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娟娟
【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疗效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妇产科接受产后检查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按照是否接受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为依据分为观察组(产后6周开始接受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治疗), 每组50例, 分别在产后6、12周采用盆底超声对其盆腔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 同时了解其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结果 接受产后康复治疗前(产后6周), 两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产后12周)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表现, 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盆底超声可以对产妇产后的盆腔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观察, 并对产后康复疗效进行充分评估, 操作简便、无创,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盆底超声;产后康复疗效;应用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72
本文就2015年6~12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产后检查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盆底超声评估产后康复疗效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12月在本院妇产科接受产后检查的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产妇均在产后6周来院进行复查, 并经其盆底肌力测试, 确定为Ⅰ级。按照产妇是否接受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为依据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对照组产妇的年龄21~40岁, 平均年龄(30.2±3.8)岁;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1±1.2)次;产次1~3次, 平均产次(1.5±0.7)次。观察组产妇的年龄20~40岁, 平均年龄(29.8±3.5)岁;孕次1~5次, 平均孕次(2.2±1.1)次;产次1~4次, 平均产次(1.6±0.9)次。两组产妇年龄、孕次、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观察组的产妇均在产后6周开始, 接受规范的产后康复治疗, 治疗仪器为Penixusb4型盆底肌康复治疗仪, 在产妇的阴道内置入阴道电极, 通过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 设定仪器参数为:电流0~50 mA, 波宽200~500 s、频率15~85 Hz, 治疗过程中, 以患者自觉有刺激但无痛为宜。治疗时间为0.5 h/次, 治疗2次/周, 总计10次。对照组不接受治疗。
1. 2. 2 检查方法 分别在产后6、12周采用超声对其盆腔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检查仪器为彩色多普勒超声断仪, 设置三维凸阵探头的频率在4.0~8.0 MHz。接受超声检查前要求完全排空膀胱、直肠。产妇取截石位, 在探头上涂耦合剂, 带安全套, 并将其放置在两侧的大阴唇之间, 并与皮肤紧贴, 获得盆底正中矢状面, 将耻骨联合后下缘处作为参考点, 按照前方耻骨联合、尿道、膀胱、阴道、宫颈后方的直肠、直肠壶腹部、肛管的顺序依次进行探查, 并分别在平静呼吸状态下、最大屏气用力向下加腹压动作下采集图像, 其中, 最大屏气用力向下加腹压动作是否有效的判断要以盆腔脏器是否向背尾侧移动, 且动作持续时间是否>5 s, 上肛提肌裂孔是否出现明显扩张为依据[1]。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产后康复治疗前(产后6周), 两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产后12周)各项指标均有下降表现, 且观察组下降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与本组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2。
3 讨论
产妇在妊娠分娩后, 容易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和以盆腔器官脱垂为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 以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最为常见, 需要及时进行盆底康复治疗。但是单纯通过临床症状观察或者常规使用的盆底肌力测定以及尿垫实验等方法在产妇的康复效果评价中均存在一定的限制性[3]。
由于最大屏气用力向下加腹压动作下, 膀胱颈的下降程度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关系最为密切, 在膀胱尿道的后角>115°的情况下, 随着角度的增大, 则患者的尿道活动度相应增加, 且会有>50%的患者出现尿道内口漏斗形成, 本文通过超声分别对接受和不接受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产妇的盆地肌力进行了评估, 其不仅能够对治疗期间的盆腔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其中, 接受过产后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12周后, 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均显著减小, 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也降至2.0%, 显著小于对照组(52.0%), 超声检查结果准确, 能为产后康复疗效的评估提供直观的图像和数据资料,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黄淑卿, 张新玲, 吴静.盆底超声在产后康复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 24(2):138-139.
[2] 黄泽萍, 王小立, 张新玲, 等.经会阴四维超声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7(5):45-47.
[3] 文建国, 朱文, 杨黎, 等.动态尿动力学与常规尿动力学检查评估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对比研究.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3, 24(34):116-119.
[收稿日期:2015-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