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
【摘要】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2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情绪稳定例数多于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入院时水平例数多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 可快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改善患者的视力,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心理护理;情绪;视力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185
原发性青光眼的病程长, 患者需接受长期治疗, 一旦治疗停止, 将出现不可逆性视功能障碍。原发性青光眼患者通常会出现悲观、绝望等负性情绪, 对战胜疾病缺乏信心[1]。原发性青光眼为双眼性病变, 据临床经验显示, 部分患者为双眼病变, 另有部分患者为单眼病变, 最终均会导致患者失明。在治疗过程中, 给予合理的心理干预, 可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 提升治疗效果。本文现选取来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
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观察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3例。对照组中男33例, 女30例, 年龄31~78岁, 平均年龄(57.3±20.2)岁。观察组中男28例, 女35例, 年龄32~80岁, 平均年龄(59.5±22.3)岁。病情:严重性头痛及眼痛, 怕光, 不自主流泪, 视物模糊, 视力降低, 有虹视现象, 合并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检查两组患者的眼压<21 mm Hg(1 mm Hg=0.133 kPa), 昼夜眼压差>8 mm Hg, 同时伴有结膜混合性充血症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参照所有患者的病情, 给予针对性治疗。对部分患者进行单一用药, 对其他患者进行混合用药。针对眼压高患者, 可缩小瞳孔、开放房角、减少房水生成及眼内容量, 行周边虹膜切除以及激光虹膜切除。
1. 3 护理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①与患者建立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 便于护理工作有序展开。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 应一直秉持热情、关切的态度, 轻声细语地询问患者的病情, 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 从而消除患者的悲观心理, 调动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同时, 对患者进行知识宣教, 细致讲解与原发性青光眼有关的知识, 确保患者正常认识疾病, 争取做到不退缩,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 以便早日恢复健康[2]。②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诊疗环境,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使患者敞开心扉, 诉说内心的痛苦, 另外, 鼓励患者与他人进行沟通, 通过交朋友找到生存信心, 方能保障治疗的有效性[3]。③通过心理护理, 提升患者自强自立能力, 确保患者通过自觉用药, 全面配合治疗, 加快治疗进度。④对患者家属要做好安抚工作, 告知其不必过分担心, 以免影响患者的情绪, 破坏治疗的有序性。另外, 还可发动家属给予患者最大的精神支持,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4]。
1. 4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情绪控制情况与视力水平变化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中情绪稳定61例, 占96.8%, 对照组中情绪稳定50例, 占79.4%,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6, P<0.01)。观察组视力水平高于入院时水平者52例, 占82.5%, 对照组中视力水平高于入院时水平者41例, 占65.1%,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 P<0.01)。见表1。
3 讨论
我国的医疗事业正稳步向前发展, 传统的护理模式正逐渐被人性化的护理模式取代。人性化护理模式最突出的特点是加入了心理护理干预。心理干预对老年人, 尤其对患有原发性青光眼的患者格外重要。原发性青光眼属于病程长, 危害大的常见疾病, 罹患该病的患者, 通常会出现悲观、绝望心理。任何负面情绪对治疗都极为不利, 在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未经心理干预, 20.6%的患者情绪波动, 治疗期间, 配合情况不太理想, 甚至有放弃治疗的心理。对照组有5例患者的视力较入院前更低, 观察组此类情况较少, 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有所改变, 且治疗期间情绪较为稳定, 配合情况良好, 患者的心态较为积极, 这正是加入心理干预会产生的必然结果。刘莉等[5]也对此作出了相似的报道, 可见心理干预在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是后续一切良好结局得以实现的基础。
综上所述, 针对原发性青光眼患者, 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 可快速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 改善患者的视力, 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体会.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7, 28(9):1130-1131.
[2] 张念.原发性青光眼中西医治疗与护理总结.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4, 3(5):976-977.
[3] 王艳玲.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的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4(11):826-827.
[4] 杨燕.对原发性青光眼的治疗观察与护理.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2, 4(1):888-889.
[5] 刘莉, 项娟, 王静.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心理护理观察.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5(27):843-844.
[收稿日期:2016-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