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南
一个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奇凌辞官了,不少人十分不理解,网上甚至有不少责难、攻击。看来,贵州凤冈县80后青年吴副县长成了新闻人物。
笔者为什么向辞官者吴奇凌敬礼呢?道理很简单,得知此事之后,笔者静静地思考,并拷问了自己许多次,假如你处在吴奇凌的地位,处在他这个黄金岁月,你会辞官吗?不怕公开自己的思考,我们做不到吴奇凌这样的果敢。空暇时问及身边的朋友、熟人,假如你们处在吴奇凌这样的职务,且在上升阶段,你们会辞官吗?没有一个人回答:“会。”
所以,思前想后,觉得后生可畏之外,这个吴奇凌确是有气势之人,他让几千万人都知道了他,而且对大事敢拍板、敢辞官,对他敬一个礼不算什么很大的事了。
还有,吴奇凌表示辞官后,可回家尽孝。这句话,打动了我们。这种做法,是道德的“还原”,是真善美的“回归”。说实在话,一个蒸蒸日上的官员,能说出这样的话,你能找出多少这样的人呢。去借一辆“悍马”牌汽车给你去找,恐怕开足马力找一个月也找不到第二个。
因为我们过去多年的思想工作,做了许许多多精彩的事情,做了许许多多正能量的事,但毕竟它的语境、口径要把握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如你说“尽孝”,别人会说这是你自己的事、家里的事,天大的事都是小事;群众的事,小事也是天大的事。你尽的是什么“孝”呢?那是“小我”,只有为大众,才是“大我”。面对这些质疑,吴奇凌是学法律的,他知道怎么回答,所以他大胆说“尽孝”。一般人是不敢这么表达的。
这种语言口径,不是这几十年的事,更不是这几年的事。这种手法,这种套路,已经用了几千年了。一翻不同的史书,均可看到。假、大、空的东西,千年万年一直流传至今。近年来,情况有很大好转,人们什么都不干,靠“唱歌跳舞”来过日子的事少了,讲法治、规矩的要求多了,人们说真话就有了保障了。你看,吴奇凌就敢说真话,而不会去编一些假大空的谎言,更不会说“假大凶”的话。
吴奇凌不去“尽孝”,谁去尽孝呢?吴奇凌不当常务副县长,有了空缺,有关部门发一个公示,允许全国本科以上学历,工作5年以上的人可以报考,笔者估计会门庭若市,会出现一大批形式各样的能人。但如果要招一个人去代吴奇凌尽孝,报名处可能会空无一人,而且会招来公愤。这一点,吴奇凌是想到的,一个博士生,连这个都想不到,是很难考上博士的。
至于吴奇凌说辞职想“充电”,去补充学问,这表现出一种谦虚,但却是“学院语境”,不必太多的讨论。官场事,件件新,官人话,句句同,本身就够你学的,这学海深着呢。吴奇凌的“充电”,实际上是希望探究民营经济所需的新学问如何建立,研究民营经济需要的法规、规矩等。去充这种电,实在具有超前意识,有问题意识。
过去我们不少的民营企业,真真正正地摸着石头过河,艰苦创业,有一种敢闯敢拼的精神。但也有一些民营企业,办事是烟搭桥、酒开路,依靠关系,勾肩搭背,暗送秋波,台下交易,台面敬酒,今天这样还行吗?很难很难了。国企要转型升级,你哪能置之度外?国企要调整结构,要有新理念、新手段,新常态下的管理与经营,你能在一旁嘻嘻哈哈?根本不可能。
现在的民营企业,急需一批有学问的人,一批懂法律的法律人去帮助他们,甚至去充实到他们的各种实体、组织、企业中去,必须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要不然,就会掉队,就会被淘汰。你不这样做,你天天安排饭局搞关系,天天抽5包烟,天天喝酒喝到疯疯癫癫都于事无补。能助你的,就是认识新常态,科学地判断,理智地开拓,务实进取,严谨办事。
吴奇凌辞官了,我们从侧面看到这是一个敢想敢干敢拍板的人。但,在舆情非常丰富的今天,这一切很快会归于平静。我们略读一些书的人,应该知道这是一件很有典型意义的事,这是一种文明的体现,一种人才合理流动的新风气,是气势万千时代腾现的一朵浪花。
期盼哲学、政治学、法律、政治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界的专家、学者关注此事。这会使我们的研究、讲学多了一些新的探索,开辟一些新的路径,做一些很新、很实的学问,而不是培养一些只会考公务员的人,更不是培养“范进”一样的萌人。
(摘自《南风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