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虹
你会测量血压吗?看见这个问题很多人会说“测量血压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看一下就能学会。”其实不然,这里给出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血压计,或者经过验证的电子血压计。
2.使用大小合适的气囊袖带,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成年人的臂围25~35厘米,可使用气囊长22~26厘米、宽12厘米的标准规格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气囊袖带,儿童应使用小规格气囊袖带。
3.测血压前,受试者应至少采取坐位姿势安静休息5分钟,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
4.长时间使用的水银血压计会有一定的误差,看看您的水银血压计是否与“0”水平线对齐,如有偏差要定期校准。
5.测量坐位时的上臂血压,上臂应置于心脏水平。
6.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的上臂,袖带的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探头置于肱动脉搏动处。
7.使用水银柱血压计测压时,快速充气,使气囊内压力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以恒定的速率(2~6毫米汞柱/秒)缓慢放气。心率缓慢者,放气速率应更慢些。获得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8.血压单位在临床使用时采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是1mmHg=0.133kPa。
9.应相隔1~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收缩压或舒张压的2次读数相差5毫米汞柱以上,应再次测量,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
一天中随着气温、体位的变化,血压也会不断地波动,活动后血压也会相对升高,不要因为一次或者活动后立即测量血压值升高就开始焦虑。如果出现血压升高可以监测晨起、中午、傍晚3次的血压并记录下来,在就诊时带给医生,这样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病情及合理用药。如果您觉得就诊时血压与家里的血压计有一定的差距,建议您可以在就诊时携带家中的血压计与医生办公室中的血压计对比,以确保您测量的血压值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