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强 隋晓芳
摘要:我们知道内部控制体系是为了有效地保证资产的安全、财务信息的真实、经济效益的提高、风险的规避、各项制度的落实而制定的一系列控制的方法以及实施与监督的手段。高校的内控治理是通过建立有效的高校内控体系来保障高校的组织管理工作按照一定的有效程序进行,最终体现高校在不断发展是办学的理念,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是高校的宗旨。高校的依法治校是指在校园里依据法律与制度来管理学校,具体说以法律制度来规范学校的全体师生,并且培养全体师生,具有法律意识、树立法律观念。以此促进校园的和谐,并为大学生今后步入社会后,迅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打下结实的基础。本文阐述了内部控制对高校依法治校的促进作用以及目前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同时也辩证地提出了解决上述不足的具体措施,希望会促进高校今后的全面发展,仅此而已。
关键词:高校内控;依法治校;问题对策
目前在许多人看来,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基地,最终目标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校的知名度,为社会输送高科技优秀人才。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错误的。我们看看近几年,许多名校高科技人才出现了一些危害家庭、危害社会的新闻报道,如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件说明了依法治校的重要性,我们还知道,制度的有效落实与管控是依法治校的最好手段,同时我们还应该知道,社会主义国家,文明教学、和谐教学是高校办学的责任与宗旨之一。所以本人想对上述高校的内控管理、依法治校、和谐高校浅析下我个人的肤浅看法。
一、内部控制对高校执法治校的促进作用
应该说内部控制是完善高校依法治校的基本途径。我们知道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其相关政策,建立健全高校的有关规章制度是依法治校的内容来源,文明办学、和谐学校是依法治校的延伸。对上述活动的检测与跟踪是内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以及作用的有效措施。通过加强高校的内控管理可以督促高校各项工作的“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反必究”执行与落实情况,并起到督促与监督的作用,最终从法律的理念上提高高校管理水平。
二、为什么我们要加强以实施内控为手段的依法治校
在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了“法制国家与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应该紧密相连,所以我想提出“有用社会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才能最终体现依法治校的目的所在。因为依法治校是工具价值,社会有用才是最终的目标价值,只有工具价值与目标价值结合在一起,才能作为目标的最终实现。从宏观上讲是国家要求对高校实施法制化。国家单独给高校设立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用于约束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之间、大学与个体的关系。最终达到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参与、政府监督的目的。从微观上将,就是对大学内部管理实行法制化,通过核心治理、民主管理,并将内控实施到高校管理的每个角落,最终完善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
三、目前高校依法治校的现状
(一)存在可喜的一面
首先得到各个教育部的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法律意识的加强,教育部门也认识到了普法与教育齐抓并管的重要性。并且他们在不断地改变过去单一的只管抓教育,轻视法制的教学理念。其次及时地出台了各种规章制度与办法,并加以辅助于实施。实践也证明了教育部门的及时出手,顺利推动了高校的各项工作开展。最后教育部门与高校联合推出了新的适合依法治校的机制,使依法治校不断地向深层次管理水平迈进。
(二)存在的不足方面
1.短时间内,旧观念、旧理念很难彻底转变
在我国高校推行依法治校还是刚刚起步,目前还是初级阶段。多数人包括许多师生还不能给予深刻的理解,他们认为学校就是学习的地方,又受多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影响,并且许多老的规章制度与新的现行法律法规相矛盾,所以说工作的开展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落实很难到位,某些制度成了上级联查的资料,最终形成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反而许多违纪的事件发生。另外在管理上,创新意识不多,很少有高校的主管领导参与,并且与师生共同沟通,畅所欲言,一般都是千篇一律的过去式套路,本本宣教模式。另外也没有利用好高校现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广泛宣教。这样使法制管理难以形成合力,你松我懈,很难提高依法治校的效率。
2.外界负面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乏的一部分,它在改善了人们精神生活环境、快速传播信息的同时,一些不良的信息也迅速地传播到校园,它影响了许多学生的思维与举止,甚至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其次随着高校生源的不断扩大,高校的规模也逐步扩大,如许多高校都在不同地方建立了分校,但是分校的教学质量与安全治理却远远不如主校,尤其是对学生的住宿、消防、食堂等地方的安全防护存在的隐患多,这样就会导致安全隐患时常发生。如大学生坠楼现象、学生夜不归宿现象、食堂投毒现象等等。最后由于目前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时代,关爱孩子、关心教育已经走人千家万户,但是学校与家长却很少关心孩子的心里,厌学、叛逆心里已经在孩子心里生成,现在无论是高校还是小学,学生自杀现象也反映了当代教育的弊端。综上原因导致给依法治校带来了阻力。
四、如何实现和谐的依法治校目标
(一)加强依法治校的宣传工作
首先依法治校要有一个氛围,这个氛围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这样才能引起全体师生乃至社会的重视与关注。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师生懂得在遵法守法的同时,更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这样也调动他们配合依法治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增加校园的和谐氛围,避免如某高校因导师不让研究生过关,从而导致学生自杀悲剧现象的上演。再有要发挥领导的带头作用,因为中国长期以来有着“上级要求、领导带头、基层重视、职工响应”的思维与模式,所以领导必须其率先士卒的作用,积极参与进来,这样大大地提升了正能量的发挥,才能将政策转化为自觉的遵守,才能为后期工作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全面落实依法治校的具体要求
依法治校重在落实,首先要坚持大学章程的有的放矢,因为大学章程是大学制度的主要载体,又是大学制度在法律上的创新。这里边包括了大学与政府、社会、个体、学术、行政权力等关系。可以说它规定了大学的治理结构、完善了大学的内控体系。其次是要优化各个权力的配置,就是说在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中,有效地配置领导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教育权力、学生权力,使他们在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的前提下,相互制衡、相互制约,最终形成推进高校教学发展的强大合力。这种理念也体现了师生共同参与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以人为本、和谐校园的理念。再次是将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将结合,在这里应该说“以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使命,为了让上海复旦大学林森浩投毒案例不再发生,加强世界观与人生观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理念,用法律与道德双管齐下约束我们的师生行为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不断强化执行力
党的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性也在于实施。同样对于高校依法治校来说也是这个道理,同样具有强制性。高校的规章制度同样具有刚性与约束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杜绝那种打着和谐的旗号朝令夕改,随意变通,让人们失去凝聚力的歪风邪气。另外在落实中要加大力度进行跟踪管理,在这一点,目前全国都加大了监督力度。如高校的主管领导落马新闻报道证明了这一点。这给以权谋私、以岗谋私的人敲响了警钟。所以加强用内控体系管理高校的依法治校是将高校管理提升到新的境界与领域。
五、结语
总之,依法治校也是我国治国的战略方针之一,在发达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也是通过法律渠道规范学校管理的。高校从发展教育入手,强化依法治国,并辅助于内控加以监管与跟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同时也是高校教育改革与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坚信依法治校、以德服人,推进内部治理、适应外部环境,最终推进高校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红.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科技信息,2012(06).
[2]李丽娟.民办高校依法治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湖北,2015(20).
(作者单位:张志强 吉林医药学院;隋晓芳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