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释梦英《说文偏旁字源》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说》错简而作,北宋初年成书,咸平二年刊刻于石。传世本今存但少见,石刻本成为该书最直接的实物证据。书中以篆文书《说文》540部首,每字下加楷书注释,或为篆文偏旁楷定字,或为楷书注音字,后附梦英自序及郭忠恕答书。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说文》部首字样书,为建立汉字偏旁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汉字部件及字原发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蕴含着较丰富的语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讨。不论传世本还是石刻本,后代学者对其体例认识不清,内容得失褒贬不一,有必要结合具体文献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评判,以发挥其应有的辞书史和辞书学价值。
关键词宋代梦英《说文偏旁字源》字书体例内容得失辞书史
唐代开始出现专门研究《说文》部首的字书,对后世汉字部件及字原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唐李阳冰之侄李腾《说文字原》是最早利用《说文》偏旁部首探究字原的著作,惜其已亡佚。其后,后蜀林罕撰《字原偏旁小说》三卷,《郡斋读书志》后志(以下简称《书志》)卷一《英公字源》条引郭忠恕评价曰: “今点检偏旁,少晶、惢、至、龟、弦五字,故知林氏虚诞误后进,其《小说》可焚。”表明此书缺点甚多,宋人已现批评之声。宋代释梦英撰《说文偏旁字源》(以下简称《说文字源》)一卷,又称《篆书说文目录偏旁字源》《英公字源》《梦英字原》等,《书志》引郭忠恕谓“梦英因书此以正林书之误”。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说文》部首字样书,为汉字偏旁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汉字部件及字原发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蕴含着较丰富的语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讨。由于后代学者对其体例认识不清,内容得失褒贬不一,有必要结合具体文献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评判,以发挥其应有的辞书史和辞书学价值。
一、 梦英及《说文字源》之成书
梦英未见传记传世,史籍也缺载其信息,因此只能靠零星资料了解其生平。姜聿华(1992: 319)记“梦英为北宋初和尚,人称英公大师、宣义大师,又号卧云叟,南岳人”。明《书史会要》云: “释梦英,号卧云叟,南岳人。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英公喜篆文,《书志》云: “梦英通篆籀之学。”他深得阳冰笔法,有“阳冰死而梦英生”之誉,《说文字源·梦英自序》云: “自阳冰之后,篆书之法,世绝人工,唯汾阳郭忠恕共余继李监之美,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舍诸。及手肘胼胝,了无倦色。”同书《郭忠恕致英公大师书》云: “飞杯容许于醉狂,结社不嫌于心乱。共得阳冰笔法,同传史籀书踪。”这些记述表达了二人通过艰苦卓绝的书法艺术实践而继承阳冰书风,复兴篆籀的追求和决心。凭借保留下来的碑书真迹如《篆书千字文》《十八体篆书碑》等,可窥知梦英篆文书法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有助于科学认识《说文字源》的书写内容。
梦英篆写时儒所刊定《说文解字》之540部首,撰成《说文字源》一书,每字下以楷书注释,其中偏旁字注音系由梦英、郭忠恕共同完成。(何山 2015)回顾北宋乾德五年(967)《十八体篆书碑》,刊刻内容除时人赠英公之诗作外,还包括《说文字源》所收载的郭忠恕致英公大师之书函,由此可推断,《说文字源》完成时间不会晚于乾德五年,路远(2008: 512)据此将成书时间定为北宋初年,可从。书中所附自序及郭忠恕答书,表明了英公撰作此书的基本意图: 一是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说》之错简,二是自序所谓“使千载之后,知余振古风、明籀篆,引工学者取法于兹也”之初衷。因此该书作为重要的偏旁类工具书,对探究汉字构件及字原的渊源关系、演进规律及篆体书法等都大有裨益。
二、 《说文字源》版本及体例
(一) 版本情况
《说文字源》在流传中形成传世本和石刻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书志》后志卷一、姜聿华(1992: 319)等古今书目提要类著作均有著录,或未提及版本情况,或言是书今存,但版本情况不详。后者有不同题名,如《梦英说文字源》《说文偏旁字源碑》《宋梦英偏旁篆字》《说文偏旁字源并自序及郭忠恕答书》《偏旁字源目录及郭忠恕书》《偏旁字源》《宋六书偏旁》等。宋代以来的金石书如《宝刻丛编》卷七、《宝刻类编》卷八、《石墨镌华》卷五、《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二、《关中金石记》卷五、《陕西金石志》等均以跋尾形式著录,《八琼室金石补正》(以下简称《八琼室》)卷八七、《金石续编》卷一三则采用碑文移录加跋尾的形式著录,这种据原刻文字转录而形成的文本称为石刻移录本。
各题跋内容主要是对其篆楷书法、字原分部与次序、篆字异形、注释体例、音读错谬等进行分析说明。石刻著录书都将该碑刻立时间标为北宋咸平二年(999)六月十五日,与建碑时间一致。关于勒石地点,梦英《自序》云: “今依刊定《说文》,重书《偏旁字源目录》五百四十部,贞石于长安故都文宣王庙。”明赵崡《石墨镌华》等记《宋梦英偏旁篆书》在西安府学,碑原石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宣王庙与西安府学实现了主体功能的转换,所幸的是,《说文偏旁字源碑》得以保存下来,成为该字书最直接的实物证据。另有拓本行世,以北京图书馆金石组(1989: 2)《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8册所收碑拓为佳。由于传世本难以见到,石刻本《说文字源》就是可资利用的直接研究材料。
(二) 内容编排体例
《说文字源》内容板块包括篇首、说文字原目录和梦英自序等,学者们对整书内容编排体例认识的分歧主要是注音体例。如清毕沅《关中金石记》认为“《说文偏旁字源》于每字下各注一音”,姜聿华(1992: 319)亦认为“每字下皆附音释”,其说均有违事实。细考碑拓540个篆文偏旁下的楷注文字,其体例实分三种情况: 一是以通行楷书转写对应的篆书字原,共有312字(作者按: 《八琼室》跋尾认为“ ‘包下注‘误多一‘音字”,故本文未将此例纳入注音范围)。如“”下书“角”,“”下作“乃”等。二是楷书注音字,共计225字(作者按: 因“辵”“舁”下的注音字泐蚀难辨,故本文实际统计分析了其中的223例)。标音者采用了两种注音方法: (1) 直音法,共13例(如篆文“癶”下注“音拨”,“覞”下标“音耀”等;或省“音”字,如“誩”下注“竸”,“”下注“乖”)。(2) 反切法,共210例(如篆文“廾”下注“巨恭”,“爨”下注“七乱”等)。(3) 既以楷书转写偏旁字原、又加楷字注音的共3例(篆文偏旁“乚”“”正下方为对应的楷书转写字,左边分别书“于谨”“胡米”反切注音;偏旁“甾”下为楷书“”字,当为《说文》古文“”的楷定字,右边注音切“方九”)。因此,《说文字源》并非每字注音,而是有选择性的。搞清内容体例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
(三) 石刻移录本文字问题
碑石易风化,文字易泐蚀,加之字形辨认或存偏差,碑文转录中文字错误难以避免。核之《说文字源》碑拓,《八琼室》卷八七、《金石续编》卷一三两石刻移录本的楷书注文均存在误录、缺脱等问题,现分类校补如下。
1. 误录形近字。碑拓篆文“(廴)”下本为楷书反切注音“弋忍”,《唐韵》《广韵》该字读作“余忍切”,两种反切的切上字音值相同,所切字音相合;只是原碑“弋”字稍泐,但仍可明辨;《金石续编》录作“戈”,字形不一,切音也不合,形近而误。碑拓“(朿)”下注“千赐”,拓本“千”字清晰,《八琼室》录作“于”。“()”字下“牛巾”之“巾”《八琼室》录作“巿”,亦系形近误录,反切读音也随之不合于被切字。这样的情况两书共有近20处。
2. 避讳改字。碑拓“()”下注反切“丘於”,切上字《八琼室》《金石续编》均未照录原刻“丘”,而录作“邱”,虽读音相同,但字形有异。乃因清代避孔丘讳,遂加构件“阝”于“丘”而成“邱”字。
3. 误辨微泐字。碑拓“(太)”下有注音字“他”,反切下字稍泐,右边明显为构件“页”,左边只留部分痕迹,较难确定是何形体。《八琼室》《金石续编》均录作“頞”,但其音韵地位与被切字有较大差异,同《广韵》“大”之徒盖切、《集韵》他盖切等也不吻合,证明释读有误。细审字形,其左部残留笔画走势非构件“安”,而与石刻“亥”的写法非常接近,根据碑刻文字书写规律和整字轮廓,我们认为“”实为“颏”字。“他颏”“徒盖”“他盖”三反切所表声韵相同,与被切字“太”的读音完全一致。《说文字源》所拟字音实质是通过同音变换韵书反切上下字而得。文字泐蚀残损乃碑刻文献的常见现象,也是文献整理的难点所在,需要结合碑刻学、文字学、书法学、语音学等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理性判断,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4. 录作碑文原字的异体字。碑拓“殺”字下注反切“所扎”,切下字拓本清晰作“扎”,《八琼室》录作“札”。古代写本文字构件“扌”和“木”常讹混不分,《八琼室》为摹刻本,亦循此通例。故“札”为“扎”字异体,两者语音相同。
5. 文字缺录。碑拓“倝”字下注反切“工安”,其中“安”稍泐而基本可识,《八琼室》《金石续编》均缺录,当补。拓本“麤”字下本有反切注音字“七吾”,而《八琼室》《金石续编》均只录作“麤”,脱录注音字,与原刻不符。
6. 文字讹刻。拓本“囪”字下注反切“义江”,而《广韵》为楚江切或仓红切,《集韵》为初江切或麤丛切。碑刻与韵书反切上字不同,所切字音声母迥异,背后原因需探究碑拓切上字“义”。调查简化字源,张书岩(1997: 84)认为“義”简作“义”最早出现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说》,刘复、李家瑞(1930: 128)《宋元以来俗字谱·十三画》引《通俗小说》等“義”字下录简体“义”,其产生时代明显晚于《说文字源》。从语音层面看,“义”与“囪”声母不同,故碑文“义”并非简体“義”字,而应为“叉”的讹刻字。“叉”讹作“义”文献早见用例,黄征(2005: 38)浙敦026《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尔时普贤菩萨即从座而起,整衣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又: “毗楼勒叉天王献佛白银钵。”写卷两处“叉”字均作“义”。碑石字形讹刻现象时有发生,是由石质载体、书刻方式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给字形识别增加了难度,碑刻整理时需仔细审辨。《说文字源》“义”为“叉”的俗字,“叉江”切音与“囪”的读音完全吻合。《八琼室》《金石续编》“囪”字下均照录碑拓而作“义江”,跋尾中未加考辨,使问题依旧,欠妥。
不论文字误释、漏录还是其他问题,都改变了字书文献原貌,导致信息失真,极不利于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因石刻本系研究《说文字源》的常用文献源,故我们补正其已有著录成果中有关文字的缺误,可为学界提供完整准确的研究材料。
三、 《说文字源》之价值
《说文字源》作为现存较早的专门研究汉字偏旁的字书,不仅在传承《说文》部首研究之成果、补正前人研究之缺误、弘扬篆文书法之艺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字、语音、字词关系研究等方面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
(一) 文字研究
1. 隶楷书异俗字研究。前述“叉”作“义”、“扎”作“札”等都是楷书俗讹字研究不可多得的字料,字书文字提供了宋代的字形变异现象。系统整理研究包括《说文字源》注释字在内的异体字,可弥补版刻背景下宋代异体俗字存世资料之不足。
2. 古文字研究。梦英宋初自负篆书,故作《偏旁字源》,可毕沅、陆增祥皆批评“英书多缪体”: 毕氏举“”作“”、“”作“”、“”作“”、“”作“”、“”作“”、“”作“”、“”作“”皆不合于六书之正者也;陆氏又列毕氏所未举,补列“”作“”、“”作“”、“”作“”、“”作“”。事实上,按毕、陆二氏的判定标准,书中还有如“”作“”、“”作“”等诸多不合六书正体、与《说文》小篆字形有较大差异的字形。其实梦英正提供了宋代小篆字传承、使用和变异的新动向、新特点,为古文字研究打开了新窗口。进行字原研究时应科学认识和正确辨别上述新形体,总结变异规律,抉发变异原因,可丰富和拓展古文字研究内容,为汉字史研究提供参考。另外,《说文字源》篆文偏旁整体上结构均衡对称,用笔淳劲灵动,线条圆转凝重,饱含“玉箸篆”特征,给人庄重肃穆之美感,为研究宋代篆体书法、宋代僧人书家梦英的书写艺术提供了可靠证据,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二) 语音研究
《说文字源》注音真实反映偏旁字原的当时读音,是汉语语音研究的珍贵资料,价值非常突出。先看几条材料。
1. 《说文字源》篆文“皕”下注“笔俻”反,“俻”同“備”,切音中古属帮母至韵。段玉裁(1981: 137)云: “皕,读若逼,逼各本作祕。按,《五经文字》‘皕音逼,《广韵》‘彼侧切,至韵不收。李仁甫《五音韵谱·目录》云‘读若逼。本注云‘彼力切,皆由旧也。”“逼”属职韵,则英书标音与旧注不同,特别是切音所属之韵差异较大。查《集韵·至韵》: “皕,二百也。兵媚切,音祕。”“祕”为至韵,英书笔俻切与《集韵》所录兵媚切音效相同,故《说文字源》“皕”字改音是为了反映宋代读音。
2. 《说文字源》篆文“髟”下注“必由”切,切上字为帮母,下字为尤韵。《唐韵》《广韵》分别标必凋切、甫遥切,切下字分属萧、宵韵,与尤韵有异。段玉裁(1981: 425)认为: “髟,彡犹毛也,会意。《五经文字》必由反,在古音三部,桼部从此为声,可得此字之正音矣。音转乃为必凋切、匹妙切,其云所衔切者,大谬,误认为彡声也。”段氏具体分析两类反切注音的关系,并以“必由反”作为“髟”之正音,可从。故《说文字源》取《五经文字》而弃《唐韵》等所注反切。《集韵·幽韵》“髟”字有必幽、悲幽二切,切下字跟“必由反”所切之韵同属流摄,声韵效果十分接近,表明宋代“髟”字实读帮母尤韵之音。
3. 《说文字源》篆文“嵬”下注“牛伟”切,上字为疑母,下字为尾韵。《唐韵》《广韵》同录五灰切,切下字属灰韵,与碑刻音切之尾韵相隔较远;《集韵》录乌回切,切上字属影母,“疑、影”二母发音部位非常接近。相对而言,《说文字源》拟音基本等同《集韵》反切,更符合实际读音。
4. 偏旁字“”中古音属馀母至韵,《广韵》等所录“羊至切”音效与之相同。《说文字源》注“大例”切,标示被切字“”为定母祭韵之音读,其声、韵均与“”的中古音有别,而跟中古定母荠韵的“弟”字读音极为相近。《说文·部》“”字下云: “读若弟。”按《说文字源》注音,宋代“”仍音同“弟”,《集韵》“”字有大计切一读,可证。
5. 偏旁字“丿”中古音属滂母屑韵,《广韵》普蔑切与之吻合,反映其中古音韵地位。《说文字源》“丿”下注“於小”切,反切上字属影母,切下字为小韵,声、韵皆与《广韵》音切有较大出入,但恰与《集韵》所录於兆切同音,英书所注当属时音。
6. 偏旁字“”中古属並母宥韵,《广韵》扶富切音同;《唐韵》房九切与之声同韵近。《说文字源》注似醉切,反切上字“似”属“邪”母,切下字“醉”属“至”韵,所切之音与“”字声、韵均不同。段玉裁(1981: 737)于“”字下云: “似醉切。按,此字不得其音,大徐本依‘燧读也。《广韵》、《玉篇》扶救切,又依‘音读也。”《说文字源》反切正好与段氏所谓大徐本反切注音相同,结合段注、《广韵》和《说文字源》注音,可确定偏旁字“”中古应有两读,一为韵书、字书反切之“”音,一音似醉切,按《说文字源》所注,宋代“”字当音“燧”。
上述6例《说文字源》反切注音,与被注音字的中古读音有不合之处,如声同韵异、声近韵异、声韵皆异等。勾稽韵书等文献,分析具体注音之理,这些字音又并非随意而为,无据而注,而是揭示出语音变换、调整、传承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其中5个字的音切与《唐韵》《广韵》不谐,而与《集韵》所录反切不谋而合,而《集韵》改良反切是“适应时音的变化,既有音理上的依据,又有反映时音变化的企图”(张渭毅 1999),表明《说文字源》注音旨在提供偏旁字的宋代读音,满足时人能以正确的时音读取偏旁字而选用相应的切字的需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语音系统的基本状况。
因缺乏真实的记录材料,一些字音来源很难找到科学根据,难以考索其读音的传承和演变情况,这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瓶颈所在。表面上看,《说文字源》所作注音记录下《说文》偏旁字在宋代的读音,通过古今对照可探析字音的历时演变。从更深层面看,偏旁字原大多具有较强的构字能力,充当声旁或表义形旁等构字部件时会自然带进原来的语音信息,直接或间接反映所构字的读音,而且可循此类推系联这些偏旁参构的成批的汉字,考查其在宋代的实际读音,这对研究宋代汉字语音、梳理近代汉语语音系统都大有好处。系统开展《说文字源》注音研究,尤其考索那些特殊注音,可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语音研究价值,为中古及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和重要参考。
(三) 汉字形音义关系研究
透过《说文字源》注音,可探析被注音字形与音义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理清偏旁字符与记录对象间能指和所指的配合规律,以便科学认识偏旁字的实际记录功能。下面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1. 偏旁字“炙”《说文字源》篆作,《说文·炙部》: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之石切。”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系传》)卷19云: “炙,炙肉也。”后列朱翱反切“之射反”,被切字的声调变为去声。段玉裁(1981: 491)指出: “‘炙字从肉在火上,有贯串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炙读去声则之夜切,一义一字耳。”《说文字源》弃《唐韵》“之石切”,“炙”下列“之夜”切,韵、调同《系传》,意味宋代表炙肉义的“炙”字读作去声。
2. 偏旁字“”《说文字源》书作“”,《说文》收此字,篆作,字形甚异。《说文·卯部》: “,事之制也。从卩。阙。”许氏阙其音。《广韵》音子礼切,段玉裁(1981: 432)云: “今《说文》去京切,《玉篇》、《广韵》皆云‘《说文》音卿,此盖浅人臆以卿读读之,卿用卵为义形,不为声形也。《玉篇》子兮切,取卪字平声读之,《广韵》子礼切,取卪上声读之,盖其音必有所受之矣。”段氏肯定子礼、子兮两音切,质疑“音卿”之去京切,认为系浅人臆作,其说甚是。《集韵》广收各字的不同读音,“”字录有两读: 一音丘京切,一音子礼切。再调查其他字书,“”字除读音存分歧外,还有“”“卿”二字缴绕的问题。《正字通·卩部》: “,卿本字。”章炳麟《文始》: “《说文》: ‘,事之制也。从卩。变异为卿,必有所受。”《康熙字典·子集下·卩字部》: “《正讹》: ‘,事之制也,与卯别。卩者,节奏也,人臣事君之义,会意。隶作卿。”另外,甲骨文“”作“”,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云: “此为向背之向字。象二人相向,犹北象二人相背。许君谓‘事之制者,非也。”罗氏仅限于甲骨文,其说似隘。爬梳其余各家观点,“”和“卿”或为假借,或为异体。正因为对两者字际、字词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自然产生其形音搭配的复杂性。《说文字源》“”下注“岂京”切,当取假借说,与《集韵》“丘京切”读音一致。
汉字字形与音义的联系最初是约定俗成的,一个字记录某个词义,并赋予一定的语音形式,其形音关系是清楚和明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偏旁字指称内容、语音形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面对错杂的历史字音和文字形义搭配状况,《说文字源》拟音者进行了科学判断,做出了正确选择,为偏旁字语音传承、变音别义、形音关系考察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偏旁字简单注音的背后,隐含着汉字字形与音义的多重研究价值,值得深入挖掘。
四、 《说文字源》之不足
《说文字源》亦存不足之处,主要是个别音切有误,古代学者就曾提出批评。如《关中金石记》卷5指出《说文字源》的注音失误: “其最谬者有三,如音皀为方木反,考皀字,古有两音,一音香,一音皮及反,从无方木之音。音犛为陌包反,犛字从牛,声,氂字从犛省,毛声,是误以犛为氂字。音甾为方九反,《说文》曰‘楚东名缶为甾,本音侧词反,又误以甾为缶字。”所论甚是。我们又发现三个因拟音者错辨偏旁字而误注字音的例子。
1. 偏旁字“()”中古属见母混韵,《唐韵》《广韵》《集韵》所注反切分别为胡本切、古本切、户衮切,与“”字声韵基本吻合。《说文字源》“”下注“补幺”切,明显与“”字读音及韵书反切不合。段玉裁(1981: 276)于“”字下按: “《五经文字》云‘捕幺反,《广韵》云‘符霄切,是以音为音也。”“符霄”为“”之音切,“捕幺”“补幺”切亦音“”,用其注“”字,显系张冠李戴,段氏辨音结论值得肯定。《说文字源》当未细辨字形,贸然依《五经文字》音切拟音,导致“”形音关系失配,留下错误注音。
2. 《说文字源》偏旁字“”即“”字,《说文·部》: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段玉裁(1981: 136)进一步指出: “词者,意内而言外也。言从口出,而气从鼻出,与口相助,故其字上从自省,下从口,而读同自”表明“”亦为“自”字,读音也同“自”,《广韵》等韵书反切作“疾二切”,不误。《说文字源》“”下注“蒲革”切,字音为并母麦韵;《集韵》“西方色”的“白”字收“薄陌”切,与英书所注音切极为相近,而“”后有未注音的偏旁字“白”,大概系注音者因形近而误混,导致形音搭配不当。
3. 《说文字源》篆文偏旁“”下清晰注“於迄”切,切音为影母迄韵,实同“乙”字读音。而“”中古属影母黠韵,《集韵》乙黠切即是明证;《唐韵》“乌辖”切,切上字“乌”同属影母,切下字“辖”虽属鎋韵,但与黠韵同属山摄,所以此反切注音与“”字读音声同韵近。“於迄”切与韵书反切及“”字读音声同韵不同,差异十分明显,问题在注音和被注字不对应。复核原文,梦英所书篆文“”作,与《说文》小篆()有很大不同,而与后文的(乙)字形极为近似,可(乙)下为楷字“乙”,未注音。《说文·乚部》: “,玄鸟也。齐鲁谓之,取其鸣自呼。”徐锴《系传》: “此与甲乙之乙相类,此音轧,其形举首下曲,与甲乙字异也。”段玉裁(1981: 584)注云: “象翅开首竦,横看之乃得。本与甲乙字异,俗人恐与甲乙字乱,加鸟旁为鳦,则赘矣。本音乌拔反,入於笔切者,非是。”徐、段二氏分析乙、形音,其区别特征非常明显,惜梦英书字时未加区分,使得两字形近甚至同形,拟音时便扰乱视觉,误“()”为“乙”,最后又随形定音,故《说文字源》“”下注音实为“乙”字之音,引发语音问题,核心是文字形与音义不能对应。
偏旁字形与音义关系本来已经固化,但重新书刻会或多或少改变字形,需要再次核准形与音义的对应情况,因此给篆书偏旁注音,辨形、审音是其难点。《说文字源》拟音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断字标音仍留有瑕疵,其中既有形近音异、音随义别之字难以遽明的原因,又有择音定字、判断正误的依据和标准方面的问题。拟音者因未仔细审辨而造成上述几个字注音之疏失,并不影响《说文字源》注音材料的实有价值。不论反切上下字如何变换,该书94%以上的偏旁音切与被注音字为声韵皆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韵皆近关系。(何山 2015)后代学者因未全面探究该书整体语音效果,而对其注音指责不断,如毕沅《关中金石记》批评: “英公非但不识字,亦并不识音。”清吴玉搢《金石存》卷五评价字原注音云“谬误滋多,不可为训”。其说显然有失公允。
附注
核之《说文》,梦英《说文字源》目录多“孑”部,少“丶”部,总数仍为540部。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见该书242页注四,上海书店,1937)云: “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吴照手辑之《字原考略》内,梦英偏旁缺一‘玄字,为五百三十九,但此字疑非梦英之原缺。”复核碑拓,原刻未缺,原书亦同,胡氏所疑有理,吴照辑本当因避讳而缺。“玄”《金石续编》卷13、《八琼室》卷87均录作“元”,亦因避讳而改字。
如无特别说明,相关文字的古音信息均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2010)。
参考文献
1.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 毕沅(清).关中金石记.∥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4册).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79: 10686.
3. 晁公武(宋).郡斋读书志.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宋淳祐袁州刊本.上海涵芬楼印.
4. 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
6. 何山.碑刻注音材料浅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3).
7.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姜聿华.中国传统语言学要籍述论.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9. 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北平: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1930.
10. 陆耀遹(清).金石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5册),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79: 3289.
11. 路远.郭忠恕其人其书与《三体阴符经》刻石.∥纪念西安碑林920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
12. 陆增祥(清).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
13. 吴玉搢编(清).金石存(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 中华书局,1985.
14. 张书岩.简化字溯源.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
15. 张渭毅.《集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1999(2).
16. 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摘要释梦英《说文偏旁字源》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说》错简而作,北宋初年成书,咸平二年刊刻于石。传世本今存但少见,石刻本成为该书最直接的实物证据。书中以篆文书《说文》540部首,每字下加楷书注释,或为篆文偏旁楷定字,或为楷书注音字,后附梦英自序及郭忠恕答书。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说文》部首字样书,为建立汉字偏旁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汉字部件及字原发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蕴含着较丰富的语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讨。不论传世本还是石刻本,后代学者对其体例认识不清,内容得失褒贬不一,有必要结合具体文献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评判,以发挥其应有的辞书史和辞书学价值。
关键词宋代梦英《说文偏旁字源》字书体例内容得失辞书史
唐代开始出现专门研究《说文》部首的字书,对后世汉字部件及字原研究产生较大影响。唐李阳冰之侄李腾《说文字原》是最早利用《说文》偏旁部首探究字原的著作,惜其已亡佚。其后,后蜀林罕撰《字原偏旁小说》三卷,《郡斋读书志》后志(以下简称《书志》)卷一《英公字源》条引郭忠恕评价曰: “今点检偏旁,少晶、惢、至、龟、弦五字,故知林氏虚诞误后进,其《小说》可焚。”表明此书缺点甚多,宋人已现批评之声。宋代释梦英撰《说文偏旁字源》(以下简称《说文字源》)一卷,又称《篆书说文目录偏旁字源》《英公字源》《梦英字原》等,《书志》引郭忠恕谓“梦英因书此以正林书之误”。该书是一部重要的《说文》部首字样书,为汉字偏旁学的建立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汉字部件及字原发展、研究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蕴含着较丰富的语音、文字等信息,值得深入探讨。由于后代学者对其体例认识不清,内容得失褒贬不一,有必要结合具体文献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客观评判,以发挥其应有的辞书史和辞书学价值。
一、 梦英及《说文字源》之成书
梦英未见传记传世,史籍也缺载其信息,因此只能靠零星资料了解其生平。姜聿华(1992: 319)记“梦英为北宋初和尚,人称英公大师、宣义大师,又号卧云叟,南岳人”。明《书史会要》云: “释梦英,号卧云叟,南岳人。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英公喜篆文,《书志》云: “梦英通篆籀之学。”他深得阳冰笔法,有“阳冰死而梦英生”之誉,《说文字源·梦英自序》云: “自阳冰之后,篆书之法,世绝人工,唯汾阳郭忠恕共余继李监之美,于夏之日、冬之夜,未尝不挥毫染素,乃至千百幅反正无下笔之所,方可舍诸。及手肘胼胝,了无倦色。”同书《郭忠恕致英公大师书》云: “飞杯容许于醉狂,结社不嫌于心乱。共得阳冰笔法,同传史籀书踪。”这些记述表达了二人通过艰苦卓绝的书法艺术实践而继承阳冰书风,复兴篆籀的追求和决心。凭借保留下来的碑书真迹如《篆书千字文》《十八体篆书碑》等,可窥知梦英篆文书法所达到的艺术水准,有助于科学认识《说文字源》的书写内容。
梦英篆写时儒所刊定《说文解字》之540部首,撰成《说文字源》一书,每字下以楷书注释,其中偏旁字注音系由梦英、郭忠恕共同完成。(何山 2015)回顾北宋乾德五年(967)《十八体篆书碑》,刊刻内容除时人赠英公之诗作外,还包括《说文字源》所收载的郭忠恕致英公大师之书函,由此可推断,《说文字源》完成时间不会晚于乾德五年,路远(2008: 512)据此将成书时间定为北宋初年,可从。书中所附自序及郭忠恕答书,表明了英公撰作此书的基本意图: 一是纠正林罕《字原偏旁小说》之错简,二是自序所谓“使千载之后,知余振古风、明籀篆,引工学者取法于兹也”之初衷。因此该书作为重要的偏旁类工具书,对探究汉字构件及字原的渊源关系、演进规律及篆体书法等都大有裨益。
二、 《说文字源》版本及体例
(一) 版本情况
《说文字源》在流传中形成传世本和石刻本两个版本系统。前者《书志》后志卷一、姜聿华(1992: 319)等古今书目提要类著作均有著录,或未提及版本情况,或言是书今存,但版本情况不详。后者有不同题名,如《梦英说文字源》《说文偏旁字源碑》《宋梦英偏旁篆字》《说文偏旁字源并自序及郭忠恕答书》《偏旁字源目录及郭忠恕书》《偏旁字源》《宋六书偏旁》等。宋代以来的金石书如《宝刻丛编》卷七、《宝刻类编》卷八、《石墨镌华》卷五、《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十二、《关中金石记》卷五、《陕西金石志》等均以跋尾形式著录,《八琼室金石补正》(以下简称《八琼室》)卷八七、《金石续编》卷一三则采用碑文移录加跋尾的形式著录,这种据原刻文字转录而形成的文本称为石刻移录本。
各题跋内容主要是对其篆楷书法、字原分部与次序、篆字异形、注释体例、音读错谬等进行分析说明。石刻著录书都将该碑刻立时间标为北宋咸平二年(999)六月十五日,与建碑时间一致。关于勒石地点,梦英《自序》云: “今依刊定《说文》,重书《偏旁字源目录》五百四十部,贞石于长安故都文宣王庙。”明赵崡《石墨镌华》等记《宋梦英偏旁篆书》在西安府学,碑原石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随着历史的变迁,文宣王庙与西安府学实现了主体功能的转换,所幸的是,《说文偏旁字源碑》得以保存下来,成为该字书最直接的实物证据。另有拓本行世,以北京图书馆金石组(1989: 2)《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8册所收碑拓为佳。由于传世本难以见到,石刻本《说文字源》就是可资利用的直接研究材料。
(二) 内容编排体例
《说文字源》内容板块包括篇首、说文字原目录和梦英自序等,学者们对整书内容编排体例认识的分歧主要是注音体例。如清毕沅《关中金石记》认为“《说文偏旁字源》于每字下各注一音”,姜聿华(1992: 319)亦认为“每字下皆附音释”,其说均有违事实。细考碑拓540个篆文偏旁下的楷注文字,其体例实分三种情况: 一是以通行楷书转写对应的篆书字原,共有312字(作者按: 《八琼室》跋尾认为“ ‘包下注‘误多一‘音字”,故本文未将此例纳入注音范围)。如“”下书“角”,“”下作“乃”等。二是楷书注音字,共计225字(作者按: 因“辵”“舁”下的注音字泐蚀难辨,故本文实际统计分析了其中的223例)。标音者采用了两种注音方法: (1) 直音法,共13例(如篆文“癶”下注“音拨”,“覞”下标“音耀”等;或省“音”字,如“誩”下注“竸”,“”下注“乖”)。(2) 反切法,共210例(如篆文“廾”下注“巨恭”,“爨”下注“七乱”等)。(3) 既以楷书转写偏旁字原、又加楷字注音的共3例(篆文偏旁“乚”“”正下方为对应的楷书转写字,左边分别书“于谨”“胡米”反切注音;偏旁“甾”下为楷书“”字,当为《说文》古文“”的楷定字,右边注音切“方九”)。因此,《说文字源》并非每字注音,而是有选择性的。搞清内容体例是进行相关研究的前提。
(三) 石刻移录本文字问题
碑石易风化,文字易泐蚀,加之字形辨认或存偏差,碑文转录中文字错误难以避免。核之《说文字源》碑拓,《八琼室》卷八七、《金石续编》卷一三两石刻移录本的楷书注文均存在误录、缺脱等问题,现分类校补如下。
1. 误录形近字。碑拓篆文“(廴)”下本为楷书反切注音“弋忍”,《唐韵》《广韵》该字读作“余忍切”,两种反切的切上字音值相同,所切字音相合;只是原碑“弋”字稍泐,但仍可明辨;《金石续编》录作“戈”,字形不一,切音也不合,形近而误。碑拓“(朿)”下注“千赐”,拓本“千”字清晰,《八琼室》录作“于”。“()”字下“牛巾”之“巾”《八琼室》录作“巿”,亦系形近误录,反切读音也随之不合于被切字。这样的情况两书共有近20处。
2. 避讳改字。碑拓“()”下注反切“丘於”,切上字《八琼室》《金石续编》均未照录原刻“丘”,而录作“邱”,虽读音相同,但字形有异。乃因清代避孔丘讳,遂加构件“阝”于“丘”而成“邱”字。
3. 误辨微泐字。碑拓“(太)”下有注音字“他”,反切下字稍泐,右边明显为构件“页”,左边只留部分痕迹,较难确定是何形体。《八琼室》《金石续编》均录作“頞”,但其音韵地位与被切字有较大差异,同《广韵》“大”之徒盖切、《集韵》他盖切等也不吻合,证明释读有误。细审字形,其左部残留笔画走势非构件“安”,而与石刻“亥”的写法非常接近,根据碑刻文字书写规律和整字轮廓,我们认为“”实为“颏”字。“他颏”“徒盖”“他盖”三反切所表声韵相同,与被切字“太”的读音完全一致。《说文字源》所拟字音实质是通过同音变换韵书反切上下字而得。文字泐蚀残损乃碑刻文献的常见现象,也是文献整理的难点所在,需要结合碑刻学、文字学、书法学、语音学等相关知识,综合分析,理性判断,方能得出正确结论。
4. 录作碑文原字的异体字。碑拓“殺”字下注反切“所扎”,切下字拓本清晰作“扎”,《八琼室》录作“札”。古代写本文字构件“扌”和“木”常讹混不分,《八琼室》为摹刻本,亦循此通例。故“札”为“扎”字异体,两者语音相同。
5. 文字缺录。碑拓“倝”字下注反切“工安”,其中“安”稍泐而基本可识,《八琼室》《金石续编》均缺录,当补。拓本“麤”字下本有反切注音字“七吾”,而《八琼室》《金石续编》均只录作“麤”,脱录注音字,与原刻不符。
6. 文字讹刻。拓本“囪”字下注反切“义江”,而《广韵》为楚江切或仓红切,《集韵》为初江切或麤丛切。碑刻与韵书反切上字不同,所切字音声母迥异,背后原因需探究碑拓切上字“义”。调查简化字源,张书岩(1997: 84)认为“義”简作“义”最早出现于元抄本《京本通俗小说》,刘复、李家瑞(1930: 128)《宋元以来俗字谱·十三画》引《通俗小说》等“義”字下录简体“义”,其产生时代明显晚于《说文字源》。从语音层面看,“义”与“囪”声母不同,故碑文“义”并非简体“義”字,而应为“叉”的讹刻字。“叉”讹作“义”文献早见用例,黄征(2005: 38)浙敦026《普贤菩萨说证明经》: “尔时普贤菩萨即从座而起,整衣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又: “毗楼勒叉天王献佛白银钵。”写卷两处“叉”字均作“义”。碑石字形讹刻现象时有发生,是由石质载体、书刻方式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给字形识别增加了难度,碑刻整理时需仔细审辨。《说文字源》“义”为“叉”的俗字,“叉江”切音与“囪”的读音完全吻合。《八琼室》《金石续编》“囪”字下均照录碑拓而作“义江”,跋尾中未加考辨,使问题依旧,欠妥。
不论文字误释、漏录还是其他问题,都改变了字书文献原貌,导致信息失真,极不利于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因石刻本系研究《说文字源》的常用文献源,故我们补正其已有著录成果中有关文字的缺误,可为学界提供完整准确的研究材料。
三、 《说文字源》之价值
《说文字源》作为现存较早的专门研究汉字偏旁的字书,不仅在传承《说文》部首研究之成果、补正前人研究之缺误、弘扬篆文书法之艺术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在文字、语音、字词关系研究等方面有特殊而重要的价值。
(一) 文字研究
1. 隶楷书异俗字研究。前述“叉”作“义”、“扎”作“札”等都是楷书俗讹字研究不可多得的字料,字书文字提供了宋代的字形变异现象。系统整理研究包括《说文字源》注释字在内的异体字,可弥补版刻背景下宋代异体俗字存世资料之不足。
2. 古文字研究。梦英宋初自负篆书,故作《偏旁字源》,可毕沅、陆增祥皆批评“英书多缪体”: 毕氏举“”作“”、“”作“”、“”作“”、“”作“”、“”作“”、“”作“”、“”作“”皆不合于六书之正者也;陆氏又列毕氏所未举,补列“”作“”、“”作“”、“”作“”、“”作“”。事实上,按毕、陆二氏的判定标准,书中还有如“”作“”、“”作“”等诸多不合六书正体、与《说文》小篆字形有较大差异的字形。其实梦英正提供了宋代小篆字传承、使用和变异的新动向、新特点,为古文字研究打开了新窗口。进行字原研究时应科学认识和正确辨别上述新形体,总结变异规律,抉发变异原因,可丰富和拓展古文字研究内容,为汉字史研究提供参考。另外,《说文字源》篆文偏旁整体上结构均衡对称,用笔淳劲灵动,线条圆转凝重,饱含“玉箸篆”特征,给人庄重肃穆之美感,为研究宋代篆体书法、宋代僧人书家梦英的书写艺术提供了可靠证据,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
(二) 语音研究
《说文字源》注音真实反映偏旁字原的当时读音,是汉语语音研究的珍贵资料,价值非常突出。先看几条材料。
1. 《说文字源》篆文“皕”下注“笔俻”反,“俻”同“備”,切音中古属帮母至韵。段玉裁(1981: 137)云: “皕,读若逼,逼各本作祕。按,《五经文字》‘皕音逼,《广韵》‘彼侧切,至韵不收。李仁甫《五音韵谱·目录》云‘读若逼。本注云‘彼力切,皆由旧也。”“逼”属职韵,则英书标音与旧注不同,特别是切音所属之韵差异较大。查《集韵·至韵》: “皕,二百也。兵媚切,音祕。”“祕”为至韵,英书笔俻切与《集韵》所录兵媚切音效相同,故《说文字源》“皕”字改音是为了反映宋代读音。
2. 《说文字源》篆文“髟”下注“必由”切,切上字为帮母,下字为尤韵。《唐韵》《广韵》分别标必凋切、甫遥切,切下字分属萧、宵韵,与尤韵有异。段玉裁(1981: 425)认为: “髟,彡犹毛也,会意。《五经文字》必由反,在古音三部,桼部从此为声,可得此字之正音矣。音转乃为必凋切、匹妙切,其云所衔切者,大谬,误认为彡声也。”段氏具体分析两类反切注音的关系,并以“必由反”作为“髟”之正音,可从。故《说文字源》取《五经文字》而弃《唐韵》等所注反切。《集韵·幽韵》“髟”字有必幽、悲幽二切,切下字跟“必由反”所切之韵同属流摄,声韵效果十分接近,表明宋代“髟”字实读帮母尤韵之音。
3. 《说文字源》篆文“嵬”下注“牛伟”切,上字为疑母,下字为尾韵。《唐韵》《广韵》同录五灰切,切下字属灰韵,与碑刻音切之尾韵相隔较远;《集韵》录乌回切,切上字属影母,“疑、影”二母发音部位非常接近。相对而言,《说文字源》拟音基本等同《集韵》反切,更符合实际读音。
4. 偏旁字“”中古音属馀母至韵,《广韵》等所录“羊至切”音效与之相同。《说文字源》注“大例”切,标示被切字“”为定母祭韵之音读,其声、韵均与“”的中古音有别,而跟中古定母荠韵的“弟”字读音极为相近。《说文·部》“”字下云: “读若弟。”按《说文字源》注音,宋代“”仍音同“弟”,《集韵》“”字有大计切一读,可证。
5. 偏旁字“丿”中古音属滂母屑韵,《广韵》普蔑切与之吻合,反映其中古音韵地位。《说文字源》“丿”下注“於小”切,反切上字属影母,切下字为小韵,声、韵皆与《广韵》音切有较大出入,但恰与《集韵》所录於兆切同音,英书所注当属时音。
6. 偏旁字“”中古属並母宥韵,《广韵》扶富切音同;《唐韵》房九切与之声同韵近。《说文字源》注似醉切,反切上字“似”属“邪”母,切下字“醉”属“至”韵,所切之音与“”字声、韵均不同。段玉裁(1981: 737)于“”字下云: “似醉切。按,此字不得其音,大徐本依‘燧读也。《广韵》、《玉篇》扶救切,又依‘音读也。”《说文字源》反切正好与段氏所谓大徐本反切注音相同,结合段注、《广韵》和《说文字源》注音,可确定偏旁字“”中古应有两读,一为韵书、字书反切之“”音,一音似醉切,按《说文字源》所注,宋代“”字当音“燧”。
上述6例《说文字源》反切注音,与被注音字的中古读音有不合之处,如声同韵异、声近韵异、声韵皆异等。勾稽韵书等文献,分析具体注音之理,这些字音又并非随意而为,无据而注,而是揭示出语音变换、调整、传承等方面的规律和特点。其中5个字的音切与《唐韵》《广韵》不谐,而与《集韵》所录反切不谋而合,而《集韵》改良反切是“适应时音的变化,既有音理上的依据,又有反映时音变化的企图”(张渭毅 1999),表明《说文字源》注音旨在提供偏旁字的宋代读音,满足时人能以正确的时音读取偏旁字而选用相应的切字的需求,从一个侧面反映宋代语音系统的基本状况。
因缺乏真实的记录材料,一些字音来源很难找到科学根据,难以考索其读音的传承和演变情况,这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瓶颈所在。表面上看,《说文字源》所作注音记录下《说文》偏旁字在宋代的读音,通过古今对照可探析字音的历时演变。从更深层面看,偏旁字原大多具有较强的构字能力,充当声旁或表义形旁等构字部件时会自然带进原来的语音信息,直接或间接反映所构字的读音,而且可循此类推系联这些偏旁参构的成批的汉字,考查其在宋代的实际读音,这对研究宋代汉字语音、梳理近代汉语语音系统都大有好处。系统开展《说文字源》注音研究,尤其考索那些特殊注音,可充分挖掘蕴含其中的语音研究价值,为中古及近代汉语语音史研究提供珍贵资料和重要参考。
(三) 汉字形音义关系研究
透过《说文字源》注音,可探析被注音字形与音义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理清偏旁字符与记录对象间能指和所指的配合规律,以便科学认识偏旁字的实际记录功能。下面结合具体材料进行分析。
1. 偏旁字“炙”《说文字源》篆作,《说文·炙部》: “炙,炮肉也。从肉在火上。之石切。”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系传》)卷19云: “炙,炙肉也。”后列朱翱反切“之射反”,被切字的声调变为去声。段玉裁(1981: 491)指出: “‘炙字从肉在火上,有贯串之加火上也,此可以得抗火之意,之石切。‘炙读去声则之夜切,一义一字耳。”《说文字源》弃《唐韵》“之石切”,“炙”下列“之夜”切,韵、调同《系传》,意味宋代表炙肉义的“炙”字读作去声。
2. 偏旁字“”《说文字源》书作“”,《说文》收此字,篆作,字形甚异。《说文·卯部》: “,事之制也。从卩。阙。”许氏阙其音。《广韵》音子礼切,段玉裁(1981: 432)云: “今《说文》去京切,《玉篇》、《广韵》皆云‘《说文》音卿,此盖浅人臆以卿读读之,卿用卵为义形,不为声形也。《玉篇》子兮切,取卪字平声读之,《广韵》子礼切,取卪上声读之,盖其音必有所受之矣。”段氏肯定子礼、子兮两音切,质疑“音卿”之去京切,认为系浅人臆作,其说甚是。《集韵》广收各字的不同读音,“”字录有两读: 一音丘京切,一音子礼切。再调查其他字书,“”字除读音存分歧外,还有“”“卿”二字缴绕的问题。《正字通·卩部》: “,卿本字。”章炳麟《文始》: “《说文》: ‘,事之制也。从卩。变异为卿,必有所受。”《康熙字典·子集下·卩字部》: “《正讹》: ‘,事之制也,与卯别。卩者,节奏也,人臣事君之义,会意。隶作卿。”另外,甲骨文“”作“”,罗振玉《增订殷虚书契考释》云: “此为向背之向字。象二人相向,犹北象二人相背。许君谓‘事之制者,非也。”罗氏仅限于甲骨文,其说似隘。爬梳其余各家观点,“”和“卿”或为假借,或为异体。正因为对两者字际、字词关系有不同的认识,自然产生其形音搭配的复杂性。《说文字源》“”下注“岂京”切,当取假借说,与《集韵》“丘京切”读音一致。
汉字字形与音义的联系最初是约定俗成的,一个字记录某个词义,并赋予一定的语音形式,其形音关系是清楚和明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偏旁字指称内容、语音形式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面对错杂的历史字音和文字形义搭配状况,《说文字源》拟音者进行了科学判断,做出了正确选择,为偏旁字语音传承、变音别义、形音关系考察提供了重要线索。因此偏旁字简单注音的背后,隐含着汉字字形与音义的多重研究价值,值得深入挖掘。
四、 《说文字源》之不足
《说文字源》亦存不足之处,主要是个别音切有误,古代学者就曾提出批评。如《关中金石记》卷5指出《说文字源》的注音失误: “其最谬者有三,如音皀为方木反,考皀字,古有两音,一音香,一音皮及反,从无方木之音。音犛为陌包反,犛字从牛,声,氂字从犛省,毛声,是误以犛为氂字。音甾为方九反,《说文》曰‘楚东名缶为甾,本音侧词反,又误以甾为缶字。”所论甚是。我们又发现三个因拟音者错辨偏旁字而误注字音的例子。
1. 偏旁字“()”中古属见母混韵,《唐韵》《广韵》《集韵》所注反切分别为胡本切、古本切、户衮切,与“”字声韵基本吻合。《说文字源》“”下注“补幺”切,明显与“”字读音及韵书反切不合。段玉裁(1981: 276)于“”字下按: “《五经文字》云‘捕幺反,《广韵》云‘符霄切,是以音为音也。”“符霄”为“”之音切,“捕幺”“补幺”切亦音“”,用其注“”字,显系张冠李戴,段氏辨音结论值得肯定。《说文字源》当未细辨字形,贸然依《五经文字》音切拟音,导致“”形音关系失配,留下错误注音。
2. 《说文字源》偏旁字“”即“”字,《说文·部》: “,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段玉裁(1981: 136)进一步指出: “词者,意内而言外也。言从口出,而气从鼻出,与口相助,故其字上从自省,下从口,而读同自”表明“”亦为“自”字,读音也同“自”,《广韵》等韵书反切作“疾二切”,不误。《说文字源》“”下注“蒲革”切,字音为并母麦韵;《集韵》“西方色”的“白”字收“薄陌”切,与英书所注音切极为相近,而“”后有未注音的偏旁字“白”,大概系注音者因形近而误混,导致形音搭配不当。
3. 《说文字源》篆文偏旁“”下清晰注“於迄”切,切音为影母迄韵,实同“乙”字读音。而“”中古属影母黠韵,《集韵》乙黠切即是明证;《唐韵》“乌辖”切,切上字“乌”同属影母,切下字“辖”虽属鎋韵,但与黠韵同属山摄,所以此反切注音与“”字读音声同韵近。“於迄”切与韵书反切及“”字读音声同韵不同,差异十分明显,问题在注音和被注字不对应。复核原文,梦英所书篆文“”作,与《说文》小篆()有很大不同,而与后文的(乙)字形极为近似,可(乙)下为楷字“乙”,未注音。《说文·乚部》: “,玄鸟也。齐鲁谓之,取其鸣自呼。”徐锴《系传》: “此与甲乙之乙相类,此音轧,其形举首下曲,与甲乙字异也。”段玉裁(1981: 584)注云: “象翅开首竦,横看之乃得。本与甲乙字异,俗人恐与甲乙字乱,加鸟旁为鳦,则赘矣。本音乌拔反,入於笔切者,非是。”徐、段二氏分析乙、形音,其区别特征非常明显,惜梦英书字时未加区分,使得两字形近甚至同形,拟音时便扰乱视觉,误“()”为“乙”,最后又随形定音,故《说文字源》“”下注音实为“乙”字之音,引发语音问题,核心是文字形与音义不能对应。
偏旁字形与音义关系本来已经固化,但重新书刻会或多或少改变字形,需要再次核准形与音义的对应情况,因此给篆书偏旁注音,辨形、审音是其难点。《说文字源》拟音者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断字标音仍留有瑕疵,其中既有形近音异、音随义别之字难以遽明的原因,又有择音定字、判断正误的依据和标准方面的问题。拟音者因未仔细审辨而造成上述几个字注音之疏失,并不影响《说文字源》注音材料的实有价值。不论反切上下字如何变换,该书94%以上的偏旁音切与被注音字为声韵皆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韵皆近关系。(何山 2015)后代学者因未全面探究该书整体语音效果,而对其注音指责不断,如毕沅《关中金石记》批评: “英公非但不识字,亦并不识音。”清吴玉搢《金石存》卷五评价字原注音云“谬误滋多,不可为训”。其说显然有失公允。
附注
核之《说文》,梦英《说文字源》目录多“孑”部,少“丶”部,总数仍为540部。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见该书242页注四,上海书店,1937)云: “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吴照手辑之《字原考略》内,梦英偏旁缺一‘玄字,为五百三十九,但此字疑非梦英之原缺。”复核碑拓,原刻未缺,原书亦同,胡氏所疑有理,吴照辑本当因避讳而缺。“玄”《金石续编》卷13、《八琼室》卷87均录作“元”,亦因避讳而改字。
如无特别说明,相关文字的古音信息均参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2010)。
参考文献
1.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2. 毕沅(清).关中金石记.∥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2辑第14册).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79: 10686.
3. 晁公武(宋).郡斋读书志.北平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宋淳祐袁州刊本.上海涵芬楼印.
4. 段玉裁(清).说文解字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北京: 商务印书馆,2010.
6. 何山.碑刻注音材料浅论.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5(3).
7. 黄征.敦煌俗字典.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姜聿华.中国传统语言学要籍述论.北京: 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
9. 刘复,李家瑞.宋元以来俗字谱.北平: 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刊,1930.
10. 陆耀遹(清).金石续编.∥新文丰出版公司编辑部编.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5册),台湾: 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1979: 3289.
11. 路远.郭忠恕其人其书与《三体阴符经》刻石.∥纪念西安碑林920周年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8.
12. 陆增祥(清).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 文物出版社,1985.
13. 吴玉搢编(清).金石存(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 中华书局,1985.
14. 张书岩.简化字溯源.北京: 语文出版社,1997.
15. 张渭毅.《集韵》研究概说.语言研究,1999(2).
16. 赵振铎.集韵校本.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