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用力咳嗽能自救吗

2016-05-21 08:49严慧芳宋莉萍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6年5期
关键词:心电监护心肺专科

严慧芳++宋莉萍

你可能在网络上看过这样的帖子:“独自在野外驾车,突然感到胸口很闷,几乎无力呼吸,一股剧痛从胸口蔓延到下巴、手臂,全身莫名地紧张起来,甚至感觉快要昏过去。糟糕!车上又没有急救药物,你想喊‘救命,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过往没有行人和车辆,手机又没了信号……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办?不要慌!赶紧大声地、用力地咳嗽!”有人是这么解释的:人在发生心脏骤停时,都有短暂的清醒期(大约10秒)。在这短短的几秒内咳嗽,能延长清醒时间。因为咳嗽会增大胸廓内部压力,挤压心脏,加快心脏收缩,增加排出血量,从而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将血液中的氧气输送到大脑,让自己保持清醒。近日,关于“咳嗽自救”的老话题又在网络上热起来。那么,“咳嗽自救”真的可行吗?

采用“咳嗽心肺复苏”有前提和技巧

首先,“咳嗽心肺复苏”确实是有效的方法,并且被权威指南所提及,并非空穴来风。但是,“咳嗽心肺复苏”的研究仅仅见于心脏介入手术时有心电监测的患者,一旦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手术医生就会马上让病人在还没失去意识之前进行有效地咳嗽,这样的咳嗽有时可以终止心律失常,有些患者虽未能终止,但可以延长清醒的时间(最多可达92秒)。

然而,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产生有效的咳嗽,可见这个咳嗽还得有一定技巧和水平。因此,“咳嗽心肺复苏”的有效施行,要满足几个条件:在介入手术室内,有专业的医生在场,有充分的心电监护,有完善的急救设备,还得要在病人心律失常刚开始发生,意识还很清楚的时候,才能够积极配合医生指导,可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而对于大多数在医院外,甚至在医院内没有心电监护的情况下,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的心律失常病例,“咳嗽心肺复苏”就不见得适用了。这是,大多数患者在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并不会有任何的症状,只是在心脏失去泵血功能导致大脑缺血才突发晕厥。也就是说:常常危险来时你没有发现,等你发现了又为时已晚。这就使得“咳嗽心肺复苏”变得不可行。因此,“咳嗽心肺复苏”不能用于反应迟钝的患者,更不应该教给普通施救者。这种“旁门左道”的技术不适合传播给普通患者学习。

如何面对心脏骤停呢

防止心脏骤停,防患于未然,远比临时抱佛脚重要。

首先,一定要树立“防”远胜于“治”的观念,预防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主要应注意的有5类人群:1.既往心脏骤停存活下来的人;2.严重心脏病(如心力衰竭晚期、心肌梗死后等)处于高危风险的患者;3.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结构发生了异常,如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患者的一级预防;4.遗传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家族有猝死史;5.一般人群的一级预防,包括可能存在隐匿的心脏疾病但既往没有发现的人群、不明原因晕厥的患者。

其次,要定期做健康体检,要包括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如发现有异常,需要积极向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家族成员中有青壮年突然去世的,更有必要到心血管专科尤其是心律失常专科就诊,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运动试验、电生理检查等)。对本身就有心脏病的患者,定期的门诊复查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尽量不要独居在家或独自外出。对于那些生活压力大的人,在发现反复心慌、突然的晕倒和极度疲劳等症状时,也需要积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发生心脏骤停时得靠身边人

发生心脏骤停之前,从开始到意识丧失这段时间,可能都没有很特别的症状,个人难以自救,但家人、同事或其他目击者却有可能提供关键的帮助。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挽救心脏骤停患者最重要的措施。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身边的人,积极参加心肺复苏的训练是最好的急救办法。

(摘自《南方日报》)

猜你喜欢
心电监护心肺专科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心电监护仪电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基于Andriod平台的心电监护系统设计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我国ICU专科护士培养现状与展望
液体敷料对心电监护患者皮肤的保护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