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6-05-24 19:31李同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5期
关键词:骨质疏松临床效果

李同生

【摘要】 目的 探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 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术后随访18个月,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0.4)d, 住院时间(7.0±0.6)d, 术后12个月复查, 骨水泥充盈均良好;随访18个月, 均未发生术后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平均椎体高度(27.03±4.76)mm, 显著优于治疗前的(15.27±3.18)mm(P<0.05);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4±0.24)分, 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76±1.78)分(P<0.05)。结论 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明显地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 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57

近年来,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 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1]。患者椎体变形、脊柱后凸, 严重时可以发生双下肢不全瘫及大小便失禁, 患者有顽固性的腰背疼痛, 该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2]。本文观察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的44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44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 均经X线片及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椎体新近骨折。其中男27例, 女17例;年龄46~77岁, 平均年龄(67.3±7.8)岁;病程4~43 d, 平均病程(15.6±9.8)d;单椎体压缩骨折24例, 两椎体骨折11例, 三椎体骨折9例。

1. 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 具体手术操作步骤如下:患者取俯卧位, 采用局部麻醉, C型臂X线透视下使用特定穿刺针于左侧椎弓根10点或右侧椎弓根2点处刺入, 直达病椎椎体前的1/3处, 取出针芯后插入导针, 安装球囊, 压力维持为200 mm Hg(1 mm Hg=0.133 kPa), 撑开病椎椎体的左右侧, 以椎体恢复高度为度, 将球囊回缩直至真空, 然后缓慢的抽出, 将液体单体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骨水泥粉末按照比例为2∶1调和好后, 注入注射器中, 缓慢推入病椎内, 将椎体骨折的高度恢复至理想的高度, 慢慢转动导管, 待完全凝固后拔出, 嘱患者保持俯卧位, 约15 min, 患者的双下肢感觉和活动均正常后, 送回病房。

1. 3 观察指标 术后随访18个月, 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1. 4 疗效判定标准[3] 采用VAS评定患者的疼痛情况, 满分为10分, 分数越高, 疼痛程度越严重。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术后恢复情况 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0.4)d, 住院时间(7.0±0.6)d, 术后12个月复查, 骨水泥充盈均良好;随访18个月, 均未发生术后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

2. 2 治疗前后椎体情况及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椎体高度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传统治疗方式未矫正脊椎的畸形, 因此疼痛未见缓解, 导致骨量进一步丢失, 使得伤椎及其他椎体的骨折程度加重[3]。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是通过膨胀气囊恢复压缩骨折椎体的全部或部分高度, 然后注入骨水泥, 以达到缓解患者疼痛的目的[4]。该手术方式不但使得椎体的强度部分增强, 也使得脊柱的稳定性保持良好, 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由于矫正后无须采用内固定, 符合人体的生理要求, 水泥渗漏等其他术后的并发症发生较少。应当注意的是, 在进行该手术方式治疗前, 应当明确受检患者椎管后壁的完整性, 术中注入速度要保持缓慢、匀速, 避免渗漏的发生, 引起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 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9±0.4)d, 住院时间(7.0±0.6)d, 术后12个月复查, 骨水泥充盈均良好;随访18个月, 均未发生术后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平均椎体高度(27.03±4.76)mm, 显著优于治疗前的(15.27±3.18)mm(P<0.05);治疗后VAS评分(1.04±0.24)分, 明显低于治疗前的(7.76±1.78)分(P<0.05)。

综上所述, 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以取得比较显著的治疗效果, 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羽丰, 林定坤, 陈博来.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特点及治疗效果.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09, 17(1):

51-52.

[2] 邹戟, 赵红卫, 陈卫东, 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对比分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24): 5581-5582.

[3] 申勇, 刘法敬, 张英泽, 等.单、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1, 21(3):202-206.

[4] 朱文骏, 丁亮华, 张建伟, 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实用骨科杂志, 2012, 18(11):964-967.

[5] 常林顺, 王红建, 李灏, 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17(4):68-69.

[收稿日期:2016-01-19]

猜你喜欢
骨质疏松临床效果
骨科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关联性研究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