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绪义
个人品行的堕落,为官道德的滑坡,很多时候,问题其实出在难以察觉的风气浸染与人性陋习上,日积月累,终成大祸;清代名臣孙嘉淦的一封奏疏,明确地指出了这些问题。
同治四年(1865)一月,攻克南京之后的曾国藩抽空编选了一本书,取名《鸣原堂论文》。这是一部很特别的书,它由17篇汉唐以来名臣的奏疏组成。这不是一本打算赚稿费的书,用意是编来教育子弟的。
在书中,曾国藩对一篇奏疏有很高的评价:“我当年在京城时,听到很多朋友说‘此疏为本朝奏议第一,我认为它的文气不甚高古,因此,没有觉得怎么样。最近我细细品读,发现疏中所说的‘三习一弊,凡中智以上,大抵都‘蹈此弊而不自觉。特别是其中所说‘自是之根不拔,黑白可以转色,东西可以易位,亦非绝大智慧猛加省惕者不能道。”
他告诉弟弟们:我和沅弟(即曾国荃)忝窃高位,平时听到的多是阿谀奉承的话,所说“三大习”,自我反省实在难免。沅弟下属较少,此习还不深,但也不可不预为之防。我们兄弟各抄录一遍置于座右,也就是《诗经·小宛》所说的诗人远征之道啊。
这是兄弟间推心置腹的话。那么,他们所谈论的是一篇什么奏折,需要抄录作为座右铭呢?
这篇奏折叫《三习一弊疏》,作者是孙嘉淦(1683—1753),字锡公,山西兴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及第,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吏部尚书。史家评价他“功业赫奕,学问文章亦高,山西清代名臣,实以嘉淦为第一人”。
孙氏在雍正年间便敢直谏严酷的雍正,差一点丢了性命。乾隆即位后,他向新皇帝上了这道奏折。这道奏折延续了孙氏以往的风格,直接告诫皇帝要重视思想和作风建设,治人先治己。
他将领导者常犯的毛病归结为“三习”:
一是“耳习”,听惯了好话,不说好话者就被当作拂逆,因此,开始时拒绝匡正拂意者,继而拒绝说话木讷者,久而久之,那些歌功颂德不精巧的人亦在疏远之列。这就叫耳朵的习染,“喜谀而恶直”。
二是“目习”,看惯了媚态,不眉顺目从者就被当作抵触。因此,开始时排斥傲慢粗野之辈,继而疏远那些使人畏惧之辈,久而久之,那些谄媚逢迎得不好的也被当作忤逆。这就叫眼睛的习染,“喜柔而恶刚”。
三是“心习”,平时一切要求,底下人都能照办,一切心意都能如愿,久而久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过”,从别人那里听不到自己的缺点,自己检视自己,似乎也挑不出什么毛病。于是,“意之所欲,信以为不逾;令之所发,概期于必行”。自我感觉太好,以为事事都在掌握。这就叫心理的习染,“喜从而恶违”。
因此,三习既成,乃生一弊,这一弊就是“喜小人而厌君子”。身边一旦被小人包围,政事就会日非一日。
应当说,这“三习一弊”概括得非常精准。曾国藩刚开始做官时,位低权轻,感觉不到这“三习”;等到他位居总督,又功高勋重,便真正领教了“三习”。
平时我们讲,为什么一个人做了官,就会大变样呢?并非他想变,而是受困于这“三习”,不自觉地产生了“弊”。
孙嘉淦可谓清醒者,尽管他一路青云直上,而且所处的时代是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政治较为清明,社会相对稳定,但他依然有忧患意识,洞察幽微,对于人性看得很透彻。他进而分析,造成“三习”的根本原因就是人的“自是”。
如何去掉“三习”,根除“一弊”呢?办法就是要“不敢自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明辨忠奸是非,修养德性,改变思想作风。
可以说,孙嘉淦太有预见性了,后来乾隆以“十全老人”自居,不都落到了孙氏这篇奏折里所说的“三习一弊”中了?
位高权重的曾国藩读到这篇奏折,应该是吃了一惊,原以为“三习一弊”是针对皇帝而言,读后方知“三习一弊”普遍通用。虽然他长期以来注意自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概”:斗斛满,则人会刮平它;人自满呢?天会来削平他,与其等天来概之,不如自己削掉自己多的部分。因此他不求圆满而求阙,不求高官而求退。但他还是对孙氏的“三习一弊”说予以了高度重视。打下南京后,原本他只裁撤了部分湘军,到1865年,决定加大裁撤的力度和进度。这就是“自概”,比自律二字力度更强。
他既担心自己不慎流于“三习”产生“一弊”,更担心自己的弟弟们,特别是以狠字著称的九弟曾国荃,立下打下南京第一功,骄傲自满情绪流于言表,如不加约束,后果实难预料。这就是他特意提出要弟弟们抄录《三习一弊疏》的关键原因,要把它作为镜子。他反复告诫弟弟们,“目见千里,而不能自见其睫”,眼睛能看到千里之外,而不能看到自己的睫毛。他借身边的例子来说服弟弟们,说自己深感“音容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苦于不自知”,平时一个眼神,说话声音、动作表情很容易给别人以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但自己感觉不到,因此,一定要懂得“自以为非”的道理,要从四个方面来严加注意:一是面色,二是言语,三是信函,四是近人。归结到底,要做到一个“谦”字。
谦是最大的美德,《易经》中说,做到一个谦字,大可以保一国,中可以保一家,小可以保一身。一如孙嘉淦所说:“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胜焉。”德是君子所独有的,才则是君子与小人共有的,但小人的才可能更胜于君子。语言方面,君子木讷而小人佞谀,容易导致“耳习”。奔走周旋,君子笨拙而小人便辟,容易导致“目习”。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显勤,容易导致“心习”。因此,懂得自以为非,就会自敬自谦;相反,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就会放肆。敬谦是君子治身之本,放肆则是小人乱政之阶。
从1736年孙嘉淦写此奏疏至1865年曾国藩抄此奏疏,相隔130年;再到今天,又150余年,疏中语句,仍足振聋发聩。足见,思想作风建设是做人做官永远的主题。
窃尝究观夫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瞳焉无所知识,未几而骋耆欲,逐众好。渐长渐贯,而成自然。由一二人以达于通部,渐流渐广,而成风俗。风之为物,控之若无有,之若易靡;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人之力,而莫之能御。先王鉴于此,欲民生蚤慎所习,于是设为学校以教之:琴瑟鼓钟以习其耳,俎豆登降以习其目,诗书讽诵以习其口,射御投壶以习其筋力,书升以作其能,而郊遂以作其耻。故其高材,则道足济天下,而智周万汇。其次亦不失为圭璧自饬之士。
——曾国藩在《箴言书院记》中认为,一般而言人天性容易“骋耆欲,逐众好”,故此需要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