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土布、丝织品进口到纺织品出口
——18至19世纪美国对华贸易结构变迁的历史研究

2016-05-16 12:11许晓冬
关键词:贸易结构丝织品土布

许晓冬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34)



从土布、丝织品进口到纺织品出口
——18至19世纪美国对华贸易结构变迁的历史研究

许晓冬

(大连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辽宁大连116034)

摘要:18至19世纪中国与西方贸易结构发生着巨大的调整,其中中美纺织品贸易结构的变迁最具代表性。以两次鸦片战争为界,中美贸易结构的调整分为三个时期,中国土布、纺织品的出口从繁荣、调整走向衰落。美国从到处搜寻中国感兴趣的商品以便于交换土布、丝织品的被动买家变成市场的主宰者,中国逐渐从传统商品的出口市场变成进口市场,中国的生产与销售逐渐由美国的工业资本与需求所控制。中美贸易结构与贸易平衡在经济全球化制衡中被打破。

关键词:中美;贸易结构;土布;丝织品;纺织品

1784年,美国第一艘商船来华,名为“中国皇后”号,自此打通了北美洲与亚洲古老国家的商业往来。美国一直以来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国家,对外交往受制于人,在独立后的第二年,便开拓了东方的航线,并陆续增加与中国的商业往来。19世纪初,美国对华贸易的总额已经取代了欧洲国家对华的贸易地位,仅次于英国。虽然贸易总额在逐年攀升,但大量的贸易逆差让美国不得不考虑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

一、 1784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是土布、丝织品的主要买家

(一)土布

土布是广州中西贸易的重要商品,在19世纪早期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出口的土布也称为“南京布”(Nankeens,即紫花布),虽然冠以“南京”两字,但实际上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生产。在江南地区的松江府、苏州府、太仓州、海门厅、通州等处历史地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土布集中产区,苏松一带的棉布成为“衣被天下”的名品。这种布分为白色、棕色、蓝色三种。由于价格低廉、经久耐用,为欧洲和英国的任何棉布所不及。这种面料在英国曾经风靡一时,今天在伦敦博物院看到的19世纪30年代英国绅士的时髦服装正是中国的杭绸衬衫与紫花布的裤子。

中国土布的外销历史悠久,早在16世纪后期,就有了中国土布远销南洋群岛、日本等国。18世纪30年代,中国土布首次由英国东印度公司远销英国。50年代以后,西班牙、荷兰、法国、瑞典、丹麦等欧洲国家也开始行销中国土布。北美大陆在美国独立之前就有土布输入,到19世纪初美国已成为中国土布在国外的最大主顾。当时有一个美国资产阶级学者曾说过,“十八世纪乃至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棉布的对外贸易,正和其后的情形相反。土布从中国流向西方,供给我们祖先以衣料”[1]31。美国商人不仅将土布行销到美国,也运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记录“美国人用现款大量购买土布,公开在欧洲南部出卖,并非法地在西印度群岛销售,无疑是有利可图的,否则他们就会停止这种贸易了”[2]。

19世纪20年代以前美国纺织工业弱小,只能以棉花来交换质地坚牢的中国土布。1826年以前,美国是中国土布的头号买主。[3]1784—1840年,美国进口中国棉布最多的年份是1819年,土布的进口额为133万余元,占总进口的16.3%(见表1)。而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载,英国、美国、丹麦、荷兰、瑞典、法国、西班牙等国在19世纪前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年均达100万匹以上,最高峰同样出现在1819年,出口总量为330多万匹。在广州对欧美海上贸易的统计中,土布在茶叶、生丝与丝绸之后位居第三的地位。

表11784—1845年输美丝织品、土布在输美贸易中的比重

银元

美国虽然在购买茶叶和生丝方面落后于英国,但它对土布的购买(除个别年份外)却超出英国。对于已经与中国贸易百年的英国来说,美国后来居上。自1786至1833年,有4年采购的土布超过百万匹,分别是1798年153.0万匹,1804年123.5万匹,1819年293.2万匹,1821年132.4万匹,分别是同年英国进口量的4.6倍、3.1倍、6.9倍、2.4倍。美国占总量的58.4%,英国占34.7%,而其他国家仅占6.9%的出口比重。美国与英国几乎垄断了中国土布的出口贸易(见表2)。

随着欧洲工业革命,大机器对手工业的替代,美国纺织业兴起,1833年后,中国输出的土布在大量减少,出口到美国的不足1%。在鸦片战争期间,出口到美国的土布仅占0.01%,1845年,出口美国的土布仅有1064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纺织工业发达的英国来说,中国土布出口的困境早在19世纪初就已经出现了。1812年,在东印度公司的记录上曾有这样描述,“委托试销的印花布价值4774镑,没有销路——花样不适合市场需求,而质量不值得公司推荐”,“公司购入这种货物是上等的,而且常常是预付货款,但销售的结果是不能令人满意的”[4]。1825年后,英国东印度公司支出的土布已经减少并在30年代停止了。

1831年之前,中国在棉纺织品贸易中始终保持出超的位置,只是出超量在与日俱减,直到1831年变为入超。这种入超在之后变成了一种常态。这是因为19世纪20年代后期,英国的棉布生产普遍使用机器,曼彻斯特的棉布终于在中国站稳了脚跟,英制的棉花布在广州成为有利可图的商品。风水轮流转,到鸦片战争时期,已经不再是中国土布出口到欧美国家,而是欧美的洋布输华了。

表2广州土布出口统计(1786—1833年)

在封建社会的后期,中国的棉纺织业遭受到了来自欧美机器制造业带来的摧折,从而改变了封建手工业发展的原有路径。那么在封建经济制度下,中国如何保证生产相当数量并品质上乘、价值低廉的棉织品呢?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农业生产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小农经济下,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对于传统中国来说是一种集约的生产方式。《Three Years Wandering in China》的作者Robert Fortuane1844年在上海曾看到如下的情景:“各小农户,各乡居人家,都保留自家田地所产棉花的一部分以备家用。古时所习见而今日已被机器所代替的纺车和小手织机,遍布此地各乡村,随处可见。此等织机,都由妻女操作,有时不能做田野工作的老夫幼童也帮助工作。如果家庭人口多,且善于生产,除自家使用外,还能余布很多,便将剩余布匹送至上海或近郊市镇出售”[5],“其售价之高出原料成本者亦微乎其微”[1]35。在这种耕织相结合的小农经济体中,手工棉纺织事业是在农户家内部完成其全部生产工序的,从纺纱到织布,甚至连种棉、轧花、弹花,乃至各种生产工具的制造也包括在内,这一串生产工作全部由家庭成员来完成。这里没有劳动报酬,没有雇主与佣工,各种工具、消费的原料、成品及工作场所全部是生产者所有,无须依赖外人。正如马克思曾引述的一段话描述福建农家的工业生产布匹的情况,指出这种农家手工业生产的“生产者所用的成本只有原材料的价值”,“他生产这样的布匹,除原料的成本外,简直不费分文。他是在自己的家里与自己的妻女一同生产这种布匹,既不要额外的劳力,也不费时间”。[6]中国家庭内部的分工协作关系并不排斥商品的流通,而且从其内部就产生了商品化的必然性。这种生产模式已经形成了抗衡规模经济的一种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安排下产品的生产成本远小于具有诱惑力的洋布。中国小农经济与家庭制造业的联合、农民与手工业者一体的生产方式形成了对资本主义机器生产的有力抵抗。

(二)丝织品

中国的蚕丝事业发展历史悠久,宋代江南地区成为全国丝绸的重要产区,丝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明清时期,丝织业发展迅速,全国形成了多个著名的蚕丝生产基地。其中太湖流域是丝与丝绸的重要产区,尤以浙江的杭州、嘉兴府、太湖为中心。除浙江外,江苏苏州和南京(江宁)等地的蚕丝生产和丝织也相当发达。苏州出产的“绫、锦、丝、纱、罗、绢……比屋皆工织作,转贸四方”,“商贾载之遍天下”。[7]93此外,珠江三角洲成为仅次于长江三角洲的蚕丝生产基地,这为广州的生丝与丝绸的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并使广州在一口通商后成为丝绸出口最大的地区。明清时期外销的丝织品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绸、缎、绫、纱、绢、罗、丝、绒八大类,近60个品种。

丝绸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外销产品,精致的丝织品早在汉代就已经蜚声海外。自16世纪60年代,生丝就已经作为原料外销了,菲律宾的西班牙人从中国把生丝运到南美的秘鲁、墨西哥,再转到欧洲。随着欧美商人进入中国,中国生丝开始销往欧洲及美洲各殖民地。至17世纪初,中国生丝在欧洲市场上的行情极负盛名。贩运中国丝织品的利润至少为100%,西方殖民者竞相从中国购买生丝、丝绸,贩运欧洲获取巨额财富。之后几百年间,中国的生丝以其丝质华丽、色白成为中国对海外输出的主要商品之一。

18世纪20年代之前的个别年份,丝与丝绸的出口是占据首位的,它的重要性也超过了茶叶,成为美国输入本国的首要商品。1824年之后,丝与丝绸的出口价值始终低于茶叶,但一直是重要的出口商品。中国出口生丝与丝织品主要以英国与美国为主。至道光十年(1830年)广州出口的生丝达到708 300斤,其中南京丝337 300斤,广东丝368 000斤。生丝的出口中英国东印度公司占第一位。1785—1799年,每年平均出口生丝2169担,而美国同时期仅为年均115担。进入19世纪,美国生丝的采购量也远低于英国,1823—1832年的10年中,美国平均每年的生丝采购量为240担,是英国的1/25(见表3)。英国生丝进口远超美国主要是因为英国产业革命对丝织原材料需求旺盛,以至于英国首相迈尔本说:“没有生丝,我们这一门极重要的、迅速增长着的制造业将大大地瘫痪了。”[7]99这使得生丝对英国的出口格外重要,而成品的出口则相对少很多。

表3美国与英国生丝、丝织品进口比较

相比生丝进口的落后局面,美国在丝织品采购中独领风骚。1819年至1835年,生丝与丝绸年均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35%(见表1)。在1819、1822、1823年这几年中,生丝与丝绸的进口超过茶叶,在美国进口的商品目录中占第一位。在之后的几年中,美国在中国订购的丝织品都远超英国(见表3)。但在1830年后,由于美国纺织工业的兴起以及日本生丝的竞争,美国市场中的中国丝绸优势逐渐丧失。1836年,输美的丝织品仅占美国进口总额的3.3%,其后的十余年,平均比重在16%以下。19世纪中期后,除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还维持着对中国丝、丝绸的传统贸易外,欧美国家已基本上停止了中国丝与丝织品的进口。

二、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最重要的市场

19世纪50年代,在美国国产产品对华出口中,棉织品所占的位置远远超过其他商品。如表4[8]117所示,1850—1853年,输华棉布占美国输华总额的近90%,并且占美国对所有国家输出棉布总额的1/3,其数量仅次于鸦片的输入[8]116。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出口最主要的市场。1858年,美国棉布对华出口量为17 780 700码,1859年就快速增长到30 264 900码。1860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布匹(包括描绘的、印花的和染色的)值591 185美元,白布与蔴布值262 424美元,其他棉织品值3 043 753美元,所有棉织品总值是3 897 362美元,占当年对华出口比重54%(见表5[9]653)。从这时期起,美国棉织品在中国市场一直呈上升趋势,直到20世纪初才被日本所取代。棉织品对中国出口的增加除了中美两国技术与生产方式的差距外,还受到《望厦条约》后新关税的影响,更重要一点就是支付手段上的考虑。美国商人即使不能在棉布销售中获得利益,也要比开伦敦汇票作为支付中国茶叶的手段来得便宜,因此,美国棉织品对华输出的增加是显著的。

表4美国输华棉布统计(1850—1853年)

表5 1860年美国国内对华商品输出项目

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对华出口的项目中主要包括毛织品、棉制品、五金、毛皮、棉花、鸦片、胡椒、锡、檀香木、白银等。到了60年代,商品的出口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除了棉制品、五金、金银等传统项目被保留外,其他商品已经由肉食、面粉、医药、煤、烟草等更多生活消费品所替代。五六十年代美国对华出口商品结构是对早期出口结构的革命性调整,它颠覆了前50年中美贸易的传统结构,开创了美国本国商品对华出口的最大比例,既是工业革命的结果,也是遵循对华贸易的客观规律。这一商品结构也是未来50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结构的过渡。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至19世纪末:中国成为美国纺织品的出口市场

这一时期,中美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许多在今后成为双边贸易主要品种的商品出现在其中。茶与生丝作为传统商品依然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名单中出现,茶叶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数量与价值已经大大减少,而一些新的商品如帽子材料、化工产品、植物油、羊毛、糖等一个接一个进入到名单中。在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名单中除了棉制品外,还增加了烟草与矿物油。中国的进出口商品日益由美国资本的需要来决定,中国逐渐成为美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从表6[10]的商品结构的变化可知,这个阶段是中美贸易经历百年后的过渡。

美国的输华商品中工业品增长很快,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棉布和煤油。棉布主要是以粗棉布与斜纹布居首位。主要市场是牛庄、天津、南京。美国的这些斜纹布似乎特别适合中国人的需要,加染以后,在中下层人民中销量非常大,这种布较厚实,是以较粗的棉纱织成的,对于多数从事于农业、手工业的劳动阶层家庭来说耐用性强。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棉布向中国出口的数量是不稳定的,但在1870年后的20余年中,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布匹逐年增加,80年代,美国向中国出口的粗布和粗斜纹布几乎占到中国全部进口洋布的2/3。仅斜纹布1876年出口数量为290 460匹,1877年为425 552匹,1878年降至185 385匹,至1879年再度上升为299 364匹,1880年为486 059匹。[9]1148美国布匹在中国市场上日益增强的竞争力,使得英国棉布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表7[9]1145-1153统计了1881—1894年英国与美国粗布、粗斜纹布、细斜纹布三种商品的数据,美国粗布在1891年创出最高对华出口量200.85万匹,是1880年前的3~4倍,最高时占中国进口粗布的近70%(见表8[11])。英国的粗布对华输出量远不及美国,但1887年有所突增,可能的原因是英国最大的纺织品工业基地兰开厦努力复制美国粗布的结果,并由此在1888年粗布有了更大的增加,达1 039 642匹,但由于中国市场进口量实际上已经过多,引起了1889年的严重反应,在这一年英、美粗布的对华出口均大量减少,但直到19世纪末,棉布在中国的出口还是以增长为主态势。

表61870—1890年美国对华贸易主要商品结构

千美元

表7 美国、英国粗布、粗斜纹布、细斜纹布对华输出量(1881—1894年)

表8 美国、英国三种棉布出口比重

%

除了粗棉布外,美国在粗斜纹布的销售中也很从容地占据了优势,1892年,美国的粗斜纹布占中国进口总量的82.5%。关于新兴的工业国美国为何能在棉织品领域超越英国,甚至于美国的斜纹棉的价格高于英国同类商品40%的条件下,依然可将英国的棉布排挤出市场,有几个原因值得思考。

第一,美国的棉制品在质量上优于英国同行。美国棉布在纯净、耐久及保暖方面,无可否认是优于英国棉布的,其质量得到了中国消费者的赞许,在售价上略高于英国布。而英国棉布比美国棉布和中国土布要便宜得多,但因质量恶劣,结果很不经济。英国棉布之所以遭市场厌恶,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过度上浆。一般上浆的程度是全部重量的30%,而粗斜纹布的上浆占到总重量的40%,“英国14磅粗斜纹布的质量已逐渐下降,在许多场合已降低到破布那样的程度”[9]1149,而美国的粗斜纹布完全没有掺杂质。英国制造商的浆料先是用淀粉,或者用类似的植物质料,后来发现这些东西在布匹裹面会寄生象鼻虫及其他类似的害虫,于是改用一种白黏土,虽不生虫,但腐蚀布匹。中国人对所谓品质低劣的曼彻斯特的喜爱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英国布匹供丧葬之用,以及被面、棉衣裹或需要大量的布匹作临时之用。随着不上浆棉布的推广,英国也在适应这一趋势,从19世纪最后几年的统计数据看,英国有赶上美国的趋势。

第二,美国在粗棉布方面与英国竞争获胜的理由应该从人工与原材料两方面考虑。生产棉制品,最重要的成本是人工与原材料成本,因为原材料产于美国,在原材料多于人工的布匹生产中,美国的成本是低廉的。一般认为每匹重12磅的棉布是竞争的分界线,重量12磅以上的棉布,美国的制造商能够胜过英国,劳动力比起原料来,比重较小。但英国兰开厦的情况正相反,生产效率高但原材料价格昂贵。而12磅以下的棉布,美国就不可能与英国竞争。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美国在粗布及粗斜纹布方面的出口优于英国,而细斜纹布的出口中所占比重较小的事实。

第三,传统偏好让市场选择了美国。中国人之所以一贯喜爱美国的斜纹布和粗布,也许与此类货物在市场上有悠久的历史有关系,质量可靠并且品牌与商标也已驰名中外,相对较保守又传统的中国人很忠诚于美国棉布,他们情愿出较高的价钱买它,也不买一个新牌子,看来仅仅价格低廉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重要的优点。

四、结语

“中国皇后”号来华奠定了1840年之前中美贸易发展的基调:民间平等的商务关系。这一时期中美贸易发展最显著的特点是中国商品对美国人的吸引力远远超过美国货对中国人的吸引力,反映在商品结构上便是中国传统商品茶叶、生丝、土布的大量出口及大量顺差。对于美国而言,工业化尚未成熟,对中国的出口商品的变动频率非常强,有价值的本国商品有限,美国不得不通过三角贸易获得大量银元抵消进口,直到鸦片逐渐替代白银为止。这一时期,美国对华贸易的结构较为被动。鸦片战争后,中美商品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许多在今后成为双边贸易主要品种的商品出现在其中。土布、生丝、丝绸等作为传统商品依然在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名单中出现,但数量与价值已经大大减少,这种衰落的趋势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中国从纺织品的卖方转变为买方。中美贸易结构出现的本质的变化与中国的经济、政治形势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是封建制度妥协于资本主义制度最好的例证,也是重商主义向自由市场竞争条件下贸易结构的最优安排。

参考文献:

[1]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2]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1635—1834):第三卷[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179.

[3]陶文钊.中美关系史话[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9.

[4]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三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177.

[5]FORTUNE R. Three years’ wanderings in the northern provinces of China[M]. London: John Murray, 1847: 251-25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

[7]张晓宁.天子南库——清前期广州制度下的中西贸易[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9.

[8]卿汝楫.美国侵略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9]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0]潘序伦.美国对华贸易史(1784—1923)[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3:24.

[1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201.

中图分类号:F757.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031(2016)01-0017-07

作者简介:许晓冬(1978-),女,博士,副教授;E-mail:gjmy2046@sina.com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联课题(2014lslhzkt-03)

收稿日期:2015-09-14

猜你喜欢
贸易结构丝织品土布
三民文化村里的土布博物馆
清代寺庙用丝织品种类、用途略论——以布达拉宫丝织品为例
唤醒沉睡的民间技艺——浅谈土布发展现状与未来
“一带一路”下陕西地域文化丝织品图案设计
明封光禄大夫左府督缎幡的保护修复
缂丝传统纺织技艺
夹缝中求发展:高阳商会与土布运销
土布不『土』
浅谈中韩贸易与东亚经济一体化
浅析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