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慈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016-05-19 10:10:51樊孝亮孙维平刘怀阿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农业服务中心506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扬州5007
吉林蔬菜 2016年4期
关键词:慈姑防治方法栽培技术

郭 竹 樊孝亮 孙维平 吕 敏 刘怀阿(.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农业服务中心 506)(.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 江苏扬州 5007)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4.023



扬州市慈姑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郭竹1樊孝亮1孙维平1吕敏2刘怀阿2
(1.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李典镇农业服务中心225106)(2.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江苏扬州225007)

10.16627/j.cnki.cn22-1215/s.2016.04.023

摘要:综述了扬州市慈姑的品种特性、种植状况、对环境的生长要求、在生产上表现以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为当地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慈姑,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

慈姑(Sagittaria trifolia var.sinensis),又称剪刀草、燕尾草,属泽泻科,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南方栽培较多。其植株高大,叶丛生,基部有许多根须,根部附近生出纤细匍匐枝,秋后枝端膨大于地下呈球茎,地下球茎可食用[1]。慈姑是一种天然蔬菜,中医认为慈姑性味甘平,生津润肺,补中益气,对劳伤、咳喘等病有独特疗效,还有活血、通便、清热消肿的作用。分析表明,慈姑主要成份为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富含铁、锌、硼等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机能有调节促进作用。现代营养学认为慈姑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钾、钙以及食物纤维,蛋白质也较多,能防止贫血和水肿等,还可增进食欲[2,3]。

慈姑是扬州市特产之一,尤以宝应慈姑闻名遐迩。宝应慈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清代就被列为重要土产,地域范围为宝应东荡地区的广洋湖、射阳湖、西安丰、曹甸、望直港和鲁垛等6个镇,常年种植面积约30000亩;另外广陵区李典、头桥、沙头三镇种植面积5000余亩,市内其它地区则有零星种植。笔者针对本地区慈姑品种生育特性、生长环境等制定了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供实际生产应用参考。

1 慈姑生长特性及对环境条件要求

慈姑性喜温暖、水湿,不耐霜冻和干旱;耐肥、喜光,要求土壤保水、保肥力强。慈姑按照球茎的表皮颜色分为紫皮、黄皮和白皮三种类型,我市品种以宝应紫圆慈姑为主,球茎近圆球形,皮青色或青色带紫,肉白色,肉质较紧密,稍有苦味;生长速度中等,抗逆性较强,早熟,生育期180~190天;株高80~100cm,叶宽,色深,高和横径在4~5cm,单球重25~40g,品质较好;耐贮藏,对慈姑黑粉病抗性较强,每hm2产量在12000~18750kg。

1.1光照慈姑喜光,要求日照充足。但在萌芽生长期较耐荫,植株进入结球阶段则需充足的光照,才能提高光合效率,达到优质高产。慈姑属短日照植物,长日照有利于茎叶生长,短日照有利于球茎的充实膨大。

1.2温度

慈姑球茎顶芽在15℃以上才能萌发,25℃左右萌发较快,叶片生长以25~30℃为适,抽生匍匐茎和球茎膨大以20~25℃为最适。温度过高超过30℃,球茎顶芽易提早萌发,不利于贮藏过冬;温度过低,低于15℃则球茎停止膨大。球茎休眠过冬,以保持7~12℃为宜,过高、过低都不利于贮藏。

1.3水分

慈姑为浅水性植物,一般萌芽生长期水位以3~5cm为宜,最深不宜超过15cm;旺盛生长期水位加深到15~20cm,最深不宜超过30cm;结球期水位不宜过深,应适当落浅,以10~15cm为宜;进入休眠期保持田间薄层浅水或湿润过冬即可。

1.4土壤营养

慈姑较耐肥,要求土壤软烂、肥沃,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好,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漏水漏肥的沙土或过于紧实的粘重土壤都不适宜慈姑的生长。对肥料要求为氮、钾并重,配合适量磷肥,以保证植株健壮生长和结球良好[4]。

2 田间栽培管理技术

2.1选用优良品种

根据本地区气候条件容易诱发黑粉病,建议选择抗病性较强的紫皮慈姑-宝应紫圆慈姑品种,其产量高,成熟早,植株矮壮,叶柄粗壮,生长整齐。

2.2育苗

为了促使慈姑早出芽,育苗前可先进行催芽。催芽的方法是将留种用的顶芽用芦席或草包围好,上面覆盖湿草,干燥时洒些温水,保持在15℃以上和一定的湿度,经10~15天出芽后,再进行露地育苗。如栽植较晚,气温已达15℃以上时,可不经催芽而直接育苗。育苗于4月下旬~5月上旬进行,按行、株距各10~12cm插入顶芽,插播深度一般要求顶芽从下向上的第3节插入土中1.5~2cm,保持2~3cm的浅水。秧苗萌芽生长期间,继续保持2~3cm的浅水,以利提高土温,促进发根。此时可追施苗肥1次,每hm2尿素75kg,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2.3定植

栽植于大田施足基肥,以粪肥、复合肥加适量过磷酸钙,翻耕耙平,灌入浅水,即可栽植。本市栽插不宜过早,一般要求苗龄达45天,具4~5片叶,株高达30cm左右。一般应在8月上旬栽插完毕,否则生育期短、生长量不足,产量将大幅度降低。合理密植,一般行株距为40~45cm。

2.4田间管理

肥料管理:慈姑整个生育期间肥料的施用应遵循促、控、促的原则,而且必须重视氮、磷、钾肥的配合使用。一般在定植后10~14d,即活棵后开始追肥,以促进植株的生长,此时每hm2可施20%的腐熟粪肥15000kg或尿素150kg。此后视植株生长情况,一般不施肥,直至秋季天气转凉植株开始大量抽生匍匐茎时,追施1次重肥,以促进结球,一般每hm2施腐熟粪肥7500kg或尿素300kg,另加草木灰1000kg或硫酸钾150kg。

水分管理:慈姑整个生育期以浅水勤灌、严防干旱为原则。在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排水搁田,以防引起徒长。在高温干旱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深灌凉水。一般植株生育前期保持3~5cm浅水;梅雨季节,植株易徒长,可于7月上中旬搁田1次,以控制地上部生长,使植株生长强健,提高抗性;在7~8月间气温达35℃左右时,可于深夜或清晨引灌凉水,并加深水层至12~20cm,减轻高温的不良影响;8月中下旬以后,气候转凉,再恢复8~10cm的水层;9~10月,植株球茎开始膨大时,落浅水到3~5cm深。

2.5病虫害防治

慈姑的主要病虫害有黑粉病、斑纹病、蚜虫等。①慈姑黑粉病:又名泡泡病,各地都有发生,是慈姑的主要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和叶柄,也危害球茎。本地在6~7月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容易发生蔓延。开始在叶片和叶柄上出现褪绿圆形小斑点,以后逐步发展成为黄绿色不规则圆形泡状突起。防治方法:选用较抗病的宝应紫圆品种;氮、磷、钾肥的有效成分达到相等或相近,则发病轻;实行合理轮作,已发病的田块,下年改种其他作物,间隔2年以后,再栽种慈姑;对种用球茎或顶芽进行消毒处理,在扦插育苗前用25%多菌灵500倍液浸泡顶芽或种球12小时,捞起冲洗后插播;高温多雨季节容易发病,要及早用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交替喷雾,7~10天喷1次,连续2~3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进行深埋或销毁。②慈姑斑纹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叶柄。叶片上的病斑灰褐色,呈圆形、椭圆、多角或不规则形,上生同心圆状灰色霉层,周围具明显的黄绿色或深绿色晕带。叶柄上的病斑呈褐色、短线状。防治方法:及早清除田间及周围泽泻科杂草;注意氮、磷、钾肥的配合均衡施用,防止偏施氮肥;发病初期用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轮换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喷2~3次。③蚜虫:发生初期用50%抗蚜威2500倍液,或2.5%溴氟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各药剂要轮换交替使用。

2.6采收和留种

慈姑于地上部枯黄时采收。常规栽培在初霜后,即10月下旬~12月上旬,均可应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但本地以12月~来年1月份收获产量最高,因为慈姑地上部叶片经霜冻枯死后,其短缩茎中贮存的养分,仍不断地输入球茎,使球茎进一步充实。对于留种田,应适当延迟收获。慈姑留种应在生长期间选择具有本品种特性的植株作母株,采收时选留具有本品种性状,菇体充实、顶芽饱满的球茎作种。留种球茎一般在2月收获,采收后即可播种育苗。

参考文献

[1]花板李传保.慈姑高产栽培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4,7:29.

[2]俞丽芬,宋泉华,孟鹏翔.余杭区慈姑无公害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2009,16:71-72.

[3]喻忠刚,蒙日业.韦启光等.紫圆慈姑在南方地区引种表现及高产照片技术[J].吉林蔬菜,2014,6:46-47.

[4]王文武,丁克友.慈姑的生长发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6:47-49.

■工作研究■

High 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Sagittaria in Yangzhou

Guo Zhu1Fan Xiaoliang1Sun Weiping1Lv Min2Liu Huaia2
(1.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in Lidian Town,Guangling District,Yangzhou,Jiangsu Province,225106)(2.Jiangsu Lixiahe regio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Yangzhou 225007)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of Sagittaria In Yangzhou,planting,requirements of growth environment,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and high yield and good quality cultivation technology,plant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reviewed.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local production.

Keywords:Sagittaria,cultivation techniques,plant diseases andpests,control methods

作者简介:郭竹,江苏扬州市人,大学本科,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Tel:15195590239, E-mail:470738301@qq.com。通讯作者:刘怀阿,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植物病害防控研究。E-mail:13815824068@163.com

猜你喜欢
慈姑防治方法栽培技术
咸菜慈姑汤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鸡球虫病诊断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杨树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探讨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9:28:52
对龙眼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6:30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45:48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7:30:45
稻田杂草野慈姑的发生与防治
新农业(2016年19期)2016-08-16 12: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