淬炼贵州人文精神

2016-05-17 05:46
当代贵州 2016年14期
关键词:王守仁银山金山

文化,民族的根。精神,民族的魂。人文精神,民族的根与魂。传统,民族的本。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作为“贵州人文精神”,再好不过。但关键是在贵州人中如何淬炼,积聚,蔚然成风,真正成为贵州的民气民风民魂、精气神?

“天人合一”,就要求有经天纬地的胸怀和气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知行合一”,就要求能不畏艰难困苦,奋斗永不止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人合一”的概念最早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儒家思想家董仲舒发展为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和扩展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为什么贵州要特别强调以此作为自己的人文精神?

因为,贵州要后来居上,就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促进绿色发展,用好绿色资本。“天人合一”对贵州的发展,在今天更有一层特殊的意义。

记得1960年周恩来总理在贵阳对千余干部的讲话,他把“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丰富”作为贵州后来居上的自然条件基础和“绿色资本”来看待了。

今天,习近平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这就挑明了,“绿色”也是“资本”,是比“金山银山”更重要、宝贵的资本。

贵州,是中国最不发达的省份之一。但君子人穷志气不穷,贵州人毕竟也姓“贵”!今天看来,这个“贵”,就贵在有丰富的“绿色资本”。这个“志”也不是提虚劲。凭什么“后来居上”?就凭“绿色资本”,就凭保护好、使用好,且不断扩大这个“绿色资本”。

贵州要上,当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不能掉队。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贵州只要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就可以靠自己的贡献,为全面小康加分;贵州要上,当然还要有世界眼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是人类发展不可抗拒的规律。贵州后来居上,是循着规律在走。

无论怎么看,无论与谁比,无论走多远,无论说多近,“绿色资本”,正是今天贵州弯道取直、后来居上之本!

“绿色资本”天然,却无价,它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人民群众的期盼。贵州要用好“绿色资本”,踏着已走出的“生态建设、开发扶贫”的步伐,锲而不舍地努力,以山幽、林茂、水清、气净、景美的生态健康人居环境,为可持续发展拓展更大的空间。

贵州以“天人合一”为自己的人文精神,有宏大的气象,有实在的目标。如《易经》所说,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贵州有志,万物竟成。

天高地远,难在务实。天荒地老,最忌空谈。奇了,也在贵州,史上就有圣贤,专门研究如何落实,提出“知行合一”。

十六世纪初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贵州是“知行合一”说的发源地,当然有资格把“知行合一”作为自己特有的人文精神。

在王守仁看来,所谓“知行合一”,“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但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还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理。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毛泽东《实践论》)这是今天我们倡导的“知行合一”的真谛。贵州以此为自己特有的人文精神,为兴黔富民,为后来居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一代又一代地努力。强调实践,重在实干。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作者系十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王守仁银山金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致课堂教学设计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王守仁的“胆小”
王守仁的“胆小”
书生惹上锦衣卫
疯狂的传单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