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养老机构应错位发展

2016-05-20 09:47胡玉娟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珠海市

胡玉娟

【摘 要】 本文以珠海市为例,分析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民办养老机构错位发展的有效途径。要打造养老品牌,提升竞争力;按照照顾程度需求不同,调整规模结构;整合各方资源,破解资金制约、结构制约、人力资源制约等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民办养老机构;错位发展;珠海市

据统计显示,珠海市已于2011年进入老龄化社会,“未富先老”的局面日益加剧,社会化养老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机构养老作为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有效方式之一,一直受到政府与社会较多的关注。伴随近年来机构养老需求的不断加大,民办养老机构在数量和规模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现有法律法规、金融信贷、护工严重不足等原因,严重的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如何破解发展困局,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现状及存在问题

1、起步较晚,规模偏小

珠海市第一家民办养老机构开办于1997年,截止到2015年,全市民办养老机构仅10家。全市床位数总计1096张,入住老人667人,平均入住率为60.86%,占地面积5000平米以上的仅2家,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仅3家。养老产业作为一项长效、微利的产业,规模小就形成不了规模效益,无法更好的分摊运营成本,收费就难以降低,最终使低收入老人无法涉足。

2、政策利好,落实艰难

根据《广东省民办社会福利机构管理规定》和《珠海市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可以享受税收、土地、信贷、水电、燃气和床位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有关部门没有制定可操作的办法,致使优惠政策落实难的情况普遍存在。根据访谈有关民办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机构除享受到了税收、床位补贴、水电费优惠外,在信贷利息、人身意外险、土地使用、通讯费等方面则基本没有享受。

3、经营困难,人才缺乏

从访谈中了解到,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来源比较单一,大多依靠自筹资金,只有个别机构争取到少量的社会捐赠。由于前期较多的硬件投入,回收周期长,加上入住率较低等因素,目前只有6家机构能持平或微利运营,仍有4家机构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本市机构共有护工总数195人,平均一个护工需要护理4个老人,护工严重不足。由于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长、待遇较低,机构大多通过劳务市场、熟人介绍等方式招聘护工,多为外地40-50岁的农村妇女。机构普遍反映护工招聘难、流动性高,更无法考虑护工的培训和发展问题,由此造成护工的护理知识和技能缺乏,护理水平难以提升。

4、缺乏特色,定位混乱

在与公办养老机构先天不公平竞争的环境下,民办养老机构定位混乱,没有凸显经营特色。公办养老机构的定位是“保基本、兜底线”,重点为“五保”、“三无”和城乡困难老人兜底,其他老人则由民办养老机构唱主角。但现实中公办养老机构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与民办养老机构争市场,以收养自费入住老人为主,造成公办排不上队,民办住不满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走访发现所有民办养老机构收养的老人从完全自理型、半自理型到不能自理型,甚至延伸到“临终关怀”的老人,虽然在收费标准上均体现为一级、二级、三级及专门护理,但实际老人大多处于混住状态,也没有配备相应级别的护理人员,同时在硬件配备、医疗设备和医护人员等方面并没有因护理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分。

二、错位发展是民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错位发展是指行为主体在竞争中依托自身优势形成的独特的发展模式,是采取规避劣势、以错位优势来实现自身发展的竞争性战略。相比公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历史短,缺乏整体规划,社会声誉不高,同质化竞争较为普遍,必须找准空缺,“有所为,有所不为”,采取错位发展战略,才能实现民办养老机构的良性发展。

1、对比公办养老机构,要打造品牌,提升竞争力

在养老服务行业的功能格局中,公办养老机构致力于“有没有”,而民办养老机构需要注重“好不好”的差别化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应以品牌战略来推动机构的强劲发展,在研究分析老年消费特点和不同层次的基础上,挖掘自身优势,差异化经营,区分建设成普惠型、高档型和护理型养老机构,构建福利性、公益性和经营性并举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作为全国最佳宜居城市和文化旅游城市之一,珠海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围绕这些特色优势,兴建一两家高端养老机构,满足高端人才的敬老需求,同时为港澳乃至全国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老人提供“旅游养老”和“候鸟养老”,提升珠海养老产业发展水平。另外,对于部分医疗基础较好的养老机构,可以选择“医养结合”的模式。比如,机构配备相应的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满足有慢性病老人的治疗康复需求;与医院距离较近的养老机构,将医院的医疗资源无缝引入养老机构;鼓励部分资本投入老年康复医疗行业,给养老机构配套服务,实现医养结合等。

2、按照照顾程度需求不同,调整规模结构

一方面,条件较好,资源较丰富的民办养老机构可以向规模经济的方向发展,按照“轻度护理”、“中度护理”、“重度护理”进行细致的服务划分,分别收养生活自理能力程度不同的老人,以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另一方面,规模较小的民办养老机构,将服务异质性和类型多样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逐步提高收养需重度护理老人的比重,加强个性化养老服务,在硬件条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时候,重点发展精神层面的养老需求,推出特色养老服务,凸显机构在行业竞争中的区别性特征。

三、整合各方资源,破解制约因素

1、破解资金制约

第一,走“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道路,政府在创办和运营经费方面给予民办养老机构资金支持。第二,政府可以制定相对灵活的贷款政策,明确银行在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对于资金不足,但有潜在偿还能力且信誉良好的机构,可以以国家信誉担保为机构筹集必要的运营资金。同时,适当的允许民办养老机构以部分地产抵押贷款,并给予低息或是免息照顾。第三,成立“政府牵头、社会共同参与”的“为老服务基金”。政府每年投入一定比例的引导基金,用于吸引社会资金共同投资,并留一部分资金作为公益补偿基金。如果民办养老机构在正常经营的情况下不能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由补偿基金代为偿还。[1]

2、破解结构制约

建立民办养老机构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功能,引导建立防范机制,有效防止民办机构之间以及民办机构与公办机构之间的恶性竞争,推动民办养老机构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的自律轨道。[2]行业协会应做好机构养老需求调研,制定发展规划纲要,协调各民办养老机构找准定位,形成结构合理、不同类型机构互补发展的局面。

3、破解人力资源制约

目前养老服务急需的护工缺口大,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组建护工储备库,由协会负责组织护工的招聘和培训,持证上岗。各机构与协会签订协议,向协会上交会费和培训费,从而获得稳定的有一定技能保障的护工来源,免除机构发展的后顾之忧。同时,民办养老机构可以从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收医疗护理、营养保健等专业人才,充实到养老服务队伍中来,也可以通过减免学费、选送培训、定向委培等形式,培养紧缺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和养老机构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 崔晨.破解老有所养民生考题[J].北京观察,2013(6)14-15.

[2] 范西莹.人力资本视域中的我国民办养老机构效能与优化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2013(6)162.

猜你喜欢
珠海市
不仅仅是鱼竿
珠海市金湾区高年级小学生参加校外体育培训的影响因素研究
曾任反贪局长的他被“双开”
广东省教育厅领导到珠海市博爱幼儿园调研
珠海市教育局组织召开 全市中小学办学联盟经验交流会
陈道明
珠海市检察院依法对卢子跃案提起公诉
赚钱
基于区域人力资源集聚理论的珠海市港航物流人才培养集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