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兔习性看日常管理(上)
家兔不仅可以提供肉、皮、毛等产品,还可以进行观赏、用于实验。同时,主食草、食粮少、占地小;繁殖率高,周期短,很适合作为脱贫致富的养殖项目。“精准扶贫”概念的提出,为家兔饲养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历史机遇。近期走访一些肉兔、獭兔养殖户,在他们看来,要想养好家兔,必须熟悉家兔的生物学特性,从家兔的角度,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才能收到较好的经济效益。
1.昼伏夜出。家兔虽然被驯化饲养千百年,但仍保留着昼伏夜出这一习性。生产中可以观察到,家兔从黄昏到黎明这段时间表现得最为活跃,采食量大,性欲旺盛。家兔夜间采食量约占全天采食总量的70%。如此,在生产上,要注意夜间补饲,也提倡在夜间进行配种。
2.嗜眠成性。家兔白天较少活动,常闭目养神,呼吸频率减弱,应激减弱甚至消失,呈静伏或睡眠状态。此时除听觉外其他刺激不易引起兴奋。根据这一习性,除了保证正常喂料、饮水等日常工作外,应尽量保持兔舍及周围环境的安静。一些有经验的养兔人利用这一特性,对家兔进行小手术或注射,家兔反抗小,几乎无挣扎。
3.胆小怕惊。家兔胆小,对外界环境时刻保持警惕,异常的举动和声响常给家兔带来不安,轻则厌食、掉膘、拉稀、流产、难产,重则母兔食仔或出现急性死亡。所以,养殖过程中,饲养人员动作要轻稳,禁止其他畜禽进入兔舍,对外来人员参观应适当控制。
4.喜干洁性。家兔喜欢干燥、清洁、空气清新的环境。大部分成年家兔都有良好的采食、休息、排泄定点的习惯。潮湿污秽的环境,易造成家兔传染病和寄生虫的蔓延。所以在兔舍设计及日常管理中,要保持兔舍的干燥、卫生,并加强透光通风,以减少兔病发生几率和提高产品质量。
5.穴居独存。家兔具有打洞并在洞内产仔穴居的行为。这一习性,承袭了祖先掘洞穴居的本能。现在养兔多为笼养,但在建筑兔舍时,必须考虑到家兔的穴居性,特别是对临产母兔和仔兔,兔笼内应半明半暗,如在兔笼门上挂草帘,使笼内黑暗,减少外界惊扰。地窝养殖模式虽然前期投入较笼养大,但养殖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家兔虽然弱小,群养时不论公、母及同性别的成年兔经常发生互相争斗现象,尤其是在家兔有性成熟表现时,这一现象更严重,轻则体毛缺损、皮肤撕裂、乱交滥配,重则致残、致死。因此,性未成熟的家兔可以群养,临近性成熟时就要进行单笼饲养,一笼一兔。对商品兔中的公兔进行骟割后群养。
6.耐寒怕热。成年家兔被毛浓密,保温性好,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刚出生的仔兔,则怕冷。家兔汗腺少,仅分布于唇和鼠鼷部,依靠皮肤散热能力差,不耐炎热。生产中,最适宜家兔生长、生产的温度是15~25℃,临界温度为5~30℃。因此,要对兔舍小环境气候进行适当调整,做到冬能防寒,夏能防暑。
7.啃咬性。家兔为啮齿动物,必须借助采食和啃咬硬物,不断磨损,才能保持其上下门齿的正常咬合。因此,家兔日粮的料型要为硬质颗粒状。另外,在选择兔笼时,选用家兔不喜欢啃咬的材料或者环保耐磨的材料。也可以在笼舍内放一些树枝或木棒供兔啃咬,以利兔磨门齿,促进饲料的咀嚼和消化。
1.草食性。家兔属单胃草食性家畜,喜食青草、树叶、籽实和块根块茎类等植物性饲料,不喜欢鱼粉等动物性饲料。在毛兔、獭兔特殊时期,为了满足营养需求可以添加优质鱼粉,所占比例一般不超过3%。家兔对各种饲料喜食的大体顺序是:青饲料、根茎类饲料、潮湿的碎屑状软饲料、颗粒饲料、粗饲料、粉末状混合饲料;对谷物的喜食顺序是:大麦、燕麦、黑麦、小麦、玉米。兔喜欢吃多汁饲料,但因水分含量高、营养浓度低,单一过多食用会致兔消瘦或发生肠道疾病。
2.夜食性。家兔每天采食次数多,一般为30~40次,夜间采食次数和采食量占全天的60%~75%,这与家兔昼伏夜出的特性有关。因此,合理安排饲喂次数和添加足量夜草非常重要。冬季,晚上时间较长且气温较低,家兔维持需要量较高,因此饲喂时应做到“早上早喂,晚上喂得晚而饱”;夏季,由于白天气温高,家兔食欲低下,可利用夜间气温低、家兔活跃的特点,加强夜间补饲,以达到提高采食量的目的。
3.食粪性。兔的食粪性,又称食粪癖。食粪性对家兔的影响有何利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食粪性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一定意义。这主要是从软粪的营养角度来考虑的。软粪来源于盲肠,呈暗色、串状并带有包膜,富含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家兔通过吞食软粪,可使部分营养物质多次通过消化道,这有助于饲料粗纤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比较充分的消化和吸收。
4.贪食性。家兔胃肌肉薄,蠕动力差,且幽门开口位于胃的上部,使胃中食糜的排出较困难。在粗放饲养条件下,加大饲料采食量可在一定范围内弥补饲料营养的不足,但贪食过多适口性好的青绿多汁饲料是诱发幼兔消化不良、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突然换食、缺水,兔胃中食糜停滞过久而发酵、产酸产气,腐蚀胃肠黏膜易引起发炎、溃疡,胃充气扩张,叩击腹部有鼓音,若治疗不及时,极易死亡。实践证明,定时定量,避免过食,可使断奶幼兔腹泻病的发病率降低1/3~1/2。
(未完待续)
(王钰龙 平阴县畜牧兽医局2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