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晓婷
【摘要】
目的:对医院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探讨。
方法:应用观察法,采用秒表计时,对医院特需病房的护理工作量进行测量。
结果:特需病房每日有效护理工时为(422.63±26.35)min,直接护理项目工时为(226.65±23.68)min。床位同护理人员之间的配置比为1:0.39。
结论:应在不同地区医院进行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特需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料配置标准。
【关键词】
医院特需病房 护理人力资源 配置
对特需病房护理人员工作量进行调查,并且计算出床护比与护士人数,对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探讨,为人员编制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1-2]。对护理服务以及病种进行综合考虑,为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进而形成有效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模式,使特需服务实现优质化。本文主要对医院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行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调查本市3所医院关于老年病区的护理项目构成以及护理工作量,32项间接护理工时,52项直接护理工时。
1.2 方法 工时测量采用观察法,应用秒表计时。由专人做实地的记录、测量以及观察,避免不同记录方法与不同人员测量所产生的差异。直接护理项目:从2012年4月到10月抽取护理人员,通过日常工作方式对抽取患者实际操作做进一步测量,直接护理实践每项需要进行26次测量,对每次操作实践进行记录。间接护理项目:随机抽取从2014年1月到5月中某两周各个病区护理人员的每项间接护理时间。将两周之内的每项直接护理频次计算出来,并计算出两周之内每日人均护理时间、直接护理总时间以及直接护理时间。
1.3 数据处理 所取得的数据以及资料均应用SPSS 13.0 软件进行处理,直接护理时间采用±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3所医院特需病房护理人员与床护比见表一。
特需病房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见表二。
3 讨论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3所医院每日人均有效护理工时分别为(420.36±32.62)min、(434.36±24.62)min、(411.68±13.86)min,均在315min以上。所3以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量较大,说明存在护理人员超负荷工作以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情况[3]。这样护理人员的工作方式会形成以完成各项硬指标为主与软指标为辅的护理工作模式,使护理人员的创新力度以及工作热情降低,护理质量严重下降。所以按日均实际护理工时,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不同病种,将患者需求作为核心,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科学测量,并且为护理管理人员做护理工作量评估,对护理人员做科学分配,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这是护理人员合理配置的关键。
有关研究显示[4],在护理人员配置以及床护比方面,特需病房应该在普通病房以上,关于这一点并没有争议。人力资源管理理论通过不断的发展,护理人力资源内涵产生了一定的变化,护理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能力建设、竞争机制、有效使用以及合理配置等都与护理专业发展以及护理队伍的建设有直接的联系,更会对医院与特需病房绩效产生影响。不同地区展开关于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随着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中部与东西部大中城市医院,基本上均设立特需病房,但是这几个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不均衡,患者的需求以及观念均有区别。同时护理人员素质也有所差异,特需病房在护理项目、护理工作状况以及病房规模方面均有差别,所以在对特需病房护理人员配置标准进行指定时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总而言之,应在不同地区医院进行特需病房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相关研究,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制定特需病房的护理人力资料配置标准。
【参考文献】
[1]宫克,叶文琴. 颈椎病患者围术期护理工作量的测算及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12(09):122-124.
[2]向萍,陈志荣. 清远市二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 护理学报, 2010, 21(23):1233-235.
[3]李凤萍, 刘红炜, 李水静, 叶文琴. 上海市社区家庭病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调查分析[J]. 护理研究, 2011, 05(07):1354-1357.
[4]丁芳. 湖北省咸宁市县级以上公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分析[J]. 护理管理杂志, 2011, 17(01):1184-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