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发山
早年间,靠山屯有个不成文的习俗,相亲的时候,宴请的酒席上必得有一条鱼,否则,这门亲事十有八九就得黄了。能吃得起鱼,说明这户人家家境殷实,年年有余(鱼)。即便是贫困人家,有了鱼,娘家人也不好说什么,亲事差不多就成了。久而久之,这道菜被唤作“相亲鱼”。
王富有,并不富有,兄弟六个,加上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一家十口人靠两亩多的薄地糊口,要多艰难有多艰难。农闲的时候,一天吃两顿饭,汤稀得能当镜子照。就这样的汤,吃饭时兄弟几个像圈里的猪抢食儿。没有农活,兄弟几个就躺在炕上,睡不着也得躺,为的是节省能量,少吃粮食,也免得出去疯跑把鞋底子磨破了。
王富有十八岁的时候,家里攒了三个月的鸡蛋,终于打动媒人提了一门亲。亲事成不成,全靠媒人那张嘴。如果男的是秃顶,媒人就会对女方说,没有头发说明啥问题?说明人家聪明。现在不是有句“热闹的大街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吗,就是从媒人嘴里来的。如果女方长得困难,媒人会说,丑妻家中宝嘛。娶这样的媳妇,在家省心,出门放心,不会给你弄那种帽子戴……因此说,要想娶媳妇,得先把媒人打发如意了。媒人乐意说合了,死蛤蟆能说得蹦三蹦。
女方是后山的张家,闺女叫槐花。王富有跟着一个木匠学手艺,曾到她家做过家具。两个人也算打过照面。张槐花的爹娘不同意这门亲事,王家穷不说,五六个男孩,还不跟狼一样?再富裕的家庭,也能吃嘭了。张槐花对王富有有一点好感,认为他老实,勤快。媒人从中一撺掇,张槐花的爹娘也就答应了,中不中先相相。即便之前见过面,相亲这道手续必须有。
相亲的日子订下了。媒人传话说,女方家要来二十多口人。除了槐花的爹娘、哥嫂、兄妹外,还有她的舅舅、姑父、表哥、表嫂,等等,反正是八竿子打得着的亲戚都要来。
王家一下子傻了。一般女方家相亲都是来四个人,加上媒人和男方,恰好一桌酒席,张罗一条“相亲鱼”就够了。如今来这么多人,最少四桌,得四条“相亲鱼”!靠山屯要是有条河也好办,去河里逮就是,关键是这里没水,哪来的鱼?要吃鱼得去集市上买。家里穷,再困难,东挪西借,买一条还不成问题,一下子要买四条,这不要人的命吗?那时候,买一条鱼跟现在买一条金项链差不多。集市也有小鱼,但小鱼能上桌吗?
显然,女方是有意为难王家,想借此黄了婚事。
王富有的爷爷叹气,奶奶哭泣,爹和娘也不住地抹眼泪。几个兄弟倒无所谓,反正又不是他们娶媳妇。王富有思来想去,有了主意,安慰家人,说他能搞到鱼,一切包在他身上。
看他说得有板有眼,家里人这才半信半疑,忙着准备相亲的其他工作,打扫一下家里的卫生啊,采购一些水果糖啊,等等。
相亲的日子终于到了。
一番寒暄之后,宴席开始。一道道菜肴上桌了,无非是炒鸡蛋,小葱拌豆腐,韭菜拌粉条……女方的客人一边吃一边眼巴巴地等着最后一道菜——“相亲鱼”。盘子终于端上来了,是鱼不假,不过是木头刻的!刻得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如果调上颜色的话,冷不丁一看,真看不出是假的。
这鱼是王富有刻的。是他熬了两个夜晚刻成的。
这不是笑话吗?宴席不欢而散。
张槐花却死心塌地、寻死觅活非要嫁给王富有。
娘说:“闺女,你傻啊?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他们家穷成这样,连一条‘相亲鱼都弄不来,你还要嫁过来,图的啥?”
爹长长叹了口气,无话。
槐花说:“娘,我就是因为这些木鱼才嫁给王富有的。”
爹忍不住说道:“闺女,这些木鱼好看是好看,可是不当吃不当喝的,有啥用?”
槐花说:“爹,娘,老话讲,穷没根,富没苗。王家今天穷,以后还穷?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身。富有有这个手艺,将来还愁吃喝?”
“……”娘张了张嘴,想不出反驳的话来。
听了槐花的话,爹眼睛一亮,像是熄灭的火苗给点燃上了,说:“槐花,就依你一回。将来后悔了,不能说老的没劝你。”
当家的都这么说了,娘也无话可说。
没过多长时间,张槐花就嫁了过来。
后来,在槐花的帮衬下,王富有凭借他的勤奋和智慧,木雕手艺越来越精湛,很快远近闻名,富甲一方,像他的名字一样富得流油。
靠山屯再有人家相亲时,即便能买得起鱼的人家,也来请王富有刻一条木鱼来代替“相亲鱼”, 提醒一对新人,只有勤恳持家,家庭才能兴旺发达,而且他的木鱼能代代传承下去,不但寓意年年有余(鱼),还有长长久久之意。
责任编辑 付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