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孩子也是错

2016-05-23 21:44尹清婉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2期
关键词:杀伤力数学题表弟

尹清婉

对自己的孩子,家长从不吝惜赞美之词。宝贝完成了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只给出一个具有“杀伤力”的眼神,都会得到家长们的大力褒奖。“太聪明了”、“宝贝真棒”等语句时常被他们挂在嘴边,并且,为了让夸奖显得更加真实,家长往往还会加上十分夸张的、不太自然的表情。

我们都知道,责骂孩子是不好的,但是,这样一味赞美孩子,就真的好吗?未必。

赞美多了有害无益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赞美也不例外。而这意味着,它带来的并不都是好处。

如果让一组孩子同时做数学题,做完后,先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评价,或是称赞他们的智力,比如夸他们“太聪明了”,或是肯定他们的努力,比如“看来你平时很用功”。然后,再让这些孩子重新做一套题,孩子们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比起只被评价了努力程度的孩子,那些受到称赞的将更倾向于完成难度较低的题目,遇到困难更容易退缩,且变得更容易焦躁。

以上是一项儿童教育的研究结论。乍一看,这好像违背我们的直觉,但仔细分析,它其实十分吻合儿童的心理,同时也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

想一想,是不是有些小时被夸得频繁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更不愿直面困难,更容易选择退缩?相信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的例子,而我的表弟就是其中的一个。

自打表弟生下来,表弟的妈妈对他的称赞就没停过。只要他算对一道简单的加法,就会获得“太聪明了”和“太棒了”的称赞。我和表弟关系很好,一起长大,所以看得到他一开始受到称赞的惊喜之色。当然也看得到他后来的退缩。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开始只挑难度小的题做,而对一些略难的题目置之不理。渐渐地,他变得非常害怕失败。一段时间后,他避难就易的特点竟然开始延伸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仅限于做题。任何事情,只要他觉得稍有难度,就开始找各种借口推脱。

我曾问过他怕什么?他说怕失去“聪明”的头衔,怕失败。直到现在,他仍然如此。大概姨妈也从未想到过会是这个“悲剧”的结果。

可是,为什么会这样呢?

赞美的压力你不懂

虽然赞美让人听上去如沐春风,但它毕竟是一种评价。而既然是一种评价,那么它就会给人的性格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性格尚未成型的儿童来说,赞美的“杀伤力”尤其巨大。

我们都知道,赞美代表一种肯定,会给人带来很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很让人迷恋。大人都很难拒绝,更何况涉世不深的孩子了。

而迷恋上赞美的孩子,他们的心理会慢慢发生变化。

刚开始,他们会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真是了不起,然后,他们就会尝试更多可能得到赞美的行为,去索求更多的赞美。显然,在各种尝试的过程中,他们会面临失败,这时候,他们便达不到自己的目的——赞美被剥夺了。

那么,即使他们失败了,也对他们进行称赞不行吗?孩子虽小,但却不是傻瓜。对着拼装失败的玩具违心夸他们,他们是不会相信的。而且,日子久了,孩子对家长的话就不那么相信了。

自己努力了却失败了,也没得到赞美,会在孩子心上打下很深的烙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挫折感。于是,受到“教训”他们会开始害怕,怕自己失去赞美,更怕自己之前的赞美会因某个事情的失败而被否定掉。

赞美会让孩子产生很大的压力。

为了更好适应环境,有了压力的孩子很快就学“聪明”了,他们会去想方法避开各种有可能得不到赞美的事情。他们会想,如果再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就能够得到同样的赞美,那为什么要去做更难的?他们会想,如果现在这样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还要去探索更大的世界,失败了岂不是更丢脸?最后,他们会选择用放弃前进,来换取更多赞美。

从评价的角度来说,赞美是一种定义。对于它,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放弃。接受了,难免就怕失去,所以会产生压力,而不受赞美诱惑,愿意放弃赞美的,这世界上没几个。

既然赞美不好,责骂也不行,那我们该如何做呢?很简单,不做任何评价。只关注孩子的努力过程,别注重结果就可以了。举个例子,不要问“你最近怎么老不写作业”,而要问“最近为什么不写作业,发生了什么事情吗”。前者只是在训诫,而后者则是在交流。如果他真的做得很棒,实在忍不住的话,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吧。这就足够了。

不打不骂不赞美,不去评价,这才是最完美的教育方法。

猜你喜欢
杀伤力数学题表弟
我的“唐僧”表弟
谁的表情包最有杀伤力
表弟斌斌
参考答案
一道高考数学题的多种解法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