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萍
素有“歌舞之乡”美誉的新疆,民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百花争艳。其中,维吾尔族舞蹈以健美柔软,富于变化的舞蹈动作,热烈奔放、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享誉全国。较为常见的维吾尔族民间歌舞形式有:赛乃姆、刀郎舞、萨玛舞、夏地亚纳舞、纳孜尔库姆、萨帕依舞、木勺舞、油灯舞、盘子舞、萨玛瓦尔舞等。
维吾尔族舞蹈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除了它本身的文化底蕴以外,和它的舞蹈风格特点也是分不开的。微颤的动律赋予人们一种节奏感,缓缓的变化却又拥有着动感的节拍,让观看者联想翩翩;多变的舞姿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出同样的思想,给人一种新颖性,同时又表达了它所拥有的内在含义;高超的舞蹈表演技巧利用身体的每个部位表现给观众一种美感,却丝毫没有凌乱的迹象,显得相当的和谐;当然,节奏性的音乐也是维吾尔舞族蹈成功的所在,舞蹈是依靠音乐的配合指挥下铺展开来的,没有好的音乐,就不会有好的舞蹈,因此,节奏性的音乐也是维吾尔族舞蹈的重要风格之一。
正是这些风格,才使得维吾尔族舞蹈为人喜欢。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生活习性中编制的舞蹈和生活的动作十分接近,通过维吾尔族舞蹈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要更好地了解维吾尔族舞蹈,就必须深入了解维吾尔族舞蹈的这些风格特点。同样,对这些风格特点进行剖析,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展维吾尔族民间舞蹈,本文主要以赛乃姆、刀郎舞等民间舞蹈等为例,对这四个特点进行分析介绍。
一、维吾尔族舞蹈微颤的动律
由于新疆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差异,使维吾尔族各种民间舞蹈既有共同的风格,又有不同的地区特色。例如赛乃姆舞蹈的风格特点,是和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性格、服饰等特征分不开的,在当地生活中,当他们遇到开心的事情时,头部和颈部就情不自禁地摇动起来,这些动作被吸收在赛乃姆中,表现了维吾尔族人民风趣乐观的精神面貌。此外,赛乃姆舞中旋转和腰部的动作也较为丰富,这和吸收古代的胡旋舞有一定的关系。“赛乃姆”亦称“赛兰木”。据《突厥语大辞典》记载,“赛兰木”原指地名,在中亚一带。十六世纪,赛兰人大批迁徙新疆库车地区定居。他们的原居地是古代“康国乐”、“安国乐”的故乡,历史上以“胡旋舞”、“柘枝舞”著名。
这批移民很自然地把这些舞蹈带入新疆,逐渐与龟兹地区的舞蹈相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人们将其舞称作“赛兰木”,以地名为舞名。“赛乃姆”由于是在库车地区形成,因此,舞蹈中吸收了许多龟兹乐舞成分,保留了许多古典舞蹈,如“移颈”、“弄目”、“弹指”、“跷脚”等等,与龟兹壁画中的描绘完全一致。
维吾尔族舞蹈的主要特点是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同眼神配合传情达意。从头、肩、腰、臂到脚都有动作。昂首、挺胸、直腰是体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动、静的结合和大、小动作的对比以及移颈、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的点缀,形成热情、豪放、稳重、细腻的风格韵味。
在这些民间舞蹈中,表演者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维吾尔人所在地方处在“丝绸之路”的繁华地段,维吾尔舞蹈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冲击,汲取了各种文化的精华。有人说:“丝绸之路是在歌舞中走出来的。”因此,现在丝绸之路上留下的维吾尔舞蹈正是以沙漠中行走般逶迤的体态表现昔日的繁华。最典型的是一种微颤的动作,是维吾尔民族舞蹈中富有特色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地连续微颤,使舞蹈动作柔和优美,衔接自然。通过移颈和头部、脚的步伐和丰富多彩的手腕手臂的表演,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下腰等姿态,以及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特有的旋转技巧等动作和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那富于变化而又热烈奔放的舞蹈动作,细腻深情的舞蹈风格,能表现出不同人物的内心情感和性格。在步伐上赛乃姆的独到之处便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手部节奏结合紧密。步伐用最多的“一步一抬”,脚步平稳,略有微颤。维吾尔族舞蹈作为绿洲文化的代表,其微颤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延续化的颤动,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沙漠上行走的特征。
二、维吾尔族舞蹈多变的舞姿
新疆地域辽阔,各地方的舞蹈风格迥异,各有不同,以赛乃姆舞蹈为例,各个地方在舞姿方面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如南疆以喀什为代表,赛乃姆舞蹈比较明快活泼、深情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北疆以伊犁为代表,赛乃姆舞蹈,吸收了一些其他民族的舞蹈成分,动作潇洒豪放,轻快利落,不时出现戛然静止和幽默风趣的小动作;东疆以哈密为代表,这里的赛乃姆音乐比较缓慢,节奏中保留了不常见的节拍,它的舞蹈动作稳重,手腕的变化不大,基本是半握拳式,在头上左右摆动,单步较多。
维吾尔族舞蹈之所以舞姿多变,具有很多的风格,和他的地域民族性有很大的关系,不同的地方吸收了其他不同民族和国外的舞蹈动作及技巧来加以发展的。新疆著名舞蹈教育和舞蹈表演艺术家康巴尔汗曾经讲过:“艺术技巧不是谁人独占、专有的,它可以开始于哪个国家或哪个民族,特色与风格可由不同艺术家,各种民族进行创造。艺术技巧是手段,任何民族或艺术家都可运用它来反映不同的生活、思想、情感。但艺术风格不可因袭模仿而成一家的。舞蹈家的艺术修养、气质、感受各不相同,因此表现在艺术上是独树一帜的。每个人对环境、事物的认识,总是态度不同,是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着,只有如此,才可利于后人向前发展,向新的高度攀登。舞蹈艺术不是凭空发展的,要发现先人未曾发现的东西,通过艺术表现出来,学习传统既当继承者又当创新者,才可能前进,才可能建立独特的风格。”她的话使我们想到,维吾尔族舞蹈当中有许多舞蹈吸收和借鉴兄弟民族和国外的舞蹈动作与技巧,如刀朗舞,它的风格特点、节奏的多样性、动作的性质,都在这些方面得到了很好的表现。
“刀朗舞”是“刀朗麦西热甫”上常见的一种自娱性舞蹈,历史悠久,形式完整。生活在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叶尔羌河、塔里木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和阿瓦提等地区的刀朗人,依靠农耕狩猎为生,因此他们的民间音乐、舞蹈,都有着粗犷、高昂、奔放的气息。“刀朗舞”形式完整,动作粗犷矫健,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表现了维吾尔族劳动人民英勇善战的性格,基本上是两人对舞形式,可以集体表演。在舞姿和节奏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这说明维吾尔舞蹈多变的舞姿不仅存在于不同的地区,而且在同一场的表演中也存在这差异,即多变性。
“刀朗舞”主要以本地区民间所流传的“刀朗木卡姆”作为伴奏曲。通常使用本地区特有的刀朗热瓦甫、卡龙、刀朗艾捷克、达普等乐器演奏,演奏者边演奏边歌唱。第一部分,先由几位乐手边摇晃手鼓边高唱一两段节奏自由、气息悠长的散板歌曲。此时舞蹈并不进入,似在表现一群猎人相互召唤,准备前去狩猎的情景。第二部分是3/4节拍的切克特曼为基本节奏型。随着这段乐曲,舞蹈者陆续进场。在这一部分,男子舞蹈的动作似在表现用手拨开茂密的树丛荆棘寻找野兽的足迹,而女子舞蹈的动作则好似高举火把为男人们照明。第三部分是4/4节拍的赛乃姆音乐为基本节奏型。舞蹈者随着这段音乐所做的动作表现了狩猎者对准野兽拉弓射箭、与野兽搏斗的情景。第四部分是2/4节拍的赛勒凯斯为基本节奏型。这部分的舞蹈动作似在表现猎者们追击、包围、擒获野兽的情景。第五部分为2/4节拍的色利尔玛为基本节奏型。随着音乐的加速和节奏的变化,所有的舞者都开始旋风般地旋转,这种旋转是竞技性的,这一舞蹈动作似乎是表达人们狩猎成功后的喜悦,是对狩猎成功的庆贺。从舞蹈的形式、内容、动作、节奏的多样性上来讲都是非常丰富的。刀朗舞和赛乃姆舞蹈动作有相同之处,也有更多的不同之处,在赛乃姆舞蹈组合中不适合的“板腰”、“平转”、“原地转”和“亮相”以及更多的动作,在刀朗舞中是完全可以适应的。它的风格和节奏的多样性说明维吾尔族舞蹈在舞姿和节奏方面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不融合的地方,这也是舞姿多变性的体现。
三、维吾尔族舞蹈高超的技巧
维吾尔舞蹈都可以用惊险来形容,因为他们可以做出很多杂技性的动作,让观众在欣赏维吾尔舞蹈人体曲线美的同时,又具有几分惊险,更显得刺激。舞蹈演员不仅运用道具来展示舞姿还运用舞者的技巧比如旋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作力,是现实中的类似舞蹈的动作编制与舞蹈动作使之出神入化。这些不仅仅表现在个别的惊奇的动作上,在整个的舞蹈表演中都透露出这样的一种高超的技巧。
维吾尔族的舞蹈特征在“赛乃姆”中表现尤为突出:昂首、挺胸、立腰等。舞蹈中从头、肩、腰、臂、肘、腕、膝部直至脚部动作的充分运用,使其动态多样,造型优美;再配合各种眼神,“移颈”,“打响指”,“翻腕”等装饰性动作点缀,形成热情、乐观但不轻浮,稳重、细腻却不琐碎的风格韵味。旋转分为单腿和双腿,它是最常用的技巧,要求快速、多姿,戛然而止。连续旋转中不断变换舞姿是高难度技艺,舞蹈中多以竞技性的旋转作为表演的高潮。女子舞蹈腰部柔软、舞姿轻盈等,都是古西域伎乐的继承与发展。伴奏音乐中多切分、附点节奏,弱拍处给以强势的艺术处理,突出舞蹈的民族风韵。
赛乃姆这种舞蹈普遍流传于天山南北的城镇乡村。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舞者即兴表演,合上音乐节奏即可,可一人独舞、两人对舞或三五人同舞。赛乃姆舞蹈时,一般由中速逐渐转快,当歌舞进入高潮后,大家常用热情的声音呼喊“凯——那!”。这时人声、鼓乐声欢腾喧闹,把火热的气氛推向高潮,使所有参加者无比激动、兴奋。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侧腰、后腰;小腿部分的动作就更为丰富,如点、踢、跺、辗、转等。舞蹈姿态大多是从生活中提炼的,如最常见的有托帽势、挽袖势、拉裙势、了望势、抚胸势等。当表演到高潮时,舞者一腿跪蹲,手在腹前击掌耸肩,然后双手向下打开成右手抬至头上方绕腕,左手指扶于膝上,轻轻移颈二次。这组动作有拍掌、耸肩、绕腕,而最后的移颈则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突出表现了舞者怡然自得的心情。其次赛乃姆在步伐上的特点是膝盖既有控制又不僵硬,小腿灵活轻巧,和鼓点结合紧密。步伐用的最多的是三步一抬,脚步平稳,略有微颤。走第四步时动力腿脚掌蹭着地向后小踢,显得步法非常干脆、灵巧。
四、维吾尔族舞蹈节奏性的音乐
维吾尔族舞蹈其独特性也离不开它特有的音乐的配合,音乐是一种灵魂的体现,它让舞蹈在一种孤独里面变得多彩起来,一种好的音乐下才能个方面。
第一,舞蹈音乐伴奏的把握。音乐伴奏多用切分音、符点节奏,弱拍处常给以强奏的艺术处理,用以突出舞蹈的风韵和民族色彩。活泼强烈的节奏、优美迷人的舞姿、富于动感的画面、绚丽夺目的色彩。而这正与高速度快节奏的当代观众的生活特点和心理状态不谋而合,与融娱乐和审美功能为一体的当代欣赏群体的观念和品位完全一致。舞蹈那惟妙惟肖的营造环境、渲染氛围的能力更使诸多传统乐器只能望洋兴叹。如赛乃姆的音乐,是在各地区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形成的歌舞音乐,曲调优美、深情,节奏鲜明。伴奏乐器,一般有弹拨尔、热瓦甫、都它、沙塔尔、达甫(即手鼓)等。手鼓在赛乃姆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掌握速度,又以响亮流畅的鼓声渲染气氛,鼓舞人心。追寻先民的“舞影”,使我们略见丰富多彩的民族舞蹈之一斑。它们负载着娱悦心身的寄托,也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宝藏。“赛乃姆——源自阿拉伯语,现代维吾尔语意思为“美丽的偶像”,维吾尔族民间艺人将由手鼓奏出的“赛乃姆泰克特”(意为赛乃姆节奏),沿用这种节奏的民间乐曲被统称为赛乃姆音乐。以这种节奏的乐曲伴奏的民间舞蹈被统称为赛乃姆舞蹈。它根据音乐的特点分哈密、喀什、和田、伊犁、库车赛乃姆等。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农村,它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的程式和要求,即兴表演,只要和音乐节奏相适应即可,深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在喜庆佳节以及举行婚礼时,人们都要跳赛乃姆。
第二,舞蹈节奏的把握。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舞蹈节奏运动是表现音乐内在灵魂的影像。在民族舞蹈中也是一样,节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人们在观看舞蹈节目和舞蹈组合时没有意识到节奏是多么重要,但无疑舞蹈动作的延续,重复、变化、风格特点的强化和风格的不走样,始终伴随着节奏。当节奏的这种自然的循环扩大而变成旋律中的表现时,我们就可以明白舞蹈为什么离不开节奏。有时候,在处理舞蹈组合动作时,往往只强调动作舞姿本身的节奏和力度的起伏,而忽略音乐旋律形式的节奏变化,从而导致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的分离,使人感觉不谐调,不合拍,即俗话所谓没有踏到点子上,觉得不顺。任何不顾音乐和舞蹈节奏的做法,都会破坏舞蹈本身的节奏感。舞蹈组合和音乐节奏内容毫不相干,也就出现了现在的有些变了样子的赛乃姆舞蹈动作,组合中只注意完成动作而忽略了节奏的把握,从而使赛乃姆舞蹈组合中的动作脱离赛乃姆舞蹈的风格和特点,影响了赛乃姆舞蹈动作的完美性。
总之,维吾尔族舞蹈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展示了它的魅力所在。维吾尔族民间舞蹈的发展,也应遵循其发展的规律,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和节奏性的音乐这四个基本的风格特点,才能让这种具有传奇色彩的舞蹈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作者单位:西宁艺术剧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