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观念之变

2016-05-14 16:37
当代党员 2016年4期
关键词:陈星唐某潜规则

“我要把为民服务的好干部选出来,给好评。”

“对头,那些不认真为民办事的干部就应该给差评,让他们受點批评教育。”

年关将至,梁平县一乡镇文化服务中心会议室内,一场特殊的“年度大考”正在举行。

30余名乡镇干部正襟危坐,200多名村民代表当起了“考官”,仔细打量着“考生”。

为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梁平在全县开展“万人作风民主大评议”活动,让民众参与到干部的考核中来。

制度虽然是刚性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干部的思想认识却逐渐发生了变化。

“以前,我在工作中没认真考虑群众需求,心里老是想着领导认不认可,没把群众利益放首位。”干部老常说。

“万人作风民主大评议”的开展,让他的观念发生了改变。

刚开始为了应付民主评议,老常三天两头往村里跑,了解和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

没想到一段时间下来,不少问题得到解决,干群关系逐渐好转,老常压力小了,领导也更高兴了。

“后来我才慢慢认识到,群众需求才应该是我的工作导向,群众开心了,我才能轻松。”老常说。

【点评】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唯上是从”和“唯官是尊”的工作态度割裂了干群关系,只有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导向,才能锻造出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

改变了“特权”思想

八项规定出台后,合川区干部唐某要出差,到办公室申请公车。

不料,这个曾经很普通的要求却被拒绝了。

“为什么不派车了?”唐某吃了“闭门羹”,有些不悦。

“按照相关规定,出差请自行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留好发票报账。”

“路这么远,单位不是有车吗,何必费那事。”

“我们得按规定办事。”

…………

以前,唐某到外面出差都有公车全程接送。

八项规定和公车改革制度出台后,不再有公车搭乘的唐某还有些“不适应”。

“办公事,搭公车,不也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吗?”唐某心想。

抱怨拗不过现实,没了公车,唐某只好自己买票去坐公共汽车。以前,梳理讲话稿、熟悉会议流程这些都是在公车上做的,现在唐某得多腾出些时间做会议准备。

可是会议当天,唐某顺利地参加了交流会——因为准备充分、论证详实,他的发言得到了好评。

他的看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虽然不像公车一样方便,但丝毫没有影响到唐某的办公效率。同时,由于坐公共汽车出差不能像坐公车那样挥之即来,很多事情都要提前准备,反而倒逼唐某更早更好地熟悉工作。

“公事办完后,还得准时往回赶,可以说是没了特权却提高了效率。”唐某说。

【点评】

“在其位,享其权”一直被不少机关干部奉为圭臬。可是当权力超出职责范围时,就变成了享受,特权成了惰政的根源。八项规定从思想根源上改变了特权观念,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

改变了“看客”心态

以前,陈星最怕安排任务。

作为一名乡镇科室领导,他手下只有一个“兵”,还是50岁的老前辈。

“每次我安排工作,都得跟他解释半天,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还要不停提醒,然而,工作依然推进缓慢。”陈星抱怨。

就说上次村级产业调研吧——上级部门为了更好地统筹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一次村级产业调研,希望各乡镇组织人手协调参与。

接到任务后,陈星当即作出安排,让这位下属参与调研工作。

截止日期到了,陈星一翻他的调研材料:内容空洞,论证单薄,结论偏颇。

一问才知道,这位下属觉得经济工作不是“主业”,于是就到一个村草草问了三五句。

“在基层,总有些干部喜欢把自己当成旁观者、局外人,思想上不以为然,态度上等待观望。”对这样的干部,陈星形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领导问起,才跳一米;领导不问,傻站原地。”

他原本以为,这位下属永远就那样了。

八项规定的出台,却如一针强心剂,让这位老干部就像换了一个人,一下子勤快起来。

原来,围绕八项规定和市委实施意见,县委组织部和纪委也进行了考核和监督制度配套。

在考核“指挥棒”的倒逼下,这位干部再也不敢将自己当“看客”了。

现在,陈星看到他开始经常加班了。

“现在怎么这么勤快?”陈星问。

“以前,我就想坐等退休,觉得什么事都与自己无关;现在,我觉得在岗位上干一天,就要担一天责任。”这位下属回答。

【点评】

“看客”心态由来已久,鲁迅名篇《药》就对这种心态进行了辛辣批判。在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中,重庆不少党员干部自查自省,立行立改,摒弃了“看客”心态,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率先垂范作用。

改变了“规则”观念

工作20年来,谭华祥脑中形成了一种观念——“有熟人才好办事”。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每当碰到要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或协调平级兄弟部门处理的问题,他脑中就会跳出一个念头:“不知道那里有没有熟人?”

如果有,他一定会直接联络;如果没有,他就会问一问其他同事,名曰“拓展人脉”。

和谭华祥一样,在全市不少干部和群众心中,“有熟人才好办事”曾经是一条公认的“潜规则”。

然而,尽管自己也遵守这样的“规则”,谭华祥心里却也有些芥蒂。

“事情没办成,熟人面子搁不住,下回不好继续联络;事情办成了,又欠了人家一个人情,迟早都会还回去。”他说。

八项规定出台以后,谭华祥心里的芥蒂消除了。

配合八项规定,各级各部门对办事程序系统进行了大力规范,让其更加标准化和公开化。

“现在,要找其他部门协调办事只需要‘标准动作——按照规定直接通过公函文件或上门联系就可以了,不用再找熟人了。”谭华祥说。

【点评】

“熟人好办事”等“潜规则”意识侵蚀了干部群体,不少干部在尝到“潜规则”带来的便利时,也慢慢陷入了“潜规则”的泥淖。八项规定的一大作用,就是让“明规则”真正明起来。

猜你喜欢
陈星唐某潜规则
机器人和小鸟
Modeling of cascaded high isolation bidirectional amplification in long-distance fiber-optic time and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system*
一口唾沫引发互殴:是正当防卫还是故意伤害
搭乘醉酒司机的车,发生车祸,责任谁承担
陈星、钟浩、张亚雯动画设计作品
微信“摇”来的骗子
清代阅卷潜规则
抢走他人欠条 逼其还债是否构成犯罪
办公室潜规则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