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2016-05-20 09:47李道俊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4期
关键词:建议高校影响

李道俊

【摘 要】 本文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视角,以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在校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了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认为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校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使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减少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校;手机文化;大学生;影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建议

一、绪论

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下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三网合一的数字化时代的来临,手机和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等媒体逐渐向汇聚融合的趋势迈进,并由此形成了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环境。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在2009年1月7日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放的3G牌照。这就造成了新一轮产业链的变革。手机不再局限于通信工具这一基本用途,这对能够迅速接受社会新文化的大学里的大学生来说表现尤其明显。手机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它发挥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他们用手机看电影、听音乐、上网与聊QQ、拍照、摄影、玩在线游戏、进行实时导航等。正是因为手机功能的日益完善和多样化的不断发展,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同学们用手机听音乐、查字词、上网看新闻、关注社会动态等现象,手机不离手,上课玩手机,开会手机响不停,玩手机成瘾现象也呈现出了一种上升趋势。因此本文要从社会学视角下研究手机文化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建议。

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研究的目的。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它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目前来看,这一问题还没有引起高校学生和管理层及学生家庭的重视,所以此次研究的目的是查看手机文化在高校校园流行以来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以及针对负面影响,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建议,使高校学生能更好的利用手机获取有利的资源,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研究的意义。在现实方面来讲,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拥有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接受新文化的能力很强。随着数字化的不断发展,手机不再是单一的基本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伴随着这一变化,手机在大学生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自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消极影响,当然也有着积极影响。虽然大学生一般都有了判断能力,能区分利弊,可是当诱惑来临时,依然可能会出现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现象。所以在手机文化逐渐被大学生内化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它对大学生的影响,提出建议,使大学生提高警惕,不要手机依赖成性,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同时也希望引起各高校学生和管理人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更好的使用手机获取有利资源。

理论意义上,本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的视角下,探讨了手机文化对西北民族大学在校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并就产生的影响提出建议。

二、文献综述

1、国外关于手机文化的研究

罗杰·费德勒在2000年出版的《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将人类传播系统和当今媒介产业内部技术变革做了细致分析,在涉及新媒介的探讨部分含有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部分也有详尽描述。托马斯·鲍德温、史蒂文森·麦克沃伊、查尔斯·斯坦菲尔德等合著的2000年出版的《大汇流:整合媒介与传播》对手机媒体利用有线电视业、广播业和计算机业、电信业融合而成的“整合宽带系统”,对手机媒体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保罗·莱文森在2004年出版的《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对手机媒体的媒介形态进行理论阐述,并对手机发展做了乐观评估[1]。

2、国内关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手机文化的研究很多。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将其分为三类:手机文化的影响、手机文化的功能和人们对手机产生依赖的原因。从手机文化的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分为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工具作用和手机作为媒介与有线电视网、因特网、电信网走向汇聚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媒体环境的作用;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1)从影响上来说,分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①积极影响。通过手机,大学生加强了他们与家人朋友之间的联络,更方便了学习、求职以及以后的工作。随着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它也成了大学生娱乐、休闲,捕获信息,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手机让大学生们紧跟时代步伐,张扬了个性,拓宽了与社会交流的通道,成了大学生加速他们自身社会化转变的一个载体。

田义勇在《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阐述了手机对生活方面的影响,手机大大提高了与家人朋友沟通的频率,有助于大学生消除他们的孤独感,拓宽了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渠道。[2]

程文忠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中认为:手机文化开拓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在因特网上“冲浪”时代又过渡到一种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时代,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社会、接触知识、感悟文化,充分展现自我;手机文化拓展了人际交往平台,手机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反映尤为突出,并在向主流文化靠拢;手机文化推动学习方式变革,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3]

鲍俊杰在《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除了生活、学习的影响外,又提出了手机对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和心理的影响。[4]

焦晓云在《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中阐述了三方面:手机是大学生们传达情感的一个纽带;手机是大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的渠道,短信报纸,天气预报,国际、国内重大新闻尽收眼底;手机可以缓解大学生们的各种心理方面的压力,手机又可以充当大学生们的情感宣泄的一个工具[5]。

②消极影响。凡事有两面,手机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张虎、余瑞福在《手机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探究》中指出了手机对大学生成才的负性影响分析归结起来主要涉及到精神层面、社会层面和健康层面。精神层面: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与消费观;形成有缺陷的人格;导致价值取向的偏离。社会层面:使大学生们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进入误区;不利于大学生良好的处事品质与能力的形成;增大了大学生的经济压力,加重了心理负担;给大学生带来了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影响大学生的学业。健康层面:手机存在着辐射危害;手机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视力下降、睡眠不足等。[6]

田义勇在学习上阐述详细,学生在上课期间不是记笔记,听课,而是发信息,上网聊天、看网页,甚至上课接打电话。[7]

程文忠则指出手机文化导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削弱;导致大学生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倾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政治认知,以及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导致大学生集体主义、团队精神观念淡薄;影响高校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是非判断能力。[8]

鲍俊杰在心理影响上认为手机造成了大学生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理、从众心理和焦虑心理。[9]

任瑞卿在《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中指出黄色短信通过其赤裸裸的表达诱发青少年的性冲动,使他们性心理产生冲突。长期处于这种刺激下,又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形成不合理的性观念、性道德,造成不合法的宣泄方式甚至出现违法的性行为。[10]

焦晓云在学习方面提出手机文化助长了隐性旷课和考试作弊的现象。[11]

(2)从手机作为工具来看。

①手机有通讯功能,如打电话、发信息。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手机又有了许多功能。

②手机作为一种媒介。李桢在其硕士学位论文《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一文中阐述了手机的媒介特性:受众庞大的特性,传播效果显著的特性;使用方便的特性,隐身性强的特性;突破时空限制的特性,时效性强的特性;智能存储的特性,高效处理信息的特性;便于参与的特性,主动互动的特性。手机媒体的传播特性:手机增强了信息处理的能力的特性;手机延伸了互动能力的特性;手机丰富了个人的受众角色的特性;催生草根意见领袖的特性。手机文化构建的趣味分层:手机文化的合法趣味;手机文化的大众趣味;手机文化的中等趣味。其认为,就手机而言,人们通过消费不同品牌和不同性能的手机的增值的服务来表明自己的社会群体认同,来取得社会对自己的支持、经济上的成就与满足情感和心理上的亲密感、归属感的需要。[12]

(3)从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原因看,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

大学生在新的通讯工具带来的便利和娱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了手机的“奴隶”,出现了对手机过分依赖的一种不好的现象。

周喜华在《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中分析了对手机依赖的原因。客观因素:手机的特点;校园生活方式和教育方式的影响;家庭因素。主观因素:大学生发展的特殊性和自身性格特点;大学生对群体规范的顺从;大学生的情绪迁移;满足某些心理需求。[13]

庄伟在《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一文中提出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主要涉及三个因素,主体因素、媒介因素和信息因素。[14]

范文利、朱晓斌在《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中认为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手机满足了大学生们交际和信息的需要,实现了手机短信优点与大学生心理需求的一种完美结合。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需求、从众心理、自我参与意识的膨胀、个性需求需要。[15]

从以上来看,手机文化的研究涉及的面很广,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也颇多,但我的研究是在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下研究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概念界定

手机文化:本文使用的手机文化的概念是借用王萍在《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一文中对手机文化的界定。手机文化是一种以手机为传播载体,通过手机本体的信息传播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相创生而生成的一种亚文化系统和一种特殊的文化样态,它包括许多通过手机媒介进行互动的个体,并由种种相似或不同的行为(如语言沟通、发短信、游戏、搜索、音频和视频欣赏等)和文化产品(手机小说、彩铃、手机报等)构成,这一切都发生在有计算机和远程通信技术所创造的时空条件下,并伴随着特定的心理、社会、政治和经济语境。[16]

社会行为:依社会情境而转移的个体行为。狭义指社会心理的外部表现,其表现形式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等,又称外显的社会行为。[17]

心理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18]。

三、研究设计

1、研究的理论依据

根据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本研究以认知理论,文化认同和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为理论依据进行本次的研究调查。

(1)认知理论。认知理论的均衡理论是海德提出的。这一理论的特点是在揭示态度改变的规律时,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在态度上的相互影响。海德指出,在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某些情感或评价之间趋向于一致的压力。人在与对象发生心理上的联系时,都会对对象产生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他把这叫做感情关系。有联系的两个对象组成的整体叫单元,单元内的两个对象,由于类似、接近等而结成的关系叫做单元关系。单元关系和感情关系相联系,就形成了特定的模式和结构——P-O-X结构。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功能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了一定的评价和情感,两者有了感情关系。[19]

(2)文化认同。个体将所属文化以及文化群体内化,并产生归属感,从而获得、保持与创新自身文化的社会心理过程。在个人层面上,文化认同影响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和自我认同;在社会层面上,文化认同下的社会群体成为群体构成的一种类型——文化群体。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类在通过寻找“我群”与“他群”的差异而获得“社会认同”,它使个体获得一种与众相同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由此可以假设:大学生群体普遍使用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对大学生个体有一定影响;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攀比心理有影响[20]。

(3)布迪厄的惯习理论。客观物质世界中各种既定的条件并不是直接作用在实践者身上,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的累积过程中,灌注到行为的持久潜在的倾向系统中,即惯习中。客观条件所决定的可能与不可能、自由与必然、方便与忌讳等等就通过惯习而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所以最不可想象的事物往往是在这种倾向系统中形成的。所以实践活动并不必然服从经济理性。由此可以假设手机的某些文化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行为,造成了大学生手机不离手,对手机有了依赖的现象[21]。

2、研究方案

(1)理论构架(理论假设)。 手机文化的某些功能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判断能力、思考能力、攀比心理)和 社会行为(学习、生活方式、);手机文化的某些文化功能(如:短信、上网、游戏,搜索引擎)是影响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因素。

(2)研究假设手机文化对大学生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产生影响的原因:①手机作为基本的通讯功能(短信、电话);②手机的其他文化功能。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的影响:①判断能力;②思考能力;③攀比心理。

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社会行为的影响:①学习;②生活方式。

(3)研究设计类型。抽样调查 。

(4)研究方法。①资料收集方法: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所要获取的资料。在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男生1—16号宿舍楼和女生17—20号宿舍楼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210个样本,进行调查,来收集资料。问卷发放210份,回收206份,有效回收率98%。②资料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回收回来的问卷进行统一编码,发现废卷6份。然后定义数据,录入数据,最后运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四、高校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具体分析

1、样本性别比

本次调查样本为200名西北民族大学榆中校区的学生,其中男同学100名,女同学100名。

2、日常生活中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158人,占总数的79%;其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116人,占总数的58%,占到一半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而全部是或很少是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同学有42人,仅占总体的21%;总体上看,绝大部分是或占到一半的同学是使用手机作为联系他人的通讯工具的。

3、性别与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比例关系

在调查的100名男生中,日常生活中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39人,在男生中占有39%的比例,稍稍落其后的是电话短信一半一半,有35人,在男生中占有35%的比例,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26人,在男生中占有26%的比例;在调查的100名女生中,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49人,在女生中占有49%的比例,接近一半之多,其次是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30人,在女生中占有30%的比例;在调查的200名学生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一半一半的有84人,占总数的42%,接近一半之多,几乎都是电话短信很少的有57人,占总数的28.5%,短信比电话多很多和几乎都是短信电话很少的共有59人,占总数的29.5%;总的来说,性别不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也有所差别,性别是影响电话短信比例的一个因素。性别和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比例呈弱相关,用性别来预测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电话短信的比例可以消减23.0%的误差。

4、大学生使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用手机有一点是的有134人,占总数的67.0%;其中,认为用手机占用较多时间的有37人,占总数的18.5%,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同学有97人,占总数的48.5%,而认为用手机没有占用自己较多时间的同学有62人,占总数的31.0%,不确定用手机是否占用较多时间的同学的仅有4人,占总数的2%;总体来说,认为用手机是占用较多的时间和认为用手机有一点占用时间的同学超过一半。

小结:由以上各统计可知,手机是大学生联系他人的基本通讯工具,电话、短信的使用方便了大学生与家人、朋友的联络、交流与沟通。

5、没了手机联系是否就觉得和朋友距离远了的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认为没有手机是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的同学有132人,占总数的66.0%;其中,感觉很明显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感觉不明显的有88人,占总数的44.0%,认为不是,还有其他联系方式的有68人,占总数的34.0%;总体来看,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没了手机就觉得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

6、手机作为通讯工具与对书信联系的看法分析

日常中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的有45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66.2%,超过一半之多;日常中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占到一半的同学中也有14人对使用书信的看法是依事而定,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41.2%,接近一半;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不屑于写信打电话聊QQ更方便和认为写信落后没兴趣的共有21人,占很少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6.8%,超过了一半;日常生活中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中有34人不屑于写信,认为打电话聊QQ更方便,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55.7%,有24人认为写信太落后了没兴趣,占全部是用手机作为通讯工具的同学总数的39.3%,两者共有58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95.0%,几乎是占了绝大部分;在200名调查对象中,认为用书信更能体现友情的珍贵,同时能够避免口头表达的不便的仅有26人,占总数的13.0%,认为依事而定的、不屑于写信,打电话更方便和太落后没兴趣的有174人,占总数的87.0%;其中认为依事而定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不屑于写信的有55人,占总数的27.5%,认为太落后,因而没有兴趣的有47人,占总数的23.5%;

7、选择部分手机功能的原因统计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的同学有153人,占总数的76.5%;其中为了追求时尚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为了方便实用而选择的有81人,占总数的40.5%,其中为了跟风的有31人,占总数的15.5%,在这些同学中其他的有47人,占总数的8.0%;总的来说为了追求时尚和方便实用而选择部分手机文化功能的占一多半,其中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大。但是跟风的同学占有的比例也不小。

8、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看法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对开会和上课要求手机关机或静音状态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175人,占总数的87.5%;其中,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44.5%,持无所谓的有44人,占总人数的22.0%,认为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有42人,占总数的21.0%,而认为讲课枯燥无味和玩手机已成习惯的有25人,占总数的12.5%;总体而言,持支持态度的有89人,占总数的将近一半,大多数的人持支持、无所谓、事物多经常有联系的态度。

9、对手机辐射的认识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对手机辐射的认识中认为手机辐射危害身体健康,应尽量减少使用的有78人,占总人数的39.0%,认为只要自己注意睡觉时关机即可的有72人,占总数的36.0%,两者共有150人,占总人数的75.0%,认为不构成威胁的和大家都在用的没什么可怕的有50人,各占25人,各占总数的12.5%;总体来说,前两个选择占了大部分。

10、平常每天用手机上网的时间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有103人,占总数的51.5%,1小时以下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3小时以上的有53人,占总数的26.5%;总体来说,每天上网在1-3小时的同学占了一半。

11、使用最多的手机文化与上课玩手机的分析

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上QQ、飞信的有45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45%,接近一半之多,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同学有24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24%,发短信的有16人,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16%,而下载音乐游戏、看小说报纸、手机视频、学习和其他的总共有15人,仅占这部分总数的15%,在经常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大部分在上QQ、飞信,浏览新闻发短信,占总数的85%;在有时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有25人在上QQ和飞信,占这部分同学总数的39.1%,在其后的是小说报纸,有9人,浏览新闻搜索引擎的有8人,发短信的和音乐游戏及手机视频的各是6人;在很少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玩QQ飞信的也是最多的;总的来说,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上课有时和经常玩手机的有164人,占总人数的82.0%;其中,经常玩手机的有100人,占总数的50.0%,有时玩手机的有64人,占总数的32.0%,很少玩手机的只有36 人,占总人数的18.0%;而在上课玩手机的同学中,不论是经常、有时、还是很少的情况下,使用最多的是上QQ、飞信,有82人,占总体的41%,其次是浏览网页、搜索引擎,有38人,占总数的19%,然后是发短信,有24人,占总数的12%,三者加在一起有144人,占总数的72%。

12、是否经常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分析

在200名被调查的同学中,经常或有时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156人,占总数的78.0%;其中经常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71人,占总数的35.5%,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85人,占总数的42.5%,很少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有44人,占总数的22.0%;总体来说,经常或有时会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同学占了大部分。

五、结论与讨论

1、研究的结论

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男女生4栋宿舍楼里200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原因如下:

(1)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在高校的高度普及,使大学生对手机产生心理上的联系,认为手机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没了手机感觉与朋友的距离拉远了,难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认知理论中,这种现象叫做感情关系,即大学生与手机产生了感情关系。

(2)手机文化功能的多样化,使大学生不仅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与家人、朋友联系,还可以通过上QQ、飞信等多种渠道。因此,书信渐渐淡出大学生联系他人所使用的工具范围。在布迪厄的惯习理论中,手机文化取代书信是在实践过程中,在经验累积过程中,灌注到大学生持久潜在的倾向手机文化的系统中。

(3)大学生是一个群体,手机文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普遍使用,使个体为了其社会身份认同,而把群体的手机文化内化,进而产生归属感。所以大学生用手机文化的一些功能,除了觉得方便实用外,还为了追求时尚、跟风,这就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攀比心理。

(4)手机文化的多样化,使大学生的主流认识形态的认同感的削弱。上课、开会本来是很严肃的事情,可只有一少部分人认为应把手机关机或静音。

(5)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判断能力。手机文化虽然给大学生带来新的体验,可手机辐射也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可由于手机文化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许多人知道其危害仍选择轻视甚至忽视。

(6)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吸引了大学生的眼球,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手机占用了自己很多时间,手机上网的时间渐渐增多。

(7)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普遍,经常和有时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分散了大学生的注意力,影响了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

(8)手机文化的多样化,影响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很大一部分学生有长时间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习惯。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其生活方式。

(9)手机文化的多样化,拓宽了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大部分同学利用手机浏览网页,关注新闻,搜索想要自己知道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2、研究的优势

由于调查的是在校大学生,只在母校发放问卷即可,省时省力。

3、研究的劣势

由于调查的人力、物力受限,本次调查的样本数量少,使研究结果的解释力有限。

由于自身的主观因素,研究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4、对大学生和高校的建议

第一,大学生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高校要弘扬民族文化,使大学生在手机文化的冲击下,仍能保有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有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各高校要给大学生正确的舆论导向,提高大学生对手机文化的判断能力,有利的坚持,有害的尽量避免。

第三,引导大学生注重读书,特别是引导大学生多去学校图书馆看书,既能获得知识,又可以减少手机对视力的伤害。

【注 释】

[1] [美] 保罗·莱文森. 河道宽译.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2-125.

[2][7] 田义勇.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671-0916.

[3]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002-3321.

[4][9] 鲍俊杰.手机文化对90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出国与就业,2011(16).

[5][11] 焦晓云.手机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其干预[J].现代教育科学,2010.1005-5843.

[6] 张虎,于瑞福.手机对大学生的负性影响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1672-6847.

[8] 程文忠.手机文化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2010.1002-3321.

[10] 任瑞卿 黄色短信对青少年性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008-6285.

[12] 李桢.手机媒介文化与社会区隔的双重塑造[J].西北大学,2010.

[13] 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674-6120.

[14] 庄伟.高校手机文化的形成因素与特点[J].新闻爱好者,2010.6.

[15] 范文利、朱晓斌.大学生手机短信行为与心理特点探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4.

[16] 王萍.传播与生活——中国当代社会手机文化研究[M].华夏出版社,2008:50-65.

[17][18]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19][20]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

[21]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第二版).

【参考文献】

[1] 巨斯巍.浅谈手机文化的定义及特点.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08(12).

[2] 冯晓萍. 大学生社会资本扩张——大学生手机“热”之理性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2005.1672-2728.

[3] 朱勇涛.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分析.苏州科技学院,2010.1672-0695.

[4] 沈保林.大学生手机短信流行现状与对策.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5] 李根芹.解读大学生手机短信文化.江阴职业技术学院,2005.1671-4806.

[6] 夏光富.手机文化的特性与手机文化的产业化[J].新闻界,2007(4).

猜你喜欢
建议高校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