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德彰
归属感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又称“隶属感”)是指一个人对某事物或组织的从属感觉,是一种主观的个人感受。例如:一个对学校、公司有“归属感”的人,可能会对学校或公司有一种“家”的感觉,觉得自己是某学校或公司的一分子:相反,一个没有“归属感”的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在社会上只是一个匆匆过客(hurrying traveler),有终有一天会离开的感觉。“归属感”可以影响一个人对社会群体的忠诚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单位”一词用得很多,机关、企业、学校都称为“单位”,有时一个学校或企业的不同部门也称作“单位”,所以不能一概译为unit。Unit首要意思指计量“单位”。部队单位尚可用unit,而“工作单位”相当于workplace,可是说某),belongsto a workplace会显得很滑稽,所以还不如根据具体情况译为organization,government department,institution,company,factory,school等)、某个协会或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和寂寞感(loneliness),获得安全感。在群体内,成员可以与别人保持联系,获得友情与支持;成员间相互协调,团结一致。
随着房价飙升和工作流动性(mobility)增大,有一个固定的住所和稳定的工作成为一般人拥有“归属感”的两个基本条件。现在毕业的年轻人或刚开始工作的独生子女中最常见到这种心态,尤其在外时很想回家。
有人分析,“归属感”有两层含义:1、指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approve)与接纳(accept)时的一种感受:2、指心理上的安全感与落实感。这是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新弗洛伊德主义理论家)理论中的一个术语。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Maslow,1908-1970)早在1943年就提出过“人类需要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他认为,“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人的重要心理需要,只有满足了这一需要,人们才有可能“自我实现”。近年来,心理学家对“归属感”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普遍认为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lack passion/fervor),责任感(sense ofresponsibility)不强:社交圈子(social circle)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一般而言,青少年时期对人的“归属感”较强,中年时期“归属感”会转移到事业和家庭方面,到了老年时期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的“归属感”。“归属感”是一个属于文化心理的概念,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物或现象的认同程度和与之关联的密切程度。对于不同的对象,“归属感”的维度(dimension)往往是不同的。例如,对于居民小区的“归属感”,往往著重于舒适感、识别感、安全感、交流感、成就感:而城市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则可以从经济和物质等客观条件角度和社会、思想心理、文化观念方面进行分析。恋爱中的男女也同样需要“归属感”。有人只希望对方是属于自己的,对自己有所付出,这是一种占有欲;另外一些人,自己也愿意强烈回馈,同时只属于两个人,故而会有爱的誓言、盟约,会有嫉妒等反应:当一方感觉不到另一方的“归属感”或者感到另一方的“归属感”在别处时,那么也就意味着感情的结束。
“学校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 to a certainschool)的概念在教育和心理学领域已经提出几十年时间,指的是学生在学校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接受、尊重和支持的感觉,在学校生活和课堂活动中感觉自己是重要的一部分。有“学校归属感”的学生感觉到自己是班级或学校的重要一员、被他人接受、被他人认为有价值,与学校其他成员成为一个整体,是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学校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take pleasure in)参与学校活动。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depression)的危险。“归属感”低是一个人陷入抑郁的重要指标。
“企业归属感”是指员工经过在企业里一段时期的工作后,在思想、感情、心理上对企业产生的认同感(sense ofidentification)、公平感(sense of feeling equal)、安全感(senseof security)、价值感(sense of value)、工作使命感(sense ofmission)和成就感(sense of achievement/fulfillment),这些感觉最终内化为员工的企业归属感。“企业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gradual)、复杂的过程,形成后将促使员工将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相融合、相统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目标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为达成个人和企业的目标而不断强化自我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企业责任感的意义就在于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让员工将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做,最终会使企业经营目标和个人劳动目标同步实现。
“公司归属感”是奠定公司发展之基础。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商场搏击有输有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创业,走上了老板的道路。初始一言而决(make decision on one's words)的权威感和创造事业的成就感,足以让人心满意足,然而随着公司的业务逐渐走上正轨(get on the right track),他们却往往困扰于“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或“员工工作并不努力”。这些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足以拖慢公司前进的步伐,令他们辉煌的事业前景蒙上一层阴影。事实上,老板们想遍了各种奇招,无论是用物质激励,还是用精神上的赞赏,有的奏效,有的却沦为徒劳。
2001年-2011年间在Google担任CEO、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和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University)理事会的托管者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Schmidt,1955-)所著的《归属感》(2015)一书,从NLP(全称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神经语言程式学)角度重新诠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秘密。这本书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逻辑层次鲜明突出,目标读者群(targeted readership)明确,可操作性强(with high operability),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潜伏在我们头脑中的领导与“归属感”。《归属感》更关注领导力范畴中“如何做”的问题,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领导力技巧:自我技巧、关系技巧、战略性思维技巧以及系统性思维技巧(skill ofstrategic and systematic thinking),提供了系列领导力模板和相关才能,从领导角度描述了创造何种组织才能具备令人有“归属感”的潜力。该书指出,要使员工具有“归属感”,首先需要是在确定方向规划全局时,对“归属感”的考量。从描绘愿景(vision/prospect),到規划路线(roadmap),再到全面思考,在未曾进行实操和实地经营时,就可以开始建设“归属感”,重点在于“共同”,发挥自己和下属的主观能动性(subjective initiative),接着要设法增强员工的信念、整合沟通(concordance and communication),在公司经营过程中要细水长流(plan on a long-term basis),随时进行“微调”的磨合(grinding-in through fine tuning)。
从某种意义上说,治企犹如治国,必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者并重,所谓“归属感”培养,颇有爱国教育的几分神韵(romantic charm)。只有员工将公司当作自己的家、自己的事业,愿意为之奋斗,不愿其受到一丝一毫损害的时候,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待到每位员工都对公司有极强“归属感”的时候,公司管理也就水到渠成,无须刻意去做什么了。老子所谓“无为而治”(govern by non-action),大概也就是如此了。此书一面世便受到热烈追捧,尤其得到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们的推崇和认同。
经过近30年的高速成长,中国企业进入了全面转型升级(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时期。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塑,要求企业管理者回归到企业的基本面:企业创新,包括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管理和人力绩效(performance of the staff)管理。
不少人参加了“归属感”如何翻译的讨论。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sense of belonging(有人提出sense of belongingness:有人提出用sense of identification,不过译成中文应该是“认同感”,和“归属感”有相同之处:有人提出attachment,commitment,loyalty,feeling at home等诸多不同说法,这些词语在意思上表达出“归属感”某个方面的意义,不过作为术语,还是统一用sense of belonging为好;也有人提出可用perception of affiliation,但affiliation强调“附属关系”,会使人感到不平等甚至羞辱的意思:有人甚至造了homefelt一词,笔者认为“归属感”不是我国特有的事物或现象,国外已有固定的说法,不宜造新词。
文化自信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时他曾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sel-confidence in culture),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引经据典,表现出他对中国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自信,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下面是习近平主席在一些外交场合讲话中引用的传统文化典故。
1.2015年3月28日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Boao Forumfor Asia)年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It is only natural that thingsunder the sun should vary.)典出:《孟子》(Mencius)。习主席原话:中国古代思想家孟子说过:“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同文明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2.2015年9月3日习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A man is rarely not endowedwith a virtuous nature at birth.but scarcely could anyonekeep it all his life.)典出:《诗经》(The Book of Poetry)。习主席原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3.2015年9月22日习主席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发表的演讲中引用了四则典故。
(1)“法者,治之端也。”(Law is the beginning ofpolitics.)典出:《荀子》(Xun Zi)。习主席原话:中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者,治之端也。”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推动司法公信力(judicialcredibility)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中国在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将公平对待外国机构和企业。我们愿同美方就法治问题开展交流,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2)“国虽大,好战必亡。”(Though large,a state willfall if it likes to launch wars.)典出:《司马法》(Sima Fa)。习主席原话:中国人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真理。中国历来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我愿在此重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China will never seek hegemony norexpansion.)
(3)“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To make a decision,one must learn from past experiences,consider future possibilities,and refer to usual situations.):典出:《鬼谷子》(Guiguzi)。习主席原话:如何在新起点上推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答案就是要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中国古人说:“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4)“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The sun and the moonshine with different luminosity to suit the day and the night,)典出:唐代孟郊《答姚怤见寄》(“Reply to Yao Fu's Letter”,by Meng Jiao ofthe Tang Dynasty)。习主席原话:“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中美两国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难免,关键是如何管控。最关键的是双方应该相互尊重、求同存异(seek common ground while reservingdifferences),采取建设性方式增进理解、扩大共识,努力把矛盾点转化为合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