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辉 任静朝 李志春 石如玲 吴卫东
摘 要: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发展急需大量社区医生。这些医生既要懂得如何提供医疗服务,又要懂得如何开展预防工作。现阶段我国培养的全科医生数量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在临床医学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本文以近年来学院在预防教学领域的措施和实践为契机探讨了临床医学预防实验教学改革。
关键词: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临床医学专业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发生了巨大改变,并伴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难题,为我国基层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也由治病(医—病—药或手术) 逐渐向防治结合,然后继续向预防为主(群众—预防—保健—健康促进)进行转换。这就要求社区卫生诊疗人员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诊疗知识,还要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我国的全科医学才刚刚开始,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就迫切需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进行改革,以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预防医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模式主要以“预防医学”和“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两门课为主。与我国传统的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模式相一致。沿用多年的医学教育体系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彼此割裂开来,培养出来的临床医护学生缺乏整体医学观念,重治疗、轻预防的现象十分严重。如何使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拥有预防医学的理念,掌握适当的预防医学的方法,使临床医学从治疗医学向全科医学转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实验教学改革内容
1.建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团队
临床医学生的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它是医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培养社区基层医生的素质水平。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首先需要社会、学校和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要建立一支有志于培养新型医生的师资队伍。公共卫生学院把预防医学的教学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建立了由院领导牵头的预防医学创新教改团队,团队成员学历均在硕士以上,80%以上为博士学历。团队成员积极投身到预防医学的教学任务和改革中,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定期举行教学集体备课,并做到每次实验课所有任教教师皆参与集体备课,确保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改革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和实验课中以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收知识。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首先结合教学内容启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其次特别注意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方法,在不同模块的教学上,引用各自与社区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讲授分析,增加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了临床医学生对预防医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小组讨论法,如专题小组讨论法、选题小组讨论法、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讨论法等。
3.应用新技术,多方面与学生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如果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本预防医学教学团队率先建立了预防医学网络课程,实现了网络化教学。多数任课教师都开通了微信、飞信、邮箱等联系方式,方便与学生交流和探讨问题,一方面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方便了学生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不必与教师面对面即可询问问题,节约了穿梭大学校园和办公室的时间。
4.建立预防医学实践基地
本院已经在理念先进、模式新颖和防治结合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临床学生的教学实习基地。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同的是,该类实习基地是专门培养临床医生预防观念的实践场所。目前已经在为临床全科医学学生提供实习,安排学生在两周的时间熟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职能,把临床与预防保健相结合,增强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观念,与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内容相互印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总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是医学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关键科目之一,它是临床与预防相结合的一个桥梁,是提高临床医生向预防模式转变的主要推手。预防医学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不仅需要大多数预防教育工作者奉献付出,还需要临床教育家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伟,史良科.预防医学发展的未来——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的整合[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9(12):10-12.
[2]王玉荣.新形势下非预防医学专业《预防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5(1):48-49.
资助项目:河南省高等学校预防医学综合试点改革项目,河南省卫计委教学改革项目:Wjlx2015033。
通信作者:吴卫东(1961- ),男,博士学历,教授,研究方向:大气污染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