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共同的土地

2016-05-15 03:06法人冯新
法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斯拉夫汉娜戏剧节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冯新

寻找共同的土地

文 《法人》特约撰稿 冯新

7月,北京国际戏剧节“柏林戏剧节单元”的序幕作品《共同基础》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

“那些画面幽幽的黯淡影像,不是在试图重现不确定的模糊记忆,而是一种超脱其外的象征,让本飘忽如影的记忆突然有了形状。”这是戏剧评论家乔治·卡什对汉娜·斯拉克《归零地》的评价。

2014年影像艺术家汉娜·斯拉克随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剧组成员,一起在波斯尼亚为剧目《共同基础》的创作进行田野考察。利用此次旅途上拍到的记录影像,她设计了《共同基础》的舞美影像,同时还创作了三屏影像作品《归零地》。

《归零地》通过诗意的视觉语言,以及一帧帧柔和自然的影像,让这次旅行得以重现:这是一次对于群体历史以及个体历史的探索,影片以兼有私人化和集体性的方式对其进行了叙述。

7月1日和3日,《归零地》和《共同基础》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分别上演。这也是“国际戏剧节柏林戏剧节单元”的序幕作品。

今年,德语区一年一度最重要、规模最大的戏剧艺术节——“柏林戏剧节”首次来到中国。“柏林戏剧节”每年选出十部“最值得关注的”作品。而今年,选出的三部2015年“最值得关注”的剧作是——《共同基础》《博克曼》《等待戈多》。

《共同基础》曾获得2015年柏林戏剧节“最值得期待的十部作品”之一的称号。导演耶尔·罗恩以种族和移民话题为焦点,交织着对历史与当下的叩问,既追溯那片已然消逝的国度——南斯拉夫的历史,又探讨当下柏林城中战争移民后代的生活现状。

剧中,演员们真挚地讲述了在自己与家人身上发生的故事和今天柏林的生活,以及在20世纪90年代的童年记忆——既有行凶者的记忆也有受害者的记忆。该剧采用了在德国具有悠久历史的“纪实剧场”的创作方法。导演耶尔·罗恩以田野调查的方式邀请7名职业演员——他们都是从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诺威萨德和普里耶多尔等地移民至柏林的——进行集体创作。导演和演员们一起踏上去往波斯尼亚的旅程,让演员从个人的角度讲述自己和亲人以及在途中的故事。

南斯拉夫,一个不再存在的国度,消逝于20世纪90年代种族相残的战火里。自1914年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萨拉热窝这座城市又一次成为旋涡地带,冲突持续至今,似乎永无宁日。《共同基础》以南斯拉夫解体为背景,7名职业演员在追溯战争的旅程中,寻找着各自的身份认同。他们之间的“共同基础”成为剧作所要寻找的核心。

该剧借助多媒体,将伴随南斯拉夫解体发生的重要事件——海湾战争、欧冠半决赛盛况、划时代专辑《Never Mind》发行等,以影像的方式快速闪回,让观众感知到一个时代的剧烈变迁。汉娜·斯拉克的舞美设计颇有特色:如纸飞机隐喻战事,撒向舞台的碎屑象征历史……其珍贵之处在于,将私人记忆加之创作者的主观思考延展成为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共同基础》(Common Ground)直译过来意为共同的土地,共同的立足之地。在这次集体前往波斯尼亚的旅行中,剧院变成了剖析“罪”与“赎罪”、“宽恕”与“忘却”等词汇含义的安全地带,而剧中各类旁白,或中规中矩、或偏见不羁、或冲突丛生,此起彼伏,愉悦地交织在一起。如同有人所评价的:“很少有戏剧作品能够在舞台上对于真实生活再现得如此真切与直接——观众好像参与了一场和解仪式一样。”

猜你喜欢
南斯拉夫汉娜戏剧节
罗马尼亚IAR-93“秃鹰”攻击机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浅析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对南斯拉夫农业发展经验的学习与借鉴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合伙谋杀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特别奖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