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书敏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人们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因此,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加强英语口语教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69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10
随着国家教育方针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又一次春天。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人们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也是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所必需的。因此,加强英语口语教学已成为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等职业学校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
我们的学生是在什么环境下学习英语的呢?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和完成少量的作业,学生们几乎没有接触英语的机会,在课内学到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加强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制约了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
(二)英语基础参差不齐
进入中专学习的学生与高中的学生相比,英语水平普遍偏低。能用英语流利表达的学生几乎为0;能用部分英语夹杂汉语表达想法的为个位数;还存在一部分学生连教师的课堂用语都无法听懂,更别说用简单的对话进行交流了。
(三)单位班级学生人数过多
听说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每个学生都要有足够的听说实践机会。只有进行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才可能有高效的语言输出。而过多的班级人数(一般55人左右)就制约了口语训练活动的有效组织与实施,使学生开口实践的机会少,英语口语能力自然就难以大踏步往前走。
(四)学生缺乏自信
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学生缺乏自信,怕说错、说不好,在课堂上出丑,以致遭人讥笑,因此学生不敢开口说。越不敢就越怕说,越怕说就越不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长久下来,英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僵局。
二、加强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英语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是学好语言的最重要条件。因此,英语教师应尽最大所能地用英语组织教学、尽力创设学生熟悉的与学校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比如,问路、网购等。只有熟悉,学生才有语言素材去表达自己。这样,在不自觉中学生就置身其中,去听、去说、去感受与体验。与此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实用口语。具有了基本的说话能力,英语表达也会越来越自然、顺畅。
(二)加强语言输入
只有进行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才可能有高效的语言输出。学生英语基础本身就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的语言输入,即多听、模仿和背诵。听是说的基础。在口语训练中,应在听懂的基础上再进行说的训练。听包括听教师,听同学,听录音,听电影对白等。听多了,说起来自然也就顺口了。学习任何语言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中专生比较活跃,他们喜欢模仿:跟着录音磁带读,他们能读得有声有色;模仿奥巴马的演讲,他们能朗读得有滋有味;再让他们表演,他们能表演得有模有样。模仿使学生的语音语调更加地道,在反复模仿的基础上,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语言,培养了语感,开口自然不在话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背诵成篇或成段的文章,有利于语法和词汇的巩固,更有利于口语能力的提高。
(三)组织口语活动小组
针对单位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我们可以把每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7-8人)。在分组时,既要考虑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异,又要考虑其兴趣。特别是选定小组长时,既要其口语好,又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采取小组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小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的口语训练任务。这样,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日复一日,每个人都能得到提高。
(四)鼓励学生开口
语言学家佛伦奇认为:“说是基础,其他的能力(听,读,写)都是靠说建立起来的。”鉴于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应消除学生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开口。而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说英语更是信心不足,怕被人笑话。因此,英语教师应像喜剧导演一样,多选择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如“明星”“时尚”等,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交际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才会敢开口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