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古诗新唱,提高诗词教学效率

2016-05-14 13:03何伟琦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古诗意境古诗词

何伟琦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民族精神赖以生存的沃土。古诗词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感悟,也是作者智慧的结晶。在古诗词的世界里,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也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坚定意志,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境界,更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等等,这是中国文学史永恒的思想、情感和艺术的魅力所在,体现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根,是中华民族的魂。

一、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而意蕴丰富,朗朗上口而又让人充满无穷的想象。所以要想整体把握一首诗词的意境和言外之意,学生必须对作者的创作背景有全面的掌握,并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完成对诗本身的理解,这样就潜移默化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领悟力。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古诗词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同时学生将古诗的意境与现实的情况进行重组,引申出新的理解和运用,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

古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不少人生哲理和可贵的精神品质,可以帮助学生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腐蚀,陶冶学生的精神情操,塑造学生的灵魂。

二、古诗新唱

在现实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教师忽略了古代“诗歌”的“歌”的方面,陷入了各式各样的分析中,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味,学生当时学会了,可考试一过就忘得一干二净。出现这样的教学结果,根本原因就是教师将“诗”与“歌”分离,忽略了诗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也就不能真正理解诗歌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内在精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语文界出现了“古诗新唱”的教学理念。

1.关于“古诗新唱”

古诗新唱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将古诗词重新谱曲,或者配以现代乐曲,进行演唱或者朗诵。古诗新唱旨在突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的各种爱好资源,增强学习兴趣。可以配新曲唱古诗,可以配合适的背景音乐朗诵古诗词,可以进一步将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朗诵、演唱、制作、编创等多种艺术形式与古诗词教学相结合,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轻松地领悟诗词的意境,更容易实现对诗词的记忆和理解,同时获得强烈的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古诗新唱”的可行性

自古以来,诗歌不分家,著名诗人闻一多曾指出:“诗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也就是说音乐是诗歌的灵魂。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有“诗三百,皆能弦歌之”的说法。现在许多优秀的流行音乐,大多也是借助诗的优美意境和曲的感人节律来打动听众,比如王菲演唱的《但愿人长久》《清平调》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就是如此。所以,将“古诗新唱”作为古诗词教学的新理念显得非常必要。“古诗新唱”重点在“新”,别具匠心的教学安排,会给古诗词增加无限的趣味性和新鲜感。“唱”的内容也要形式多样,才能避免审美疲劳,但是无论怎样的“新唱”,都不应该背离古诗本身所蕴含的意境和情愫,做到“新”而不“歪”。

三、古诗新唱教学方法的运用

诗歌语言含蓄凝练,意味隽永,有时候很难捉摸其神韵。所以对于古诗词的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在条条框框的讲解上,而要想办法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情感,创设一种诗情画意的氛围,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学习和吟诵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诗”“歌”结合起来,让歌唱等多种形式进入古诗词教学,让诗词立体化,让学生对诗词的讲解和理解立体化,进而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蒹葭》时,学生对诗歌内容较难把握,对诗歌意境更难体会,此时用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来导入课文,学生就容易进入诗的意境,体验其中的情感。

1. 唱诗

唱诗可以在学生充分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蕴含的人文精神的基础上,调动学生自己动手谱曲,和唱古诗,或者直接借鉴流行歌曲的曲调来唱古诗,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轻松地将音乐和古诗词结合起来,使古诗词的识记简单化。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可以直接借鉴《但愿人长久》的曲调,既让学生有了流行歌曲的体验,又使这样的古诗词教学印象深刻。

2. 画诗

画诗就是让喜欢画画和书法的学生,将某些古诗词里蕴含的优美意境和画面,用绘画和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再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那么这节课一定是让人永生难忘的,教学效率也就提升了。比如学习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根据诗的意境,画一幅风景画,画中饱含着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不畏权贵的洒脱。

3.舞诗

舞诗就是将一些诗的意境与现代舞相结合,运用舞蹈来展现诗词所表达的情感,这样的形式既使课堂内容别开生面,又使参与者记忆犹新。比如,学习柳永的《雨霖铃》,可以结合现代舞,将作者表达的面临离别的凄楚表达出来。4.听诗配乐朗诵,饱含感情的朗诵再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容易使听者产生共鸣,进而把握诗词的意境和感情,达到识记和掌握的目的。比如学习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样的名篇,可以通过饱含感情的配乐朗诵,和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进而更好更深刻地掌握全诗。

总之,“古诗新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合适的唱诗方式,或唱或舞,或画或听,教学方式多样化,才能将生涩难懂的古文变得形象生动、简单易学,才能将枯燥无味的单一讲解幻化成丰富多彩而又不失古韵特色的课堂。每次教学后,师生要及时对这样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看是否真正达到了教学目标,以便进一步改善古诗新唱的方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传统文化,然而,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却让人头疼,因为有些古诗词生涩难懂,不用说理解,就连死记硬背都比较难,所以,“古诗新唱”应运而生。“古诗新唱”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充分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识记效果,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无味,进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然而,“古诗新唱”的推广和应用也存在难点,那就是教师的音乐领悟力和整体认读能力,还有多媒体的应用能力有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地充实自己,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发扬光大,让古诗词继续绽放其永恒的光芒。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青云中学(528313)

猜你喜欢
古诗意境古诗词
踏青古诗词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品读古诗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