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美群
摘 要:《合瓢》用简洁优美的曲线和光滑润泽的壶体展示出清新自然的气息,整个壶体具有舒适纯净的现代艺术风范。器身线面精简,流线丰满光润。壶嘴直立坚挺,壶把方圆有力,壶钮呈拱形。
关键词:合瓢壶;造型;紫砂泥
1 前言
宜兴紫砂壶用泥,由于烧制时的温差,则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或周正、或生猛、或笃厚、或纤细……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壶,由于文人的参与,渐渐演绎成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人文历史、哲学睿思,与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习惯,息息相关,并主导古玩的走向与脉络,它不再是实用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并影响几代人的审美情趣。
2 《合瓢壶》的造型艺术和美学特色
用紫砂壶所泡之茶不易失味,而且还有利于储氧并有益喝茶人的健康;此外,用不同的紫砂器冲泡不同的茶叶可以品出各种茶类的品质。一把好的紫砂茶具贵在形、气、神。形者,形象也。点与线,线与面,明暗与虚实,壶体的各个部位和谐一体;气者,气质也。壶如人,气质为贵。此乃内在之精神,非一日之功也;神者,神韵也。此乃壶外功夫。物有所像俗也。花非花,壶非壶,方是壶家追求之境界。
在我国的陶瓷史上,紫砂壶可以说是流芳百世的一种创作,提起它,有太多的溢美之词,无论是“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喜共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等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它的称赞之词,还是“外类紫玉,内如碧云”、“明制一壶,值抵中人一家产”等,无不显示出世人对其欣赏与使用价值的赞美。当然我们还可以想到供春、时大彬、李仲芳、邵旭茂、陈曼生、程寿珍等等制壶大师,他们不断的尝试和创新,提炼和升华了紫砂壶艺术,让紫砂壶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写下辉煌的篇章。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壶,由于文人的参与,渐渐演绎成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人文历史、哲学睿思,与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习惯,息息相关,并主导古玩的走向与脉络,它不再是实用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并影响几代人的审美情趣。
《合瓢》用简洁优美的曲线和光滑润泽的壶体展示出清新自然的气息,整个壶体具有舒适纯净的现代艺术风范。器身线面精简,流线丰满光润。壶嘴直立坚挺,壶把方圆有力,壶钮呈拱形。
相传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个书僮供春,把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制品、纯粹的日用品,推入古藏雅玩,成为一门古玩。便有了“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而馨香久远。民国时将其推向巅峰,成为陶艺收藏中最为风情万种一个门类。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拍打镶括”的紫砂壶,也是一种凝固的线条与音符,“因沉默而越加美丽”。紫砂壶之妙不仅器型之美,也是时代久远所蕴藉的岁月沧桑,那是一个工匠无法营造的人文气象。
紫砂壶经久耐用,涤拭日加,自发黯然之光,入手可鉴,器身玉色晶光,气息温雅,并以边喝边把玩摩挲为乐事。用优良材质做出来的紫砂壶和紫砂杯具有极佳的功效。制壶高手所制之壶,手法独运匠心,无不神韵毕现,妙手天成。加之当时名家的书、画、诗、词、印,高手的镌刻,使名壶登上完美的艺术品的高雅艺术殿堂。这绝非一日之功,何况每位壶艺大师一生所制之壶,亦非件件名壶。
3 结语
茶壶是时光和文化的淬火细细磨合的结果。它积累和传承着数百年的文明成就,今天那曾滋润制壶名家的土壤,其特定的社会背景,制壶家与生俱来的天赋,及后天的刻苦修炼,已如历史长空中的流星划空而过。一把传世名壶亦非一般人所能消受得起的。宜兴紫砂壶用泥,由于烧制时的温差,则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或周正、或生猛、或笃厚、或纤细……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