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研评价机制对科学精神之普遍性原则的背叛有感

2016-05-14 15:34尹鹏超
商情 2016年41期

尹鹏超

【摘要】本文通过对科学精神普遍性原则的由来、含义、重要性、实现现状、问题原因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了科研评价机制背叛了科学精神普遍原则的结论。

【关键词】科研评价机制 普遍性原则 原因

相对于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而言,科学家似乎代表的是一种自然界的真理。他们利用一个又一个精确的数据为我们描绘着世界。哲学、社会科学的主观因素太多以至于失真或是造假,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是建立在数字上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物。正是由于它的客观性,我们选择了对科学家给予更多的信任。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却告诉我们,即使是最伟大的科学家,例如伽利略、例如牛顿,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还是会在那些本应真实的数据上造假。这是为什么呢?通过对威廉·布罗德和尼古拉斯·韦德所著的《背叛真理的人们》的阅读,我有理由相信,科研评价机制对科学精神之普遍性原则的背叛是其中一个原因。

一、普遍性原则的由来、含义和重要性

1、普遍性原则的由来和含义

“一项研究成果能否得到承认并写入科学的史册,不取决于提出这项科学成果的人的个人或社会地位;与这个人的种族、宗教、阶级以及人品也没有丝毫的关系,”科学社会学家默顿在1942年的黑暗岁月中写道。默顿的这段话是在描述“普遍性”(universalism)原则,在他看来,这是构成近代科学精神气质的四大要素之一。

2、普遍性原则的重要性

普遍性原则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标准,即评价一项科学成果的标准。在默顿看来,提出科学成果的人并不是把他看作一个与社会有联系的自然人来看的,他更多的是被看作一个标记,标记着这项科学成果是由甲提出,而非乙。同时,这个甲是谁并不重要。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类思维的逆向思考。我们通常的思维模式或是思维顺序是这样的——某某提出了某项科学成果。由于大脑先接受的信息是“某某”,所以我们会在听到“某项科学成果”之前不自觉地去回忆以前是否听过这个人,这个人是谁?性别、年龄、性格、经历种种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这完全是下意识的行为,并且不可控制。而普遍性原则要求我们的却是这样一个思维顺序——某项科学成果由某某提出。于是,我们在听到“某某”之前就在进行这样的思考。“某项科学成果”是否有新意、对社会有没有意义、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等等,即便我们随后得知这是由“某某”提出的,哪怕我们对“某某”存在偏见,为了那个“某项科学成果”能得见天日,我们也会下意识的为“某某”辩解或是根本不在意“某某”的一切,只要“某项科学成果”是真实的。

由上可知,普遍性原则可以说是对人类的惯性思维的一次变革,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二、评价机制下普遍性原则的实现情况

所谓评价机制主要指的是“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制”这兩大机制。

“同行评议指的是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帮助政府决定哪些科学家应得到资助,那些科学家不能得到资助。”“论文审查制”则是要求几乎所有的学术刊物都要把送来的论文稿寄给有关的专家权威。身高人将判定文章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并要发现论证和技术上的问题。最后提出是否能够发表的建议。

按理说,如此严格的评价机制,不应该发生背叛普遍性原则,以出身定科学成果价值的事情出现。毕竟“由专家组成的委员会”、“有关的专家权威”都可谓是一个研究领域的精英团体,他们完全可以判断出一项科学成果是否有价值以及有多么高的价值。

但是,事实却事与愿违。最典型的事例是一个叫做朗的年轻人,他是如此善用名望和地位冠冕堂皇的掩盖了一项研究计划的实质。“朗在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工作,这所医院是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研与教学医院之一。朗是一个正在上升的年轻研究人员,很受医院领导器重。他的研究课题是何杰金氏病,这是一种像癌一样起因不明的病症。”

按照默顿的标准来对比一下,“世界上最有名望的科研与教学医院之一”的工作人员,这是朗的社会地位。著名学者、美国科学院院士查莫奇尼克的学生,“正在上升的年轻研究人员”这是朗的个人地位。他进行的研究是旷古硕今的,对大多数此领域的科学家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这就足够了,足够朗利用这些为自己赢得了“同行评议”和“论文审查制”中的精英专家委员会的青睐,可以获得大量的研究资金、可以发表大量的论文,于是他的社会地位、名望就处在不断上升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又可以支持他获得更多专家们的青睐。这样看来,这是个对朗来说运行良好的循环链,直到他的助手发现他的测试数据有问题、发现他的原始数据是造假得来的之前,没有对他的成就产生过怀疑。但是,假的就是假的,一个致命的切入点,就使得人们发现支持朗的研究基础的四个所谓人的永久细胞系居然有三个是棕足枭猴的细胞系,而唯一的一个人的脾脏何杰金氏病肿瘤细胞系,那个病人的脾脏根本没有肿瘤。高空楼阁瞬间崩塌,留给人们的却是无尽的思索。

不过,让人不禁发笑的是,科学界的凝聚力居然在对朗的处分中得到了最深刻地体现。就连朗都可以为了避免得罪自己所在的医学界,而把制度上的问题全烂到自己身上。他说没有把“不出文章则完蛋”的压力转化为动力是自己的责任。所以,科研评价机制没有错,错的全是自己。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美国科学院院长汉德勒会把科研舞弊现象称作是精神错乱的研究人员干出来的事情。就是因为整个科学界都在维护一个背叛了普遍性原则的科研评价机制,所以这个机制才能屹立不倒。

那这个机制对坚定不移的信奉它的科学家们又作了什么呢?它真的像科学界所称那样,遵循着普遍性原则,不拘一格降人材了吗?让我们再看另外一个例子吧。

剑桥大学研究组组长休伊什“因在发现脉冲星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被授予了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真实的情况是怎样的呢?其实在他之前,他的研究生乔斯林·贝尔就已经发现脉冲星,并第一个承认脉冲星实质上就是恒星产物。如果说贝尔是一个由休伊什领导的课题小组中的成员,她在完成的是课题中的项目。那么休伊什就理所应当的得到这份荣誉,他所犯的错误仅仅是没有对工作中付出辛劳的研究员们表示感谢。但这不是课题,贝尔自己安装望远镜天天观察整理数据的唯一目的是完成自己的博士论文。是贝尔发现在数据中有不同寻常的信号出现,是贝尔告知休伊什这个发现的,在大家都在朝着错误方向猜测时,是贝尔得出正确结论的。可是,在论文被刊登出来后,贝尔的名字在五位作者中排在第2位,首位的却是休伊什。按照学术论文写作规则,这个排序告诉大家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是休伊什发现的脉冲星,其他4人只是他的研究小组的成员。

如果科研评价机制对普遍性原则是坚持着的话,那么贝尔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名字写一篇论文,说不定她会是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许有人说,那是贝尔自己的问题,她不愿得罪自己的研究组的组长。这是科学管理体制的问题,不管科研评价机制的事。那我就再说几个铁的事例。欧姆发现了电阻定律、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定律、魏格纳提出大陸漂移学说、塞麦尔维斯发现导致产褥热的凶手其实是孚产医生未消毒的双手,但是他们大多在生前都没有得到大家的承认。原因是什么?原因是欧姆只是科隆耶稣学校的数学教师,孟德尔是在后院种实验田的穷教士,魏格纳是气象学家,塞麦尔维斯只是一个诊所的小医生。身份、地位、名望、专业……这些默顿所认为的不应成为一项科学成果是否有价值的判断标准的因素,恰恰是如此之多的足以影响全世界的理论在它们的发现者穷尽一生都不能得到科研评价机制承认的致命原因。

从古至今,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科研评价机制对普遍性原则的背叛,并且是在整个科学界的帮助和遮掩下的背叛。

三、科研评价机制背叛普遍性原则的原因

1、客观原因

从某些方面来说,造成科研评价机制如今现状,社会环境、科技进步、人生观的改变、社会价值标准的变化等要负上很大一部分责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试验越来越精密,分科越来越细致,这就导致原本只需要简单的仪器就可以做科学研究的美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看看自然科学研究需要的仪器吧,那个不是天文数字?单单靠科研人员个人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大家就需要资助。可是资金有限,需要做研究的项目却多如繁星。怎么分配?不是本领域的专业人士,没有较高的声望,不是尖端研究所出身,人品有问题……统统pass。坚持普遍性原则?我倒是坚持了,不出成果谁负责?现在社会节奏多快啊,哪项研究经得起科研人员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等?三五年不出成果,下一项研究的经费从哪里出?所以,我们要保险再保险,本专业的精英人才都不能那么有把握,还要默默无闻的?还有就是,默默无闻的人做出的成果要怎么检验?只能重复试验。重复试验是需要成本的,一不想浪费稀缺的资金,二不信任这些人能搞出什么名堂来,所以,普遍性原则?还是给高速运转的当今社会让道吧。

以前的科研工作者是什么人?人家那是大家出身,吃穿不愁。“伽利略曾得到图斯察尼公爵的慷慨支持。达尔文出生在富有的达尔文和韦奇伍德家族。”孟德尔住在修道院,吃穿不用自己着急。所以,他们可以怡然自得的进行科学研究。可是现在的科研工作者呢,科学研究既是兴趣又是饭碗,也可能只是饭碗不是兴趣,所以,他们不得不考虑成果是否出得来,速度够不够快的问题。仅仅把科学当成业余爱好来研究并作出成果的人,在真正的科学家眼中就是骗子。花那么多时间、精力、金钱做研究只是为了兴趣?鬼才相信。同时,花大力气做貌似关系到人类生存却要几个世纪才能证明的项目,还不如做能快速转化为生产力,能取得经济利益的项目。为了迎合花钱让自己做研究的人,科学家们与其说是学者,不如说是打工者。当然要选自己满意、老板也满意的人。科研评价机制会不会制止这种现象?怎么会。所谓的精英团体不过区区几个人,你认识我我认识你,互相评价哪需要那么多客气话。倒是不属于这个圈子的普通人想进来就有如登天,怎么会给你机会来分本来就不多的羹呢?

2、主观原因

主观因素是人类难以避免或是不可避免的因素。

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当你迫切想得到能论证自己观点的证据时,你总是会趋向相信那些好的数据,无视那些坏的数据。于是,孟德尔才会得到那么漂亮的数据,以至于今人都不能重复他的实验。

人,总是有欲望的。可能是金钱、地位、荣誉、权力等等。于是就出现了为了跟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的最早发现权,牛顿居然能够篡改自己书中的数据。为了显示自己学识的渊博,成果的丰硕,实验室的领导可以堂而皇之的在自己下属的成果中署名,并在出现问题时推得一干二净。

人,总是群居动物。所以熟人社会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同时,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会深入骨髓。所以,你会倾向于相信那些跟你朝夕相处的人,相信那些在你身边晃来晃去的人。而陌生的文字和声音,尤其是说些你不爱听或是跟你观点相反的话时,就变得刺耳和虚假了。

四、结语

经过上述分析,我可以很坚定的告诉人们,不要相信那些被你们一直歌功颂德的科研评价机制。一个背叛了科学精神普遍性原则的机制是不值得颂扬的。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我们的机制出现问题是已知的了,如何改变还看有识之士的举动了。

参考文献:

[1]威廉·布罗德,尼古拉斯·韦德著.朱进宁,方玉珍译.背叛真理的人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吴国胜.反思科学.新世界出版社.

[3][日]山崎茂明著.杨舰,程远远,严凌纳译.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