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组织理论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2016-05-14 20:05黄金煜郑友训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

黄金煜 郑友训

摘 要 教师专业学习不应是教师独立的活动,而应是教师个体在群体中自觉、主动开展的学习活动。自然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对于探寻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具有启示意义。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性及涨落的特征,教师专业学习的自组织应树立充分开放的组织理念;教师应在专业学习的自组织中对话交流、协同竞争;教师还应将网络学习的新方式引入自组织中,从而有效促进自身的专业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 自组织理论 教师专业学习 有效途径

教师专业成长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不仅要“育人”,还要“育己”。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完善自己,才能为其专业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因此,教师的专业学习必须伴随教师整个职业生涯。目前我国大多数教师的专业学习仍处于外界“他组织”的被动状态,这无疑影响了其专业学习与实践的水平,也制约了其专业成长。自然科学中的自组织理论为研究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新视角,对于探寻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具有启示意义。

一、自组织的内涵

1.何谓自组织

德国哲学家康德较早提出自组织(Self Organization),之后,自组织的概念在复杂系统科学中获得蓬勃发展。自组织理论并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集群,主要包括: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论等。普利高津在其热力学研究中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该理论认为自组织是系统自发出现或形成有序结构的过程。哈肯提出“协同论”,认为:“如果系统在获得空间的、时间的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没有外界的特定干预,我们便说系统是自组织的。这里‘特定一词是指那种结构和功能并非外界强加给系统的,而是外界以非特定的方式作用于系统的[1]。”马托埃斯·罗卡所描述的自组织是“从任意的原始环境中自发形成、组织良好的结构、模式或行为”[2]。尽管不同学科研究自组织的背景和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存在共同特征,即均研究非线性复杂系统的自组织过程及自组织系统的形成、维持与发展的动力学机制。

将自组织的概念引入教师专业学习这一领域,有助于探究教师这一特殊群体的学习方式,也有助于生成教师有效专业学习的新型组织形式。笔者将教师自组织理解为:一群有着共同专业学习需求和成长追求的教师,在他们可支配的自由时空内,在没有外界特定干预的前提下,以终身学习为导向,以提升专业实践为途径,以满足专业学习为目的,自愿发起、自主管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新型教师组织。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学习与自组织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教师自组织不仅能激发教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使教师的专业学习与成长变得更为有序。

2.教师自组织的特征

教师自组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由外界干预而被动形成的“他组织”,其本质特征是教师个体基于共同的专业学习需求与成长追求,在无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自愿、自发形成的有序组织。除此之外,它还具备以下基本特征:一是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系统内部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各种资源,必须进行毫无限制的充分交换。不仅组织内部的教师间要不断地进行信息、能量和物质等方面的互换、分享,还要以开放的态度广泛地与组织外部及时交流,以便更新知识与信息。二是非线性。非线性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并非自上而下的线性制约,而是相互制衡的非线性关系。教师自组织打破了传统科层制中的上级命令下级、下级被动服从上级的线性制约,呈现出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非线性关系。三是非平衡性。非平衡性是指系统整体和其内部各要素之间处于远离平衡的一种状态,其本质是协同竞争,它是系统有序发展的动力源泉。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受教育经历、性格特征、实践经验、认知风格等各不相同,自组织正是能够整合教师间差异,使教师彼此处于非平衡状态,从而取长补短、协同竞争、各显其能,最终满足专业学习需求的新型组织形式。四是涨落。涨落是系统内部要素相对于系统平均值的不可控且微小的偏离状态。教师自组织中的各要素由于自身的非线性与非平衡性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难免会自发地出现一些“涨落”,而这些“涨落”也正是促进教师专业学习从无序走向有序的重要因素。

二、自组织理论在教师专业学习中的应用

教师只有在不断提升专业学习能力,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肩负起教育这项极具创造性的专业实践活动。将自组织理论应用于教师专业学习中,基于其开放性、非线性、非平衡性及涨落这四个基本特征,提出以下促进教师不断主动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开放理念、对话交流、协同竞争、网络学习。

1.教师专业学习的前提是自组织中的开放理念

教师个体的专业学习与成长离不开群体,这就需要教师群体打破以往松散冷漠的人际关系,充分地共享学习资源。因此,教师自组织必须是充分开放的组织系统,即组织内部各成员之间能够真诚地敞开心扉、平等地交流。教师自组织还要以充分开放的态度不断与外界的影响因素进行物质、能量及信息的交换,使得教师自组织一直保持生命活力。这里“充分”指保证教师自组织最优发展的度,它既能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又能使组织具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这才是自组织形成与发展所需的开放程度的本质所在。总之,教师自组织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是明确充分开放的组织理念,营造开放的组织氛围,主要体现在对内和对外开放两个层面。

一方面是对内开放。教师自组织应是一个内部充分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只有营造宽松的组织氛围,教师群体才有可能打破以往外界强制性的“被学习”、“被发展”状态,帮助教师摆脱孤立的学习、工作状态。因此,学校需要分析原有的组织结构在什么地方、在哪些方面阻碍了情感的交流和能量的交换,从而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措施来弱化组织界限,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一个自由、开放的环境[4]。此外,只有在内部成员充分开放的自组织中,教师之间才能尊重差异、发展个性、互相认同和接纳、彼此交流协作,共同学习、共同参与研究,从而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学习力。

另一方面是对外开放。事实上,人类的学习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活动,学习者总是处于一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在与外部环境中的各种因素交互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这是一个动态变化和适应的过程[5]。教师专业学习也受外界的广泛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目标、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要求等,而教师自组织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及时反思、调整、更新教师专业学习的内容、方法等,使之顺应外界发展的要求。因此,教师自组织还需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人才与信息交换,不断地吸纳外界先进的教与学的理念,不断扩充新的教与学的资源。在教师与外部环境之间须建立起平等、信任关系,这是两者积极互动和双向流通的重要保障[6]。

2.教师专业学习的关键是自组织中的对话交流

学习过程是一种对话的过程,是团体成员从各自理解的前结构(原有的知识背景)出发,通过多向、多次的互动达成一种视界交融的过程,而视界交融的结果是个体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与重建,是新知识、新理念的产生与创造[7]。自组织非线性的特征决定了教师间的关系不是上级对下级的线性制约,而是相互平等、尊重个体差异、相互联系与作用的。因此,在教师的自组织中,专业学习是在群体中以共享、对话、交流为主的合作式专业学习。

教师自组织引领着教师个体在群体中相互对话、交流、合作,分享自己的知识与经验,教师所有的参与和贡献交融成了教师集体的智慧。换言之,教师学习应该是参与社会性群体的学习,在教师集体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终既发展了自己,也成就了他者[8]。在自组织中展开平等的、富有建设性的对话交流是教师专业学习的关键。对话时,教师的头脑是开放的,是与他人一起思考的。对话不是辩论,其目的不是为个人最初的观点极力辩护,而是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更深入地理解自身的专业学习状态,丰富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因此,教师自组织要以尊重每一位教师为前提,鼓励他们在对话交流中不断质疑并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进行反思。当然,教师自组织的发展也需依靠与不同情境下的组织外部进行对话交流。

尽管在自组织中,教师间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非线性的,但也需要将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即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师在自组织内不仅有自由进行专业学习的权利,还应该自觉主动地帮助组织内其他成员。因为教师自组织是以促进教师专业学习,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合作组织,每位成员不仅是学习资源的获取者,更是与自组织中每位教师的专业学习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组织同伴。教师自组织中的每位成员都有义务关注同伴的专业学习乃至生活状态,努力促进组织内外的对话交流,将组织构建成真正的教师专业学习之“家”。

3.教师专业学习的动力是自组织中的协同竞争

安逸舒适的平衡状态,并非教师专业学习的自然需求,一个有活力的教师自组织必定是一个多样复杂的、非平衡态的组织。教师自组织的非平衡状态打破了组织原有的稳定结构,为教师专业学习提供了适度的压力与动力,促进教师与同伴协同竞争,不断地积极进取、精益求精,从而形成新的有序状态,为成员与组织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和可能。

教师在自组织内的协同竞争是其不断提升专业学习水平的内在动力,也是教师自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所谓协同,就是在非平衡的情况下,子系统的某些运动趋于一致且所有的子系统都统一于这种运动模式,从而协调一致地运动,形成一个新的有序结构。通过这种协同作用能使教师自组织成为一个发展有序的系统。所谓竞争,就是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亦或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较量,力争获得主导地位的活动与过程。教师自组织是内部各要素极具个体差异性的系统,事实上这些充满异质性的教师通过彼此非平衡的竞争,有利于调整各自未来专业学习的内容和方法,调动教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师自组织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应充分利用好组织的非平衡状态,在协同中相互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取长补短,提高个人专业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

4.教师专业学习的新方式是自组织中的网络学习

教师自组织内外部均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再加上非线性与非平衡的特征使得各种偏离系统原有稳定状态的微小涨落随时都可能出现。涨落可以促进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状态,有利于促进教师在自组织中的专业学习从紊乱无序逐渐走向有序。将网络学习引入教师自组织,正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教师自组织涨落,促使教师专业学习有序化的新方式。

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已然成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型学习方式。网络技术与连接的建立将学习理论引入数字时代。我们不再亲身经历并习得知识,我们的学习能力来自于各种连接的建立[9]。教师自组织也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建立有关专业学习的网络平台,拓宽教师专业学习的视野与途径。需要强调的是,教师自组织中的网络学习仍然是以教师群体自觉、主动地参与研习为前提,以提升教师群体专业水平为根本宗旨,其组织形式丰富多样,例如博客、论坛、QQ群、微信群、贴吧、虚拟学习社区等。总之,通过自组织中的网络学习,教师可以打破时空的壁垒、弱化以往科层组织的界限,以更自由的方式进行组织内外的多元化信息交流与思想碰撞,促进教师自组织的涨落;通过自组织中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及时提出专业学习的需求及困惑,组织中的同伴可以随时随地给予帮助;通过自组织中的网络平台,教师可以整合业余时间里杂乱无序的零散学习资料,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的优质远程资源库,使教师的专业学习逐步从无序变得有条不紊。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学习关系到教师的专业实践水平,关系到教师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我国未来的教育质量。我们应积极尝试将自组织与教师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满足教师专业学习的需求,进而促进教师的自主成长与发展。

————————

参考文献

[1] 刘万海,颜芳玉.论自组织理论视野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3(2).

[2] 陈媛.微内容的自组织学习模式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4(1).

[3] Deborah L.Butler,Helen Novak Lauscher,Sandra Jarvis Selinger,Beverly Beckingham. Collaboration and self-regulation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4.

[4] 程凤农.论教师自组织及其生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6).

[5] 叶海智,丁楠.复杂性科学视域中的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8(3).

[6] 阳泽,杨润勇.自组织: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J].教育研究,2013(10).

[7] 袁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自组织特征与形成机制[J].教育科学,2010(5).

[8] 王凯.教师学习的生态转向及其特征[J].教育研究,2010(11).

[9] 西蒙斯.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J].李萍,译全球教育展望,2005(8).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