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霞
【摘要】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6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3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3.64%)(P<0.05);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肠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 改善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消化系统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临床治疗以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为主, 但治疗后有易复发、不良反应重等缺陷[1]。本文作者采用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6例, 其中男39例, 女27例, 年龄21~66岁, 病程0.7~5.1年。均符合2007年济南会议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诊断标准, 并经病理诊断及临床体征、症状确诊。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3例。
1. 2 方法 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1.0 g, 4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双歧三联活菌420 mg, 3次/d, 两组疗程均为8周。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Mayo疾病活动指数评分:症状缓解:评分<2分;轻度活动:3~5分;中度活动:6~10分;重度活动:11~12分。肠镜评分:0分:肠黏膜正常;1分:肠黏膜充血, 血管模糊;2分:肠黏膜有接触性出血;3分:肠黏膜有自发性出血;4分:肠黏膜有大小不等的溃疡。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体征、症状消失, 肠镜检查显示肠黏膜恢复正常, 随访未复发;有效:体征、症状明显减轻, 肠黏膜有明显改善;无效:治疗后体征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11例, 无效12例, 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显效18例, 有效11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87.88%, 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Mayo疾病活动指数和肠镜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Mayo疾病活动指数和肠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且观察组指标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 病变多位于结、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 并呈弥散性分布。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精神及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相关, 且多种因素持续存在诱发肠道黏膜免疫反应[2], 造成肠道黏膜屏障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障碍。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乏力、食欲不振及里急后重等。目前临床治疗的原则主要原则为缓解临床症状和减轻炎症反应。
美沙拉嗪是新型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其主要活性成分为5-氨基水杨酸, 美沙拉嗪在胃肠道内不吸收, 可定向于结肠和回肠末端释放5-氨基水杨酸, 抑制肠黏膜释放前列腺素E2、白三烯和细胞内氧自由基形成, 减轻或阻断炎性反应的信号传导, 从而达到消除炎症反应的目的[2]。双歧三联活菌主要含有双歧杆菌、肠球菌、嗜酸乳杆菌3种益生菌, 可通过直接补充人体内有益的正常生理菌群, 抑制致病菌的粘附、定植, 可调节胃肠道菌群失调和重建胃肠道微生态环境;此外, 双歧三联活菌可纠正抗炎因子/促炎因子的失衡, 减轻肠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和对肠黏膜的损害, 增强机体局部抵抗力;同时双歧三联活菌可增加维生素合成, 促进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 减轻胃肠道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3]。本文研究表明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用药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在调节胃肠道菌群失调、减少炎症因子释放的同时, 可清除肠道内致病菌, 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
综上所述,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提高疗效, 改善症状,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董卫国, 徐曼, 李军华, 等.回顾分析82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特征.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5, 24(9):1079-1082.
[2]侯学福.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析.当代医学, 2014, 20(23):131-132.
[3]马玉亮.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河南医学研究, 2015, 24(4):78-79.
[收稿日期:2016-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