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开展

2016-05-16 08:14孟小亚
大观 2016年4期
关键词:针对性融合

孟小亚

摘要:教育的真谛是教书育人,以往的教育观念重教书、轻育人,而随着教育的发展,特别是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要通过阅读、理解、搜集材料等方式将文章中人物的优秀思想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要及时捕捉最佳时机,准确把握德育教育的力度,把握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与学生思想品德的切合度,做到“教书”与“育人”两手抓,实现智育与德育的统一。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

关键词:德育为先;针对性;融合;年龄特点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育的灵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附加任务。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使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融为一体,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能力外,更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本身发展的要求,失去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只能是劳而无功,教学也变得毫无意义。那么,如何有效融合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呢?下边谈谈我的几点拙见:

一、树立德育为先的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把它视为额外附加的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我们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并贯穿于教学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的职责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通过语文教学,使学生受到社会主义优秀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学生们的爱国情感。

二、依据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

与语文知识教学一样,德育教育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只有准确地掌握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特征,才能更好地进行寓德育于教育中的教学活动。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少年儿童。他们年龄小、社会生活经验少,对于是非缺乏准确的判断;他们贪玩、好动,对任何事物都十分好奇;他们喜欢得到别人的注意,遇事又争强好胜。这些特征既是孩子们的优点,也是缺点。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结合学生的自身条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传统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国家,从小懂得做人的道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要充分将德育教育融合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我们要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一山一水、一人一物等,加深对伟大祖国的了解,深化对祖国文化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在挖掘教材中德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时代新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归纳分类,突出德育主题。小学语文中的每篇课文都有其语言文字的教学目的和思想内容的教育目的,只有理清教材内容,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才能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做到有的放矢,这是在语文教学中做好德育教育的关键所在。

(二)要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设计德育教育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辩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洗礼。这样,学生才会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爱国热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做到德育教育有阶段、有顺序。

(三)德育教育应落到语文教学的实处。文章是作者反复推敲的结果,字字句句隐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小学语文中的每篇文章亦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在透彻地熟悉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词、句、段等方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在教学中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彻底剖析文章的思想,才能让学生体会出作者的精神内涵。首先,在“字词”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字词是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是文章的关键,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准确的引导,使学生了解词语的本身意义和在文章中的引申意义,从而发展对全文的正确理解。其次,在“语句”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文章的重点句子可以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中注意深入引导,只有真正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才能使学生从一个句子的学习中感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最后,在“文章段落”教学中贯穿德育教育。文章的重点段落能体现作者的写作目的,教学时必须积极引导学生深切理解和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作者的思想感情中得到启示和教育,从而达到教育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双重目的。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作,是一个传授祖国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心灵净化的过程,其教育思想有异于品德课程,它是间接地蕴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之中的,是在对文章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和感知的。它与教师的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学生的感悟、体验、实践有着紧密的关系,是新时代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实践工作中,我们要深挖文章中的思想教育点,研究透学生,无声地将思想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有机地将品德培养与语文知识训练进行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针对性融合
美劳与共融合绽放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眼底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针对性护理应用于心肌梗死急诊护理中的临床分析
针对性护理对门急诊输液室护理安全隐患的影响
刚柔并济
多彩融合
破次元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