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平 张玉璞 张金月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 保定 071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王文平1张玉璞1张金月2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河北保定071000;2.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2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0例予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为曲池、外关、足三里、三阴交,取双侧穴;对照组33例予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天麻素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6%,治疗后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和患者血糖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复方当归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穴注位射
糖尿病是由多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重要器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NP)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累及神经系统任何一部分,其临床特征常表现为对称性手足远端感觉运动神经受累,典型者可呈手套或者袜套样感觉障碍,可伴有疼痛、麻木、发凉及肢体无力[1]。笔者应用复方当归注射液配合天麻素注射液穴注位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63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43~72岁;糖尿病史10~23年,平均年龄(58.87±8.71)岁,周围神经病变(10.32±2.83)年。对照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44~71岁;糖尿病史10~24年,平均年龄(58.55±8.01)岁,周围神经病变(10.50±2.6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①依据1999 年WHO公布的诊断标准[2],确诊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3],排除心脑肾、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②主要表现为肢体皮肤对称性发凉,麻木,疼痛,袜套感,踩棉花感,乏力,感觉减退,诸症下肢更明显。③深浅感觉、膝跟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减弱或消失。
1.3治疗方法两组均予糖尿病饮食、运动疗法、药物降糖、营养神经及改善循环基础治疗。根据患者血糖水平予以降糖药或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在:FPG(空腹血糖)<8mmol/L,2h PG(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治疗组:予复方当归注射液(批号:081208 福建三爱药业有限公司)和天麻素注射液(批号:04640808 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穴位注射,取穴:上肢:曲池、外关;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均取双侧穴,每穴注入复方当归注射液250ul和天麻素注射液250ul,混合注射,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日,治疗3疗程观察疗效。对照组:予以复方当归注射液2ml和天麻素注射液2ml肌肉注射,混合注射,注射部位为臀大肌,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1日,治疗3疗程观察疗效。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4.1观察指标 观察疼痛、麻木、乏力等自觉症状,FPG、2hPG及膝跟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的灵敏度变化。
1.4.2疗效标准[4]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深浅感觉、膝跟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增强或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深浅感觉、膝跟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增强;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深浅感觉、膝跟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无变化。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的有效率为60.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PG与2hPG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对照组治疗后FPG与2hPG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治疗后FPG与2hPG水平,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FPG、2h PG比较 (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糖尿病属于中医学“消渴病”范畴,中医文献中并没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名,但中医文献中却有消渴病日久合并“手足麻木”、“腿膝枯细”的描述。由症状可以看出,它属于“痹症”、“痿症”,但从病因病机上看又不完全归属“痹症”、“痿症”。阴虚燥热是消渴的基本病机,消渴病日久,气血阴阳俱虚,气虚推动血行无力,久病入络,血运不畅,络脉瘀阻,不通则痛,故出现肢体疼痛,麻木,发凉,乏力,感觉减退,故临床中消渴病以气阴两虚兼有瘀血最为常见,治疗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FPG和2hPG一直是糖尿病诊断和血糖控制水平过程中重要的参考指标,患者FPG和2hPG控制在理想水平以下,对于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通过穴位注射复方当归、天麻素注射液对降低患者FPG和2hPG水平起到了辅助作用。复方当归注射液主要成分为当归、川芎和红花,红花、川芎辛散温通,具有活血行气、祛瘀止痛之功,善治气血凝滞之肢体疼痛;当归既能补血活血,又善止痛,三药合用,活血祛瘀,通络止痛。现代医学认为DNP的发病机制与代谢障碍、微血管损害、自身免疫功能、血流变学改变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减少等因素有关[5-6]。 天麻素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天麻素,天麻素具有镇静、镇痛、扩张血管、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抑制血小板聚集、耐缺氧、抗炎及神经保护作用[7],可明显提高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8]。穴位注射可使药物与穴位直接接触,使药物在穴位局部吸收,具有直达性、速效性、亲和性、归经性、趋病性作用,促成了穴位注射药物治疗的高效和速效[9],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39.
[2]中华医学会.临床治疗指南.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76.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M] .11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57.
[4]孙素红,张宏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归类及分析[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0(3)89.
[5] 卫重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2002,23(1):204.
[6] 刘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4,24(1):115.
[7] 张春宝,王大鹏.天麻加前列腺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8例分析[J].吉林医学,2004,25(6):64.
[8] 倪峰,林静瑜.穴位注射疗法作用机制探讨[J].中国针灸2003,23(10):609-611.
[9] 王惠贞,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6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5,45(11):52-53.
(收稿日期:2016.01.29)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7-01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