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儿
羊年春晚上,两位80后的西安相声演员苗阜、王声的反腐相声《这不是我的》获赞,并在网上迅速走红,俘获了一大批“腐女粉丝”,她们称:“青梅竹马不稀罕,竹马对竹马才更耐看。”两人是发小,事业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曾把泡面幻想成大餐……苗阜、王声有今日的成功,与他们积淀至今的默契和深厚的情谊密不可分。
苗阜,1982年出生于陕西省铜川市,艺名苗宏齐,父母在铁路系统工作,他是在大院里长大的孩子。二年级时,父母托人将他插班到了矿务局子弟学校。换了新环境,苗阜有些格格不入,每次到了下课时间,别的同学三五成群出去玩了,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发呆。很快,他发现班上还有个跟他一样的“另类”,他叫王声(艺名王宏声),和他同岁,父母在矿务系统上班。
刚开始,苗阜以为王声和他一样被同学孤立了,抱着同病相怜的想法,屁颠屁颠地跑到王声旁边,隆重而详细地介绍了一下自己,希望和他成为朋友。原本以为自己抛出了橄榄枝,对方一定会接着,哪知道,王声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并不搭理他。苗阜不死心,天生自来熟的他打定了主意,一定要把王声发展成好朋友,拯救他于孤单之中。
从那之后,每次下了课,他都厚着脸皮跑到王声旁边,跟他说这说那。有时候他说十句,王声才会答一句。即使这样,也挡不住苗阜要和他成为朋友的决心。相处的时间久了,苗阜终于找到了打开王声心扉的“突破口”——他和自己一样,也喜欢相声,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苗阜便时不时地在王声耳边说一些相声大师的经典段子,带着他四处蹭广播听。渐渐地,王声对他热情起来,因为相声,两人开始无话不谈。
小学四年级,班里举办元旦晚会,班主任要求每个同学都表演一个节目。自己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苗阜犯了难,他问王声:“你表演什么?”王声摇摇头,也是一脸茫然。“要不咱们表演一段相声,怎么样?”王声爽快地答应下来。两人开始选段子,并利用业余时间排练,没有任何底子的两人合作起来十分默契。在元旦晚会上,他们的表演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散场后,同学们都走了,苗阜和王声没有离开,坐在台阶上兴奋地聊着刚才的表演。苗阜告诉王声,他长大后的理想就是当一名相声演员,把笑声带给大家。王声感同身受地点点头,“只有在台上,我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刚才我的心都快跳出来了。”“放心,跳出来了,我给你兜着,再给你装回去。”苗阜的玩笑话逗得王声哈哈大笑。青春年少的两人,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聊了两个多小时,他们约定,以后给彼此当“捧哏”的。
哪知,许下的愿望还没来得及实施,王声便转学去了另一所学校。从那之后,两人便断了联系,一别13年。
初中毕业后,苗阜遵从父母的意见,考进了宝鸡铁路运输高级技工学校,后被分配到了铁路系统工作。工作虽忙,但苗阜一直没忘记儿时许下的心愿。只要有空,他就去西安铁路局艺术团帮忙,听大师们说相声。听得多了,苗阜多少也懂了一些,他开始自己编段子,他编的段子生活气息浓厚,“包袱”多,每一个都很精彩。艺术团的领导觉得苗阜是个说相声的人才,便把他调到了西安铁路局艺术团,他开始专业学习相声,师从相声大师郑小山。与此同时,王声也是“一心二用”,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他成为一名编辑,业余时间自学相声,师从知名相声演员郑文喜。一开始在网上说给网友听,慢慢地在圈内积攒了一定的名气,两个人,为了同一个梦想,在不同的地方努力着。
2007年陕西电视台要制作一档名为《捧逗先锋》的栏目,苗阜受邀在列。哪知节目开播前,他的搭档生病住院,他便成了孤家寡人。编导向他推荐了一个人,并再三保证:“这人特靠谱,虽然不爱说话,但工作起来十分认真,绝对不会丢下你不管。”编导把话说到这份儿上了,苗阜答应试试看。录播前夕,编导领来一位帅气的小伙子,眉清目秀,斯斯文文,他说他叫“王宏声”。苗阜发现那家伙竟然是他的发小王声。也许是儿时留下的默契,两人合作起来十分顺利,博得了阵阵掌声。
这次久别重逢,重新点燃了两人合作的激情。此后,他们搭档着接了不少演出,在合作中,默契更甚,感情也越来越好,并有了一批忠实的粉丝。
2007年年底,苗阜和王声决定成立一个社团,专门给人说相声,他们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把快乐带给大家,逗别人一乐,把陕西本土相声发扬光大。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商讨和考察,陕西青年曲艺社(后文简称“青曲社”)正式诞生,寓意“青云直上,曲故情长”。从那之后,这对发小成为固定的搭档,苗阜唱主角是“逗哏”,王声给他“捧哏”。
青曲社成立后,一直不温不火,虽然“喵汪组合”很给力,可依然入不敷出。2008年年初,为了养活团里的人,苗阜找到西安一家茶楼,跟对方商议,他们免费在茶楼演出,演出不要钱,只是从茶水费里提成。主意虽好,效果却不佳,最困难的时候,他们每个人一天只能挣几块钱。一次,王声兜里只剩下了10块钱,他买来两桶牛肉泡面,知道苗阜还在社里忙,便打电话说要给他加餐。听说要加餐,苗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幻想着肯定是红烧猪蹄、油焖大虾。没承想,王声来了后,只是递给他一桶泡面,“牛肉味的,快吃吧。”“就这也叫加餐?”“当然,这比白水面好多了,牛肉粒虽然不大,可好歹有肉。”苗阜只得无奈地接受这道“泡面大餐”。
有朋友看不下去了,找到王声,劝他道:“王老师,你有文化又有才华,如果单飞,肯定比现在好,何必委屈了自己。”王声听后对朋友说:“你说错了,没有什么委屈不委屈,只有高兴不高兴,跟苗阜搭档,即使饿死我也开心。”这句类似表白的“甜言蜜语”很快传到了苗阜耳朵里,他听后十分感动,囊中羞涩的他特意拿出全部家当请王声吃了顿烤鱼。
饭桌上,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地喝了起来。几杯酒下肚,苗阜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大家伙儿都说你给我捧哏糟蹋了,要是哪天兄弟你有了好去处,别管我,想去就去,我要是拦你,我就对不起‘发小这俩字。”王声沉默了几秒端起酒杯说道:“当年我转学后,心里一直记挂着你,我总忘不了咱们第一次合作说相声的场景,都说儿时的感情最珍贵,第一次不告而别,是我不对,这次,我不想对不起兄弟。有苦一起扛,有难一起当,我就不信咱们几个大男人,还挣不到一口饭吃。”
正当苗阜感动万分,忍不住掉几滴眼泪时,王声又露出了他“神补刀”的技能:“你长得就跟‘做旧款似的,咱们俩搭档,最起码颜值上会高出好几个档次,我要是离你而去,我怕你的长相会很快被人遗忘。”“你的意思是你帅,捎带着提高了咱们的整体颜值呗。”“反正你长啥样,不需要我明说,我长多帅,也不需要多说,地球人都知道。”兄弟俩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喝得面红耳赤,可却丝毫不怕在对方面前出丑,他们心里都清楚,啥叫“兄弟”,就是再苦的路一起走,再好的肉一起吃,当然,有梦想也要一起拼。之后,苗阜曾不止一次对别人说,王声就像是滚烫的“红豆派”,外表坚硬,内心柔软,虽然慢热,但只要是他认定的朋友,他便会真心实意地待你。
随着大家伙儿的努力,陕西本土相声越来越受欢迎。“喵汪组合”几乎是去一个茶楼火一个茶楼。
2012年5月,除了在茶楼里开场说相声之外,青曲社终于有了自己的场子,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农家小院,却被“喵汪组合”装扮得有模有样。白天排练,晚上开场说相声,门票从最初的5元慢慢涨到了80元。
2013年,青曲社推出“大剧场计划”,也就是俗称的“千人剧场”,苗阜和王声计划把西安所有有名气的剧场都演到,让陕西相声从“小众”走向“大众”。
“千人剧场”第一场演出时,苗阜十分紧张,一直来回踱步。无意中,他看见王声悠闲自在地坐在角落里喝茶,便走过去,不忘“逗哏”的角色:“王老师,你这么自在,看样子是胸有成竹呀!”王声喝了一口茶,“天塌了有苗老师顶着,我着什么急?”“都说心宽容易体胖,你难道不怕长胖了,砸了你这‘帅锅的脸。”“我们靠才华取胜,不在乎外表。”“你的意思是我靠外表取胜喽?”“你倒想靠外表取胜,可是你行吗?你长得那么着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咱不是一辈儿人呢!”两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调侃起来,很快便忘了紧张的心情。当晚的演出,获得了空前的胜利。
哪知,“千人剧场”第三场演出时,却出了点意外。那天,西安突降暴雨,王声和苗阜刚上台没说两句,剧场突然断电,四周一片黑暗。台下有观众见现场这样,准备离开。这时,王声和苗阜却没有停下正在说的相声,一直留在舞台上,几乎是扯着嗓子在喊。苗阜抖“包袱”说:“平时我喊他小面包,他叫我小饼干。”一句话把台下的人都逗笑了,原本起身离席的观众。被他们打动,慢慢地又回到了位置上,并一起打开手机电筒,照向舞台。漆黑一片的剧场里,很快有了星星点点的灯光。那微弱的光亮让王声和苗阜感动不已。
散场后,苗阜和王声站在出口处跟观众道歉。大家伙儿丝毫不在意,反而劝他们:“‘雨神萧敬腾刚好在省体育馆开演唱会,不怪你们。”“苗老师、王老师,你俩刚才摸黑说的那段都快成360°立体音了,一定是吃了金嗓子喉宝。”观众的理解让王声和苗阜十分感激。
2014年北京卫视春晚上,王声和苗阜带着他们的新作品《满腹经纶》登上了舞台,一时间名声大噪。
2016年,他们先后登上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山东卫视、北京卫视春晚。相声事业如日中天的同时,他们也相信,彼此的兄弟情也会源远流长一辈子。如果说青梅竹马的爱情让人感慨,那么竹马对竹马的友情,也能让人感动不已。对苗阜和王声来说,这声兄弟他们要叫一辈子。
(未经作者同意,本文禁止转载、上网。)
编辑/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