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县级台新闻栏目头条新闻更“丰骨”

2016-05-14 16:04熊雪军
新媒体研究 2016年5期

熊雪军

摘 要 时下县级台许多头条新闻,观众都有不愿看、不爱看、不欢迎、不买账的直观感受。表现在屏幕,反映在民声,根子在思维,思变在笔下。文章对其如何改进,怎样转型提升进行探讨。

关键词 县级台;时政报道;头条新闻;转型提升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160-02

时政报道作为县级台“一亩三分地”新闻节目中的重头戏,历来是当地电视台的节目之柱。其主打的头条新闻是时政报道的龙头,是整档节目的“导向标”“压舱石”,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也是能否吸引人看下去的第一视觉,第一印象,第一感触。然而,这一“主打产品”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式,许多时候往往都习惯成自然地被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会议新闻、领导活动所占据,官腔味浓,民语味缺,“有高原,没高峰”,花开不闻香。如何让头条时政新闻真正成龙头,让观众有好眼缘,入耳入脑入心,发挥应有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试水,寻求突破。

1 以百姓关切为先,真正按新闻价值取舍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通常就是当天最重要、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依据什么选,如何选,是对新闻编辑的政策水平、新闻眼光与专业水准的考量,也与新闻改革的勇气密切相关。县计民生,大政要事,这些与百姓关联度高、信息含量大的重要会议或领导活动报道作为头条,本身也是应有之义。但有些台为图省事、愁生事、怕出事,守老规矩,说老套话,往往把不那么重要或者纯属“例行性”的会议报道或时政活动列为头条、二条,且冗长,看了没感觉,没印象,而一些老百姓关心、关注、关联的事件事情事实报道却想当然地排在“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当天新闻显得没魂无主,传播效果大打折扣。笔者以为,要让新闻栏目给观众好眼缘,有看头,首要的就是变“官本位”为“民本位”,依据新闻价值的含金量标准来衡量,来排序,真正让头条新闻龙头起舞,带动整个新闻视窗的灵动。这方面央视、省级台为新闻改革开了好头,县级台要顺应这一好势头,借势发力,思变出新。

2 以深度策划求精准发力,重推本土特色“亮眼之作”

1)善用“组合型”头条报道。如兰溪台时政栏目《兰溪新闻》头条报道的市重点工程项目——金角大桥建成通车,采用的就是典型的“1+N”组合报道模式,消息《金角大桥建设项目今天正式通车》《新闻特写:像一件艺术作品诞生 设计师畅谈亮点》《侧记:市民盛赞金角大桥》《高空看大桥》《新闻短片:金角大桥建设回顾》。像这种集束式的组合型头条,本体报道与延伸报道互为起涌,互为呼应,予观众的是全景的展示、多维的视角、多变的形态、丰富的资讯和全新的感受,点—线—面—柱的扩张式立体报道,让报道效果显得亮眼、大气。

2)深耕“栏目型”头条报道。重点工作、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点实事、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等,领导关注,百姓关心,社会关切,把这些题材深度解读、深耕细作和深化传播,做厚做实,做深做透,做活做亮,以重点栏目型头条形式播出,立得住脚、压得住阵、撑得起份量,也赢得起口碑。如兰溪台去年年底以重点栏目方式报道的《“五水共治”,水质改善》《三改一拆,美我家园》《农村坏境整治“晒”出漂亮成绩单》《重点实事项目加快推进》《机器换人,企业发力》等紧贴中心工作的重头稿,连续几天抢占头条,包括县市主要领导参加的一些会议或活动报道都退居其后,反而达到让地方父母官和观众双满意的效果。

3 化“硬”为“柔”,让会议活动类头条“鲜活”起来

会议或领导活动类报道往往容易流水议程多,领导讲话多,数字罗列堆砌多,虚化概念多,“人头展览”味浓。怎样稀释,如何鲜活?一是化“硬”为“柔”,从中提炼新闻眼,发掘新闻点,巧接新闻链,以接地气、贴地走的平实之风对观众口味。如采访市领导到农村检查指导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这一新闻,记者捕捉亮点,巧用以往镜头资料,前后对比,跨越时空,拍成了《市委书记三进下孟塘村 村容村貌大不同》一片,非流程之作显得有纵深感、厚实感,而且时政新闻民生味道,观众的共鸣感也强了。二是变“静”为“动”,以动传声,以动传情,以动制胜。如在会议类头条报道的后期制作中,加入时尚动感元素,把政策、措施类的有关信息要点、关键数据、方法步骤等用动漫演示,活跃画面,提升动感和美感,加深新闻印象。三是由“内”而“外”,内外互动。通过媒体微信公众号,巧设悬念,巧推片段花絮、记者感受等,吸引平台用户参与,激发收视欲望。如兰溪电视台开通的《微视兰溪》微信公众互动平台,对当地电视时政新闻进行“二次加工”,通过巧设新闻标题,改变表达方式,增加信息元素,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4 以同期声现场声为视觉冲击,让会议时政新闻“现场化”

要从根源上改变时政会议新闻文字繁冗,表达方客套话、模式化的诟病,还需要在报道中尽可能的增加同期声、现场声份量。县级台的时政会议新闻,往往时长三四分钟,文字通篇都是“会议指出、会议要求、会议强调”这类的腔调,镜头清一色的是室内参会人员的画面,让观众听得乏味、看的无趣。怎么改进?一是要善于抓住有信息量的现场声。在会议新闻中不断穿插同期现场声,用现场的画面声替代解说词,这样可以把观众带进会场,增强时政新闻报道的现场感。二是要善于穿插相关性外景画面。在一些年度总结性的会议报道中,特别是总结成绩的解说稿件,应适当地穿插室外画面,这些室外画面可以从原先报道工作进展动态的资料中获取。如兰溪电视台在报道“兰溪顺利通过省级文明城市复评”中,在解说兰溪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做法与成效时,就大量运用社区、园林、环卫工作者一线工作的画面镜头,以此提升报道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