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5-20 07:03邹晓红胡芳慧蔡书琴周炜熔肇庆市高要人民医院肇庆526040
北方药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切术宫腔镜肌瘤

刘 华 邹晓红 胡芳慧 蔡书琴 周炜熔(肇庆市高要人民医院肇庆526040)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华邹晓红胡芳慧蔡书琴周炜熔(肇庆市高要人民医院肇庆526040)

摘要:目的:对米非司酮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于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加以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宫腔镜电切术,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非司酮实施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结果: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3.3%与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眩晕、下腹痛、肛门坠胀、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米非司酮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于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术后无严重不良反应,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米非司酮宫腔镜电切术临床疗效

子宫肌瘤属妇科常见病,其中,子宫黏膜下肌瘤发病率为10%~15%,临床症状主要包括子宫出血、月经过多而造成的贫血、下腹痛、腰痛,或绝经后排液与阴道出血、不孕及早产。临床当前对子宫黏膜下肌瘤治疗方法为宫腔镜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TCRM),该疗法对患者卵巢功能无影响,对其生育功能加以保留或改善,但TCRM对该疾病难以彻底治愈[1]。为对米非司酮与TCRM在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加以探讨,本文以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ASA分级均为Ⅰ~Ⅱ级,且均被确诊为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排除:①患者子宫肌瘤直径小于5cm;②伴有重要脏器如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③子宫存在发育不良抑或畸形严重;④子宫内膜发生恶性病变;⑤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入组患者年龄23~39岁,平均年龄(31.6±3.5)岁;病程6~15个月,平均病程(11.3±2.1)个月。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在病程及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故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宫腔镜电切术,即术前一晚予以0.4mg米索前列醇片使其宫颈软化,采取全麻并取患者膀胱截石位,使其膀胱充盈至宫底得以暴露在B超的监护下。尔后以宫颈扩张器将宫颈口扩张到10号,并以浓度为20%的甘露醇液进行持续灌流。首先以针状电极将患者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肌瘤包膜打开使肌瘤内突,后以环状电极予以切除,以缩宫素让壁间残留的肌瘤内突后再行电切术,直至切平。最后,以滚球电极对切除面进行熨烫,并将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

观察组:实施米非司酮+宫腔镜电切术,即术前2个月患者月经来潮后d3口服米非司酮,25mg/次,1次/d,服药2个月后行宫腔镜电切术。

1.3观察标准:对两组临床疗效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加以对比。

手术疗效判断标准:①有效:即术后患者月经量相比术前有显著减少或恢复正常,月经周期正常,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水平大致恢复正常,经阴道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无复发;②无效:即术后患者月经量相比术前无明显变化或是出现增加,阴道出现不规则出血且月经无规律,经阴道B超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复发。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本研究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分别为93.3%与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眩晕、下腹痛、肛门坠胀、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中黏膜下肌瘤发生率约为10%~15%,临床多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周期紊乱、流产、不孕等。传统多以开腹或是经阴道行肌瘤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微创技术的不断进步使TCRM在该病的应用中日益广泛,该手术方式无需开腹、创伤小、无切口且恢复快,这就为部分对传统开腹手术无法耐受及不愿意将子宫切除的患者提供了治愈疾病、提高生活质量、恢复健康的保障[2]。虽然宫腔镜电切术既可对子宫肌瘤予以有效切除,还可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得以保留,但该疗法难以将子宫肌瘤彻底治愈。而于术前让患者连续服用2个月的米非司酮,则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米非司酮同患者体内孕酮受体具有高度亲和性,从而可对患者体内孕激素同受体间的结合进行有效阻断[3]。此外,该药物还可促使患者内膜血管生成减少,从而促进其体内子宫内膜萎缩,促进其临床症状与局部体征的有效缓解。本试验通过对30例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实施米非司酮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治疗结果显示,该疗法可有效提高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相比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将米非司酮与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应用于黏膜下Ⅱ型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故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薛涛.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5):166-167.

[2]黄玉葵.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术前宫颈预处理在子宫黏膜下大肌瘤宫腔镜电切术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2014,21 (1):49.

[3]张保华,冯晓丹,郭洁,等.米非司酮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腔镜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J].生殖与避孕,2015,35(10):695-696.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2016)04-0161-01

猜你喜欢
电切术宫腔镜肌瘤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效果观察
宫腔镜下诊刮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疗效对比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海扶刀对比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
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电切术在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预后分析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比较3号和4号Supreme喉罩在50~60kg女性患者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