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英雄的勇气背后

2016-05-23 09:59柳旭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6年2期
关键词:利他主义兰德救人

柳旭

屡现平民英雄

2015年11月12日晚,在黎巴嫩贝鲁特一个人口密集的购物区里发生了一起ISIS自杀爆炸案。

该区域先发生了一次爆炸袭击,附近人们纷纷赶来救援,当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人员越来越多的时候,人群中又出现了第二个浑身绑满炸药的自杀式袭击者。在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年轻父亲阿德尔·特莫斯猛扑向恐怖分子,将他按倒在距人群一定距离之外,牢牢压制住他。周围的人群及时后退,上百人得救,而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则随着炸弹的轰隆声结束了生命旅程。

在其后一天,巴黎黑色星期五恐怖袭击发生的时候,卢多维克·博姆巴斯正要和朋友一起共享生日晚宴。当枪声响起之时,他本有机会和朋友驾车迅速逃离现场。但是,当看到一名恐怖分子将枪口指向旁边一位女性的瞬间,他没有上车逃跑,而是突然挡在了那个女人身前,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了这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而自己却因此牺牲。

2015年11月,ISIS极端组织残忍无情的恐怖袭击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与之相对,在这些事件中涌现的平民英雄则闪耀出至美的人性光辉。但他们只是我们身边的某个普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没有蜘蛛侠那样的超能力或者神秘装备,而在这些紧急的情况下,他们展现了非凡的勇气,赌上自己的生命去为他人赢得生机。

当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应当会本能地以保命为上上之策,然而,人群中的这些平民英雄却能为救他人挺身而出,究竟是什么力量让这些英雄能做出这样的英勇行为呢?

情急之下的直觉判断

为探究这种无私的英勇行为缘何而起,美国耶鲁大学的教授大卫·兰德对许多相似的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他发现,当人们被迫需要凭直觉迅速做决策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最无私、最愿与人合作的一面。尽管在有些情况下,总有些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但“国难当头,民心团结”、“危难时刻,救人为先”的例子更是不在少数。

过去,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人在紧急状况下的第一反应应当是利己的、自私的,只有在意识的帮助下,经过一定时间的衡量、计算,认为接下来的行为事后对自己有好处,才会刻意抑制自己最自私的冲动,进行善行决策。而兰德教授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与之恰好相反,思考的时间越少,参与者越会表现出无私的一面。尽管个体之间在行为方面会存在差异,但是总体来看,人们总会自然倾向于合作、与人为善。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兰德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发给志愿者一笔钱,让他们通过一些简单游戏来相互赢取他人手中的钱。实验发现,当参与者着急做决定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同其他人分享自己手中的金额。同样的,在受压状况下也会如此。当志愿者被要求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记忆多个随机数字(这一过程会抑制其意识作用),这些志愿者也表现得更为慷慨大方。因此,对某个事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合作性大于私享性。在人们愿意慷慨同他人分享自己所得的时候,通常都是直觉在发挥作用,并非是通过意识仔细分析之后产生的结果。

这就像你在关闭未保存文件的时候,软件通常会弹出窗口询问是否保存更改,而选项“是”总是为默认选项,这些英雄们遇到紧急事件时,其第一反应的默认选项就是“应该帮帮别人”。

无私的利他主义来自哪里?

如果说英雄的崇高奉献完全是不假思索的直觉造就的,这似乎并不公平。兰德教授选取了50名舍身救人并最终活下来的平民英雄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他们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究竟是如何思考的。

兰德通过采访分析发现,这些英雄虽然第一直觉是要挺身而出,但在英勇行为的背后也有过犹豫、纠结和思考。他们在救人的当下清楚地知道,这个人需要帮助,也非常明白帮助他人意味着自己将面临极度危险。这也就意味着,即使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犹豫和思考,也很难动摇他们的决定,其最终选择仍是冒险救人。

2015年10月,在江苏的一段高速路岔道口,一辆汽车失控撞上栏杆着火,火势迅速蔓延至汽车中控台,情况危险。前方一位名叫吴晨嘉的司机见到火势汹汹,赶紧调头回来营救,他救出两名被困人员后火势已经越来越大,被困司机觉察已有爆炸之势,劝阻吴晨嘉放弃解救自己,赶紧逃生,汽车即将爆炸。这时候,吴晨嘉完全清楚继续解救他人将面临生死险境,并且受困人员都劝其放弃营救,在这种情况下他仍旧奋不顾身,全力救出了车上的司机。5秒之后,汽车爆炸,吴晨嘉和司机及时躲避开了死神之手。

这些在危难情况中涌现的英雄主义者看起来好像是突然从人群中冒出来,从一个平凡的路人,变成了解救大家的勇士。为什么有人在没有承诺和奖励的情况下,会选择帮助与他们不相关的人?有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是一种习惯,能够增加团体凝聚力。但是极端的利他主义行为呢?为什么有些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1982年,德国研究者奥利纳采访了406个曾经在纳粹占领时期冒着生命危险营救犹太人的助人者,以及另外72个住在占领区却没做什么事的普通人,并对他们进行心理评估。研究发现,相比于普通人,那些助人者更具有公正的世界价值观、恻隐之心以及对陌生人的责任,他们说这些品质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博爱之心:他们视为“群体”的人,不是只包括自己的同伴,而是全人类。

奥利纳的研究与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相一致,利他行为是在幼儿与成年人早期的社交互动中受到教化的,它似乎是一个生物内在的本性,并且也受到父母的利他主义强烈影响。

美国乔治城大学阿比盖尔·马什教授带领的神经学专家们研究发现,自愿把肾脏捐给陌生人的捐赠者,大脑的右侧杏仁核比一般区域具有更大与更强的响应。大脑的这个区域能帮助我们识别害怕、恐惧的面部表情,而利他主义者擅长识别这类表情。大量研究表明,越是能感受他人恐惧的人们,越倾向为他人提供帮助。

研究者进一步认为,尽管利他主义对于英雄主义是必要的,但是仅靠利他主义是不够的,平民的英雄行为也与公共环境有很大关系。社会赞扬,歌颂好人好事,人们的善行受他人尊重和欣赏,这些因素都会加深救人和美德之间的联系。在这种环境的长期熏陶之下,人更容易培养出合作精神,在危难的瞬间,也更容易做出无私救人的选择。

猜你喜欢
利他主义兰德救人
救人命的灭鼠药
最大或更好地行善:有效利他主义的兴起及其争议 *
诸葛瑾救人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一类广义平均曲率Liénard方程周期解存在性与唯一性(英文)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中国智库:何时能圆“兰德梦”
四天三夜 LAND CRUISER 200兰德酷路泽探塞北
“小鲜肉”蜘蛛侠
利他主义下科技企业孵化器多任务激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