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理论视角下的亲子真人秀节目

2016-05-14 15:07夏爽
新媒体研究 2016年5期

夏爽

摘 要 《爸爸回来了》是浙江卫视的一档明星亲子互动真人秀节目。以该节目为例,借鉴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对其进行分析,以狂欢化的视角解读对其本质进行解读与思考。

关键词 狂欢理论;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5-0094-02

浙江卫视继湖南卫视的《爸爸去哪儿》后,也推出大型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回来了》,在第一季播出1个半月内,收视率上升至热门国内综艺排行榜第四名[1]。本文基于狂欢理论的视角下对亲子类真人秀节目受到热议的本质进行分析。

1 亲子真人秀狂欢式的世界感受

1.1 狂欢的全民性

巴赫金说,“在狂欢节上,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的”[2]。

在这个泛娱乐时代,大众会在节目结束后对某个明星的萌宝品头论足。这种从电视屏幕上蔓延到屏幕下、从追光灯下扩散到我们身边的全民同乐可以看作是这个节目掀起的全民狂欢浪潮。

1.2 狂欢的仪式性

笑谑地给国王加冕与脱冕是狂欢节的主要仪式。狂欢节上的仪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神圣仪式,它们是充满节目气氛的一种欢乐仪式。

节目对本来平凡无奇每个人都会经历却并不在意的事情进行特写,可以看成是一种加冕。给小丑加冕是渴望对权贵体制进行架空以及赋予平凡的人以重要性,在节目中对某种情境的加冕也提醒着观众,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美好却被忽视的时刻是值得我们珍惜和重视的。

亲子真人秀节目中也常会出现明星们手忙脚乱、狼狈不堪的场景,弱点的表露削弱甚至褪去了明星往日的光环,就像国王摘下皇冠穿上布衣,这种脱冕在无意识中加强了节目的趣味性和亲民性,网友的评头论足也并非恶意,只是通过互动来凸显节目的狂欢性的一种形式。

2 亲子真人秀节目中对于狂欢的内在表达

2.1 自由平等的对话精神

狂欢精神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关系。明星本身因为高于普通人的收入和知名度,天然地被划分在高等级的社会群体中。在亲子真人秀节目中,明星会带领自己的孩子去普通的游乐场、动物园、舞蹈班和绘画教室,孩子们之间肆意地玩耍、交流,他们之间表现出的随便和亲昵即是摆脱等级和偏见的自由平等精神。

2.2 交替与变更的精神

所谓的真人秀节目,“真”似乎是对真实生活的写照,却也因为“秀”而显得虚假,但是至少在孩子的层面他们还不懂得作秀,因此而显得真实。因此在这类节目里,没有绝对的肯定和绝对的否定,任何明星和他们的孩子的任何无意识的行为都会引起或褒或贬的评论。这种带有哲学性的特征使节目在娱乐中显现出一种思辨的力量。

3 《爸爸回来了》的狂欢化体现

3.1 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通过灵活搞笑的字幕设计以及对特定镜头的定格与反复回放凸显出孩子独特的个性特征,并因其搞笑语录而受到网友热捧,后期字幕通过符号化展现了孩子和明星爸爸们独树一帜的人物形象。

另外,明星的孩子在不同国家和环境下长大,不同的成长背景、生活空间所带来的性格和行为习惯上的极大差异也丰满了节目的喜剧效果,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调动观众的新鲜感,为节目营造出别样的狂欢场域。

3.2 狂欢广场的体现

3.2.1 电视机前的狂欢者

对于亲子真人秀节目来说,电视观众随着节目中人物情绪的变换而转换自己的情绪,甚至在电视机前将自己的孩子与明星的孩子相对比,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这种身临其境、同悲同喜的行为就是对这场狂欢的参与表现。

3.2.2 网络对狂欢广场的扩大

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对亲子真人秀节目狂欢广场起到了扩大的作用。首先,各大视频门户网站及电视台官方网站都提供节目在线观看资源,节目的在线直播和网络视频对节目的二次传播都扩大了节目覆盖率,基于互联网零成本的多次传播,实现了节目狂欢广场的扩大和狂欢效果的增强。

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和自媒体平台的兴盛发展,为话题的讨论提供了更多平台,人们从只能对着电视屏幕讨论和感动到可以用电脑和手机在微博上给喜爱的萌娃和奶爸点个赞,网络论坛、网络社交平台和自媒体平台成为了新的狂欢广场。

4 亲子真人秀节目狂欢化冷思考

4.1 形式上的狂欢多过本质上的狂欢

亲子真人秀节目是文化工业时代在技术手段下催生的、通过大众传媒进行传播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一种大众文化,是为了节目氛围需要而营造的相对肤浅的、稍纵即逝的一种刺激,不会带给观众真正的心灵震撼和理性思考,“而狂欢节直接的理论来源是民间文化,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积淀的丰富多彩的文化。”[3]可见狂欢的本质是以架空等级压迫为诉求的不可复制的行为。

4.2 警惕盲目狂欢引发的盲目跟风

节目中明星穿戴奢侈品和居住豪宅的曝光是消费社会大环境下媒体报道框架的一种必然现象,但是小孩子难以分辨真实和虚拟,如果过多接触大众媒体所呈现的声色犬马对他们的影响弊大于利。

总之,亲子真人秀节目在其表现形式和架构上符合狂欢理论的精神,但究其本质依然与狂欢理论源头有着深与浅、薄与厚的区别。大众媒体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狂欢提供了更大的广场,使狂欢的全民性得以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雷雷.娱乐媒介化视域下中国亲子类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状态探究[J].鸭绿江,2014(5):240-241.

[2]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99.

[3]张世玉.狂欢理论关照下的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冷思考[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