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乐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筑所,北京 100013)
优秀的景观设计一直是地产项目的一大卖点,而养老地产不同于普通的地产项目,业主主要为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针对这一人群,根据其特点与需求,景观的设计应区别于普通的地产项目,而更加适宜老年人的观赏使用。
老年人体能下降、行动力缓慢,对新事物辨识认知能力差,这些特点决定他们对于室外景观的使用有着专属的需求。
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场所基本为住所周边的区域范围,活动对象基本也为固定的邻居朋友,熟悉的场所以及人群会给人带来安全感。老年人的室外活动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活动主要为聊天、冥想、打牌、晒太阳等;动态活动主要有散步、打太极、门球、跳舞、健身等,这一类的活动需要专门的活动场地。老年人对室外的景观设计的功能性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可以主要概况为以下几个方面。
2.1.1 健身保健
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年纪增大,各项身体机能开始下降,更加注重体育锻炼。而老年人的活动与年轻人大不相同,因此活动场地的设置要平坦,可达性要强,器械小品等设置也要适合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并且充分考虑无障碍的设计。此外,在供老年人休憩停留的地方,要充分考虑日照,为老年人提供晒太阳的场所。
2.1.2 沟通交流
很多老年人因子女成年后离去不在身边,会感到孤独寂寞,抑或是失去伴侣的老人,都需要与人倾诉谈心。此外,年龄近花甲古稀者,对待人生的态度和看法也会随着时间积累沉淀,或者会有很多困惑需要跟人交流。因此,老年人需要有供他们沟通交流的环境,可私密也可半私密,可单独设置也可与其他功能结合设置。
跟骨骨折术中应全层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直达跟骨外壁骨膜,避免钝性剥离皮瓣等软组织结构,避免使用电刀,禁止粗暴操作是防止切口坏死的关键[3],以“No-touch”技术维持皮瓣牵开,最大程度地保护软组织及其皮瓣的血供,防止坏死的发生。同时,尽可能地缩短止血带使用时间及手术时间,避免反复折叠牵引皮瓣[4]。而且,术中还需要充分止血,放置引流物,充分引流。即便如此,跟骨骨折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仍高达25%[5]。分析原因,跟骨骨折的发生多为高能量损伤导致,伴随跟骨周围软组织的挫伤,加上手术本身的创面,进一步导致了足跟部周围皮瓣的缺血,甚至是血供中断,产生切口皮肤坏死[6]。
2.1.3 兴趣活动
老年人在退休之后会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参加,例如种植花草蔬菜、垂钓、欣赏戏曲等等。我们在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一些特殊需求,设置一些特殊的空间场所。
2.1.4 休闲享乐
养老社区的景观设计细节越能做到人性化设计越是会满足舒适享受的原则,景观的舒适程度要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进行设计,做到人性化和无障碍设计,室外的景观花园与室内形成视觉上的衔接,让老人在室内也能欣赏到室外的美景。注重植物的设计搭配,改善促进局部的小气候,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自然的享受空间。[1]
对于室外活动,老年人有特殊的心理需求,例如她们希望是在一个安全的环境活动,并且自己有积极参与活动的渴望。因此,针对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景观也应做出相应的设计。
2.2.1 首要安全
老年人不同于年轻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外界环境潜在的不安定因素更容易激发他们的惶恐。当他们在室外活动时,不确定因素很多,老年人对于不熟悉的环境会产生不信任感。所以,景观设计应尽量避免这种状况,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一种让他们有安全感的空间,当发生意外,能够很快地得到别人的帮助。因此,各类活动空间要做到开敞,相应地也要做好应急呼救系统。此外,园路两旁可以间接性的多设置栏杆扶手,夜间照明要保证老年人的外出安全,在很多方面可以使老年人感到更加安心。
2.2.2 注重参与
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个群体,需要体现自我价值,需要社会的认可,而不希望被社会当做“无用”的人。如何体现老年人的自我价值,满足其“老有所为”的价值观,可以组织各种各样的社区活动,组织各种竞赛,鼓励老年人参与进来,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老年人的心情才能更加豁达,感觉到被需要,从而体现自我价值,而景观设计需要为这些活动提供场所。活动的组织设计,应遵从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例如书画艺术比赛、歌舞比赛等,通过竞赛的形式,将老年人带到社区活动中;另外,如今食品安全问题让很多人产生困扰,很多市民希望自己种植日常蔬菜瓜果等,因此可以专门为老年人设计农场农田,不但可以使老年人积极参与到劳动中,还可以相互帮助,体会生活的乐趣。[2]
2.2.3 力求方便
老年人喜欢在自己的住所周边,可达性强、方便的空间场所活动。在景观设计中,我们应处处考虑老年人使用的方便性,主路的设计应尽量避免曲折迂回,小品设施的尺度更应符合老年人的使用尺度,由于老年人细胞等方面生理的变化,很多身体机能部分(内部和外部)会产生一些萎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身高。具权威医学资料指出,人类在28-30 岁时身高最高,35 岁以后开始逐渐缩减。一般老年人身高会比自己年轻时降低2.5%-3.0 %,个别女性最大可能缩减达6 %。所以我们必须要了解老年人的人体尺度,只有准确了解了老年人人体尺度,才能更细致具体设计出适合老年人的景观。[3]
坐轮椅的老年妇女人体尺度
根据老年人的特点,我们对景观设计的需求总结以下四点设计原则:
安全便捷是养老地产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更是为了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年纪大的人反应速度以及行动都不如以前,因此需要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空间环境。要想给老年人带来安全感的环境,我们设计时应满足以下几点:一是空间尺度上的安全感。私密空间既能给老年人有不被打扰的感觉,同时又不至于密闭,并且在视觉上有景可赏;活动空间则需要开敞,这样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二是在材质选择的安全感。我们更要考虑老年人的安全需求,不在室外铺装使用过多的大理石,防止雨雪天气湿滑;铺地材料要平整,不适用凸起过多的材质。三是室外照明及标识系统要醒目。室外景观照明应满足老年人的夜间出行需求,要考虑到老年人夜间的视觉障碍。标识系统的设计也要考虑到老年人的视力,做到标识明确,识别度高。四是要尽量做到人车分流,确保园区步行交通的安全,可根据条件为老年人提供电动车方便出行。
养老地产,服务对象自然以老年人为主,在充分了解老年人对室外景观的各种需求之后,设计的大方向就是适老为老,专门为老年人打造适合他们的室外空间。从各种园林要素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年轻人会喜欢抽象的、标新立异的东西,而老年人则更容易接受传统的、规整的设计;色彩上或许年轻人喜欢很酷的黑白灰,老年人则喜欢暖色系,色彩明快的颜色等等。
老年人喜欢自然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能减轻老年人的负面情绪。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手法讲究师法自然,因此崇尚自然、模仿自然是我们设计应该做的。身处美景中,也能转移老年人的注意力,摆脱消极的想法,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同时,小区的自然环境、绿地率同样是一个小区的档次与品质的体现。
细节决定成败,针对老年人的设计,更应认真考虑各种细节问题。只有细节做的到位,才能确保老年人的安全,同时也能体现设计的品质。例如,道路系统要清晰,各级道路铺装明显区分,游步道可间距60 米左右在路旁设置座椅,每隔几十米设置扶手,方便老年人休息停靠。在各个活动场地安放应急呼救设施,标识系统要明确,指示牌文字要醒目。完善园内各处室外的无障碍设计。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园林设计要素,来表现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景观,作为养老地产项目的适老特色。
道路的设计要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并且保证消防车与救护车的通行。道路系统要明确,各级道路铺装要区分开,主路成环,小路、游步道可蜿蜒迂回。道路要做到宽敞平坦,保证无障碍通行。材料选择要避免凹凸不平以及容易湿滑的材料。对于有台阶的地方,要搭配设置坡道和扶手。游步道的步行半径控制在200-300 米之间,尽量避免产生过长步行距离,以免让人产生厌倦感。此外,考虑到老年人的体力,每隔60-80 米设置休息座椅。
景观植物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搭配适宜,做到四季皆有景,根据不同植物观赏特性的不同,合理配植。从观赏性来说,老年人视力欠佳,观赏性的植物尽量选择花大叶大的,便于老年人的观赏。并且多选用常绿植物,避免冬季过于寂寥引起伤感。此外,很多植物具有良好的寓意,例如松柏象征长寿,石榴象征多福,月季象征美好,莲象征纯洁,“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等,可以多选用这些有吉祥寓意的植物,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从健康上来说,老年人抵抗力较差,在植物的选择上应多选抗污染的树种,例如白皮松、银杏、水杉、旱柳、桂花、广玉兰等等。此外,很多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这类植物也可以选择多种植,辅助养生,例如檀香、木薯、车前草、香茅、紫苏、枇杷等等。另外,有些植物的根茎或全株都有毒,应禁止使用这样的植物,例如夹竹桃、文殊兰、凤仙花、相思豆、南天竹、曼陀罗等等,避免老年人误食植物的果实或者被茎叶划伤;同时,植茎或叶带刺的植物容易给老年人带来伤害,在人可以轻易触碰的地方避免种植。
联合国《维也纳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宣言》指出:“老人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应予以充分肯定——对其回报应视为一项持久性的投资。”[4]养老问题将是今后我国的一项重要课题,更多的地产公司也将投资于养老地产,地产离不开景观设计,如何为老年人做好的景观,是景观设计师需要认真研究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