,坚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信念和决心。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抬头、微笑……”看!这是新余市城北幼儿园的幼儿体操队正在进行着日常培训。自信的微笑、标准的动作、动感的节奏,展现出这些小朋友背后艰苦耐劳和顽强意志力的精神品质。“锻炼身体,保卫祖国”的精神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小朋友的行为动力。新余市真正做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
新余六中林卫校长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髓,传承下去也是一种爱国的体现。为此,学校以国学教育为主线,创建学校国学文化,通过对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让学生体会我国国学经典的奥秘,熏陶学生爱国学、爱传统文化、爱祖国的情怀。
(三)一言一行见品质
“老师好!”“校长好!”“叔叔、阿姨好!”走进新余市中小学校园,孩子们一个个热情的队礼,一声声亲切的问候,让笔者一行感受到了他们的温文尔雅、朝气蓬勃与青春活力。这与学校的育人模式和育人理念密切相关。拥有正确育人价值观,构建学校特有行为文化,是爱国主义教育的辐射源,能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能量,是爱国主义教育无声的教科书。新余市中小学通过探索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模式,来培育新时代爱国主义少年应有的行为品质。
渝水区第一小学探索出了由爱自己、爱家人、爱朋友、爱学校、爱祖国层层深入的“爱的教育”模式;暨阳学校推崇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感恩的“六个学会”教育;北师大新余附属学校则探索出了由日常行为“五自”教育和系列主题“五自”工程组成的“五五”自我教育模式;新余一中以心理教育和生涯教育为抓手,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实践活动夯实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离我们这么近又那么远。爱国主义不是虚无缥缈、触不可及的,也不是偶尔的一种即兴抒情。我们需要在学生平常的学习与活动中,在学生的亲身实践体验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如何才可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由抽象到具体,由枯燥到生动,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呢?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构建,成为新余市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不二之选。
(一)主题活动点燃心中的太阳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的特性,可以从不同角度加强学生对爱国的意义和必要性的领悟,培育中小学生坚毅、乐观、拼搏、奋斗的爱国品质,塑造其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青春形象。
新余市中小学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清明节期间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引导学生继承先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增强历史责任感;十一国庆节期间,开展“向国旗敬礼”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通过网上献花寄语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开展“寻家族根源,访古村文化,传家风家训”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追溯家族渊源,体会家族家训,传承优秀家风,激发爱家乡爱祖国之情。
北京师范大学新余附属学校,是一所建校两年的新校。学校将每年的五月份定为“红色主题教育月”,各班以《你知道罗坊会议吗》《你最喜欢的红歌》《寻找身边的革命老人,继承革命老区人文底蕴》《红色精神与绿色教育》为周主题,开展一系列爱国主义主题班会。
西湖小学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培育“涵养西湖人”。学校组织开展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主题演讲比赛、“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等活动,在无形之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对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思想引领。
(二)教育基地树起心中的丰碑
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还是比较抽象的,此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成为培养中小学生爱国情感、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与课堂。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有的作用,发扬蕴含其中的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直观最生动的教育方式。
新余市拥有罗坊会议纪念馆、傅抱石纪念馆、民间珍宝馆、仰天岗烈士纪念碑、九龙山烈士陵园等多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余市各中小学校每年利用节假日、纪念日等重点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接受革命传统和历史文化教育,激发出学生努力奋斗、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每年清明节前后,新余市都会组织全市学生在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多种形式的祭扫仪式,引导学生继承先辈遗志、弘扬革命传统,增强历史责任感。
与此同时,各中小学充分挖掘利用身边的本土资源,建立属于自己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处“人口小县,文化大县”的分宜县第一小学,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构建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仁苑。这个教育基地由爱心体验区、道德风尚区、志趣活动区、生活感悟区组成。农具展览室以生活生产用品的展示,激发学生爱劳动爱创造;“中国夏布之乡”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特色,从而爱家乡、爱祖国;国文博学室带领学生传承中国文化经典……
西湖小学创建了江西省第一家标准的少先队队室,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型宣传阵地。走进队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挂在墙上的少先队队旗,以及摆放整齐的锣鼓与小号,仿佛眼前已经出现少先队员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在队号声声、鼓声隆隆中,昂首挺胸走向远方的画面。“时刻准备着”这一豪迈的宣言,已经深深印刻在少先队员们的心中,他们将以此为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自己的祖国增添风采。
三、社会力量助力学校爱国主义教育
《学会关心:21世纪教育》指出:要想形成21世纪要求的学习,可能最重要的方面将是社会更多地参与学校,和学校更多地参与社会。同理,爱国主义教育也不是学校一方面的责任,理应是一种全民教育。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号召力的旗帜,吸引着社会各界人士关注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
(一)“五老”队伍发光发热
新余是革命老区,有众多的革命老前辈,他们是革命的活档案,是能说会讲的活教材。在新余的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得不提的是市关工委宣讲团、报告团的“五老”队伍。这支由退休的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自发自愿组成的特殊的“五老”队伍,常年活跃在新余市的各个中小学中,通过一系列“老少共筑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心向党,讲品德,学雷锋,见行动”主题讲座的开展,为青少年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好声音。全市各中小学每个学期都要邀请这支“五老”队伍走进校园和班级,讲述自己的红色故事,分享自己的理想和报国梦,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五老”同志的身影虽不能遍布各个地方,但他们的精神与思想却已传到远方。
(二)军民共建其乐融融
新余市中小学校与新余驻地部队签订军民共建协议,把创建国防教育基地摆上重要位置,通过开展国家安全意识、国防意识熏陶和国防知识技能培训,努力推动青少年国防教育活动“进课表、进教案、进课堂”。借助计算机、网络等平台创新国防教育手段,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参与国防教育的兴趣和热情,逐步养成文明礼貌、严守纪律、热爱集体、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提高思想政治综合素质。
在新余六中,每年开学初都会通过教官会走进校园,走进教室,甚至走进宿舍,为同学们讲解国防知识,传授军队常规知识,对新生进行国防教育。平时,学校会组织学生走进军营,跟当地的消防武警部队互动,进行警民共建。除了感受军营的气氛,学生还会送上自己的节目汇演,近距离接触军人,感受军营文化,树立爱国报国之志。
(三)社区资源提供能量
新余的中小学校多坐落于一些社区周边,社区居民有着丰富的教育背景、人生阅历,他们对爱国主义教育有着不同的理解与看法,在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上也有较大的差异。充分挖掘并利用社区区域中的各种教育资源,是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合力的需要;是为学校教育助力,全面提高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需要。
分宜县第一小学设立“社区校外辅导站”,充分发挥本社区居民的力量,用社区居民的好经验、好方法孕育孩子们的心田。另外,学校离退休老师“离校不离教,退休不退导”,学校聘请他们担当学校“顾问”,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学”,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增添力量。
我们常讲“润物细无声”“人多力量大”。其实,爱国主义教育别无他法,唯有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致力于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奉献自己的点点能量,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健康成长,爱国主义教育才能事半功倍。
对一国家、一个民族来讲,爱国主义是一面永不退色的旗帜,是一支凝聚人心的火炬。新余人用生动的实践诠释自己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解。爱国主义教育只有进行时与现在时,没有过去时,更没有完成时。将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到底,就是对祖国最大最深的爱。
责任编辑/孙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