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和改进

2016-05-19 09:58李洪波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监督

李洪波

摘要: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人才储备和管理的能力,这也使得人力资源成为各企业最具价值创造力的资源。因此,对企业人才的发掘、任用以及管理也成为各企业的重要工作。然而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在领导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上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视,积极转变过去的思维模式,创新人才的管理模式,突出公开、公平以及公正的选拔原则。据此,本文重点分析当下我国国有企业在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希望可以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监督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2

近几年,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都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与完善,但是领导干部作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核心,其选拔任用机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尤其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时,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的问题也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准确地理解和科学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确立合适的人才选拔制度,构建具有相当素质的管理团队带领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破浪前行。

一、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的竞争选拔

竞争性选拔作为目前人才任用中颇具成效的方式,对人才的能力和职位适应性具有全面的考虑。但是,这种新制度所推行的时间并不长,其具体细则还缺乏有效的执行。首先,是公选程序的开展导致部分缺乏言辞能力的同事处于竞争劣势,导致这类人的工作积极性受到制约。其次是具体成绩的确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标准和制度,包括面试和演讲在内的印象分和人情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能力的考察。最后,由于缺乏对竞争性选拔的经验,导致该项工作从筹备到任用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资源,使得部分企业难以经常性运用这种人才选拔模式,转而选择领导任命制简化流程。

(二)缺乏足够的群众监督

普通的企业员工和群众没有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深入的了解,对候选人的道德素养、实际能力以及考核成绩也缺乏了解,导致推荐测评中“随大流”情况时有发生。同时,也使得群众在进行选择和思考时并没有形成足够的了解,往往是难以形成选择的自主意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群众没有对选举有足够的认识,不知道监督工作该如何开展,无法有效的利用监督和举报的措施等。此外,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工作所要求的全面性、综合性以及全程监督的要求难以实现,监督功能最终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的作用。

二、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改进

(一)建立切实可行的选拔干部的制度

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和欧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区别,长久以来的企业人才任用也印上了我国独有的特色,大多是运用领导任命制。这种经验主义的干部任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了作用,简化了选拔流程,但是通过领导一句话进行任命也使得人才任用缺少了专业分析和能力对比。因此,为了更好的选拔干部人才,需要从多个方面来完善。

首先,需要构建完善的干部任用体制,使得干部选拔和任用具备可以依照的标准和章程。同时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应用到人才选拔工作之中,充分确立制度和程序的地位,实行全面监督,杜绝“特殊化”问题的存在。

其次,确立干部任用体制的权威性,对于违反相应条例的人员都要进行严厉的处理,不允许任何人游离于制度之外,人人平等,不搞特殊化。

最后,还需要将制度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联系起来,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防止制度脱离企业现状,导致其成为空壳,难以发挥具体的成效。

(二)强化对竞争机制的认识和应用

近一段时期,我国国有企业已经逐步丰富了人才选拔和任用的方式,虽然保留了部分领导推荐和选用的方式,也应用了竞争选拔的模式。竞争选拔的人才任用模式是21世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方法,旨在充分发挥人才的工作热情,充分挖掘人才的潜力和价值,提高具体职位的人才适用性,为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发挥最大的作用。

具体来看,这种模式具有良好的激励效果,引导各参选的干部候选人强化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与其他候选人进行能力、业绩以及素质等多个方面的竞争,最终实现对人才潜能的挖掘,使之可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多的发挥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除此之外,竞争的过程也是人才自我认识的过程,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改进,相互学习,可以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管理整体水平的提升。同时,竞争型选拔任用模式还需要把握相应的原则,主要包括了“竞争原则”、“三公原则”以及“平等择优”等等。值得注意的是,各个参与竞争的人员都需要共同遵守制度与程序,遵从竞争规则,才能发挥竞争的真实效用。

(三)将群众力量融入到干部决策机制

传统干部选拔制度具有直接和简单的特点,但是忽略了民主和客观的要求,我国所坚持的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没有在该项工作中得到体现。这样一来,干部选拔和任用的视线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出现个别领导过于独断专行的问题出现。因此,需要更多的群众力量融入来改变这种局面,具体来看,主要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要充分的拓展决策颁布前各个职工群众的参与渠道。为群众参与创造必要的客观条件,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如目前已有国有企业采取了严格的署名民主推荐制度。同时,也需要管理层充分发挥民主制度,综合打分、民主测评等方式对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都进行认真的对待,共同把握人才任用的关卡。对于民意测试不通过的参选者理应淘汰出局。

其次,严格落实和执行参与内容。在进行具体任用情况讨论时,相关部门要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总结,并向党委会进行专项报告,确保群众意见可以得到重视和应用,防止对群众意见只参考不采纳的问题出现。

最后,重视决策的参与意见。干部任用的公示期间,需要严谨的对待群众意见和建议,不仅需要构建专项小组进行分析、统一登记以及建档,还需要批复相应的处理建议。对各项建议都需要组织专人进行调查与合适,无论是否属实都需要认真对待,给出具体的解决和应对方法。

(四)创新干部选拔的监督手段

干部的选拔和任用一定要面向社会,接受来自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在对具体的职位进行选聘时,要将该职位的各项竞聘要求一一罗列,诸如年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证书要求以及招聘人数等。这种公示的渠道可以通过传统的纸质媒体渠道,也可以是互联网媒体渠道,并在公告中注明招聘单位的联系方式、联系人以及报名截止日期等。同时,还需要将竞聘的各项进程及结果向社会进行及时而准确的公示,接受内部、监督部门以及社会群众的监督。具体来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需要保障各方面都可以充分了解到这样一个干部选拔的机会,提高社会公示力度。

其次,要保障各方面都可以了解到这个选聘和任用的竞选过程,例如推荐、考试、考察、决定等,将每个环节都放在公众的眼皮底下进行,接受所有职员和群众的监督,以保证其干部选拔的公平性。

最后,对选拔的结果进行公示和公开,对关注的各个方面都了解到位,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公众进行质疑,并组织相应的调查,全方位实现公开选拔。

三、结束语

社会各界都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需要相关人员慎重、严谨以及细致的完成。不仅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还需要积极进行选拔任用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积极进行方法的创新,拓展参选和竞争的途径,组建具有高技能、高素养以及具有创新思维的领导干部团队,为企业能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潮中扬帆远航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胡小磊.如何创新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4,08:39.

[2]陈文纬.关于国有企业选拔任用管理干部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2:168+170.

[3]胡水龙.提高国有企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公信度的几点思考[J].先锋队,2013,35:52-53.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监督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