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华群
有人说,距离产生美:有人说,距离产生距离。对于这两种观点,你怎么看?
心灵的鸿沟 肖睿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当一样事物与人相隔一定的距离时,似乎会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认为不然。
距离产生的不是美,而是距离。遥远的距离,在时间的流逝中将短暂而虚幻的美丽缓缓扯破,碾成碎屑,仅仅在人们的心中划下一道鸿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便是如此,距离划下的这道鸿沟阻隔了人们之间的情感,留下的或是痛苦,或是冷漠,或是惆怅,或是遗憾。
莎士比亚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这样写道:“分离是如此甜蜜的痛苦。”距离似乎使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更为热烈与真挚,但这样的分离终究还是“甜蜜的痛苦”,也就是说,依然是痛苦。倘若两个恋人始终没有任何办法接触,试问最后还能有几分甜蜜残余呢?
年少时的同学朋友,时隔几十年再次相聚。有些人已经不再在同学聚会上出现,只过着自己的日子,距离的遥远早已将往日情谊冲刷殆尽;来到聚会上的同学们,看见昔日伙伴熟悉却又陌生的面孔,聊起往事与现在的生活,既有温暖,又有许多感伤。每个人都过着不一样的生活,虽然又坐在一起,但长年的分离刻下的裂痕已难以弥补。“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除了发出“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的感慨,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做的了。只有那些几十年来始终伴随身边、亲密无间的朋友,才会一直给予你无穷的力量。
中央电视台有一则这样的公益广告:远在他乡的女儿给家中年老的父母打电话,询问他们生活的情况。接电话的老父亲回答女儿说一切都好,女儿安心地挂断了电话。父亲放下电话,却来到了医院,原来他的老伴儿生病住院了,女儿在外,只有他一人能够陪伴。为了不让女儿担心,他隐瞒了这一切。“父母的谎言,你听得出来吗?”这是屏幕上最后的文字。浪迹天涯的游子,与亲人相隔千万里,距离虽没有隔断浓浓的亲情,但它划出的那道鸿沟却使得子女难以了解到亲人真实的想法与情况,乃至留下无尽的遗憾。
人类本就是社会性的生物,只有缩小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才能多一些美好,少一丝哀愁。跨越那心灵的鸿沟,回到你所爱的人那里吧。消除了距离的深情的拥抱,才是最美、最温暖的幸福。
距离产生美 张宸已
从鸿雁传书、鱼传尺素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只有在这种距离中人们才会越发觉得感情的美好,仿佛因为距离的缓冲,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得以沉淀,在长长短短的时间更迭里酝酿了美。不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此,世事皆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距离,这种时间、空间或是心理上的牵绊成了美的必要条件。
正如相机的对焦,当镜头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无限趋近于零时,反倒只会捕捉到一片模糊。当物与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复存在时,我们也丧失了清晰全面去看待某个事物某个人的机会,也弄丢了发现每个平凡个体组成辉煌整体的机会。初春时节,“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低头细看每片枯黄的草叶很难发现其中蕴藏的生机,只有离开一段距离,透过朦胧的雨雾遥遥望去,才会猛然发觉绿意早就渗透进每个原本黯淡的角落里。简单的反复也能表达强烈的情感,普通的堆叠也能形成壮阔的气势,这些美隐藏在可以观其全貌的前提下,而这样的可能包含在距离之中。反之,失去距离的美往往沦为平庸。格列佛在游历小人国、大人国后曾对外貌做出这样的评论:“不过那也只是因为她们身材和我们是一般大小罢了,有什么缺点瑕疵,还得借助于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我们做过试验,从放大镜里看,最光滑洁白的皮肤也是粗糙不平、颜色难看的。”可见距离对于整体美的发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觉闪光点式的美同样需要距离。太过接近时,我们往往会将目光锁定在本无伤大雅的瑕疵上,却忽略了其他令人眼前一亮的美,距离则另辟蹊径般地为人们提供了反思与重新发现美的空间。对于故乡,大多数人身处其间时多半会发出无奈的抱怨,抱怨糟糕的交通,抱怨不合时宜的天气,等等,但一旦远离故乡时,多半会怀念故乡的小吃、熟悉的乡音、难忘的伙伴。对于故乡反复却矛盾的态度恰恰从侧面论证了距离让人审视原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拾取那些被我们无视的美。命运多舛的萧红少年时期带着无奈与厌恶逃离故乡,却在无数次的人生辗转、异乡奔波中写下《呼兰河传》来铭记故乡一点又一点的美好与回忆里溢出的希望。20世纪以来的故乡文学也大多基于客居异乡的空间、心理距离,去描绘生活在熟悉土地上人们人性的觉醒、对故乡无限的依恋。差一点让人耿耿于怀,而差很多却让人释怀,距离正是通过“差很多”让我们放下不那么重要的细节,发现美的存在。
同时,距离产生模糊感和不确定性,赋予人极大的想象空间。人们遥望天际,总会好奇尽头的尽头会有什么,而这种对远方的好奇奠定了“在路上”追求远方之美的基础。距离所承载的未知和新奇让人们把距离和对距离外的想象糅杂在一起归人美的范畴内,毕竟“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中不缺少美,缺少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而距离正是一副最好的眼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