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香玲
[摘 要]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覆盖了除农业以外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经济普查对弥补国民经济核算必需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国民经济核算数据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运用经济普查资料匡算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实践中,笔者发现经济普查方案的设计存在一些不足,将通过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经济普查;核算;数据质量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09
[中图分类号]F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1
以往经济普查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二者相辅相成,第三次经济普查也将完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信息作为工作目标,但不能满足国民经济总体核算需求,在经济数据方面与非普查年度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衔接难度加大,这其中的原因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1 第三次经济普查的主要特点
1.1 普查信息化程度高
普查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采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进行定位、数据采集、底册信息核查和相关证照拍照,实现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等手段的自动化、电子化,并运用PDA形成了电子地理信息系统。
1.2 数据质量控制程度提高
普查采用的方法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造假的可能,提高了普查数据质量。联网直报单位普查表由普查机构通过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布置给普查单位填报,非联网直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普查表由普查员使用手持电子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在数据审核过程中,如出现错误需要修改时,必须经联网直报企业修改,非联网直报企业或个体经营单位的数据修改需经普查对象同意后在普查平台上改正,并会留下修改痕迹,这有效地保证了普查的数据质量。
1.3 普查覆盖范围扩大
此次普查范围除第二、第三产业外,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了登记,从而摸清了各类单位基本情况,完善了基本单位名录库。
1.4 普查成果多样化
为满足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在普查范围上突破以往普查的局限,在传统行业外增设小微企业、重点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行业基本情况的调查,还增加工业煤炭销售去向调查,为国家制定节能减排和煤炭产销政策,提供了科学、全面的信息资料。统计成果优化更加适合国家经济和战略需要,为打造满足各界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型统计迈出坚实的步伐。
2 第三次经济普查方案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差异
GDP的常规核算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本次经济普查为保证基本单位不重不漏,此次普查对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了登记,在指标设置方面没有增加值的构成项,通过普查对第一产业增加值计算采用间接推算法,普查结果与常规核算的数据必然存在差异。常规国民经济核算中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受资料来源限制,主要采用间接核算的方法,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及餐饮业、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对限上企业的调查方式与常规核算没有差异,数据结果没有问题。常规核算中对限下工业、服务业、批发零售及餐饮业和建筑业、交通运输邮政业、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以及非营利性服务业采用间接核算的方法,用相关指标的增长速度来推算。本次经济普查表中没有增加值这一指标,对规模以下、限下企业的数据信息,是一种间接核算的方式,普查与年报两种间接核算的方式会导致与常规年报出现差异,也会造成普查与年报有明显差异。
3 第三次经济普查方案设计与国民经济核算差异的原因
自1992年我国实行SNA核算体系以来,GDP这一指标作为反映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成为政策决策的核心依据。但伴随着地方政府考核的实施,出现了各省GDP总量与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水平的状况。从2003年开始地方GDP数据超出全国3 431亿元,此后这一超出的数字每年都在加速增长。出现地方与中央数据背离的原因何在?有GDP分级核算体系本身的缺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由于数据受到干扰,很难对当地的政策效应和经济走势作出准确判断,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国家经济决策的判断;第二,不利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又削弱了企业的创新动力;第三,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第四,不利于改善民生;最后,不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 提高GDP数据质量的办法
(1)积极推进下算一级工作,即国家对各省的GDP进行核算,省对市的GDP进行核算,市对区县的GDP进行核算。以确保全省GDP总量和市县GDP总量之和匹配。
(2)实行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践证明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已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运行质量,这一核算体制的缺陷日益显露,现行核算体系无法适应经济多元化发展现状,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的方法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运用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莉霞.经济普查与国民经济核算相关问题研究[J].陕西统计与社会,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