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在海外社交媒体发生的“表情包大战”,让人感叹表情包的作用,已经强大到可以用来“骂人”了。“骂人”其实是“表情包”的基本功能之一,这次“表情包大战”的看点在于,它升华了表情包,让其成为不同观点、不同思想的承载工具。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大胆想象一下,未来人类真有可能实现返祖,弃用文字而改用图像来交流。
喜欢在文字中插入一两个表情符号,会被认为是具有亲和力、擅长释放友好信息的人,但表情符号只是网络社交中最简单的应用,图像与文字搭配的表情包才是宣泄情感的上佳载体。在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重合度越来越高的时候,“请注意你的言辞”,被更多用来警告冒犯者,同时也被许多网络用户用来自我提醒。但没有人说,“请注意你的表情包”。
表情包既明确又含糊,既犀利又暧昧,它撷取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对善恶美丑、喜怒哀乐的认知与了解,并将其具体到大众熟知的人物表情、影视截图或者自创的卡通表情上,当网友不便用言语来直接表达情感或观点时,就动用这些表情包,进行最直接也最安全的交流。
表情包具有规避风险的作用,它杜绝了“白纸黑字”的法律风险,把全部解释权牢牢抓在使用者自己手里。社交媒体空前发达的这几年,常有人因为微博言论而成被告,目前尚无因表情包使用不当而招来麻烦的。
几年前,大人们还对一些孩子自己创造火星文交流大惊小怪,现在则全面沦陷到表情包里,每天通过手机和网络发送出去的表情包不计其数,表情包也在尽心尽力帮助使用者勾勒他们的形象。
在全民使用表情包的氛围里,明星们也纷纷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来为自己或作品做宣传——《芈月传》首发孙俪、刘涛表情包,《中国好歌曲》也放出范晓萱“魔性表情”——仅从这个层面也能看得出来,表情包在网络传播层面上,已经成了主流应用。而最受欢迎的表情包,则来自并无太多代表作的黄子韬。小S、金星这种表情丰富、走犀利路线的艺人,也常被用来制作成表情包。
作为一种民间语言,表情包体现出其强大的流行文化的力量。在那一个个像素不高、制作粗糙的表情背后,蕴藏着丰沛的情感,也传递着使用者在现实中做不到的真实、洒脱。表情包是复杂社会和生活的一副面具,戴上它,每个人仿佛都找到了自我与童年,可以在热烈与喧嚣的环境里,高声喊出自己的声音,并且迷恋于自己的声音被听到的状态。
在精英文化看来,表情包和网络流行语一样,都不适合在正式场合使用。这也是为什么表情包如此之火,却难以被传统媒体更广泛地关注。网络流行语当中会有一些词汇走出网络,成为拥有生命力的时代新词,甚至会通过官方渠道,进入词典。但表情包的寓意与用途,比网络流行语要复杂得多,且更迭速度很快,它建立了另外一种主流。由表情包构建的神秘语言体系,在很长时间内,将会是网民掌握话语权利的一种方式。
(摘自韩浩月网易博客)
怎样让粉丝经济变成“下饭菜”
最近和几个做互联网产品的朋友闲聊,他们总是感慨,人人都说粉丝经济好,但当下这些“80后”到“00后”的口味一个比一个怪。他们把卖萌、弹幕、二次元之类的流行元素都运用到了自己的产品上,可就是没粘住几个粉。想要吃口“粉丝”,不容易啊!
我不是一个开方子的医生,不过还是和他们分享了一则新闻。在岁末年初这当口,有一出粤剧在广东、上海等地巡演,结果场场爆满,哪怕是在上海世博园那个三山五岳的人汇聚、没什么广东话根基的地方,也是如此,而且最奇特的是,台下数以千计的票友大多都是“80后”“90后”……
在传统曲艺普遍有点儿“黄花菜”的时候,这出名叫《决战天策府》的新编粤剧为何能火?原因就在于它成功地挖掘出了粉丝经济的大蓝海,将它变成了把票房撑得满满的“下饭菜”。这些"80后”“90后”票友为何而来呢?可能最初吸引他们的因素恰恰在于,这出戏是改编自他们比较喜欢的某款网络游戏的剧情,而在进入剧场后,发现在广东粤剧院的精心编排下,粤剧这个在香港影视剧里都是老头儿老太喜好的玩意儿,突然就变成了一个有着殿堂级艺术水准的、有故事情节加精美唱词的超级COSPLAY。
至少,我在上海游戏圈里的不少朋友,就是如此和我描述他们的观剧甚至追剧感受的。
这或许就是粉丝经济的正确开挖姿势了。以一个核心元素作为突破口,在不用改变自己原有底色的情况下,将自己的产品推销给潜在的目标受众群体。或者,从我一贯的互联网用语中,用一个看着更为嚣张的词汇来形容更贴切——跨界打劫。
在我看来,更为经典的跨界打劫案例是在药业上,比如提到云南白药,大家都知道它是干吗用的,用处很大但用得不多。后来它跨了个界,到日化领域做起了牙膏,然后人们很自然地就脑补了下它家的牙膏除了“保洁”功能外,肯定也有生肌止血的功效,甭管是否真有此效,但很多人就是按照这个脑子自动生成的方子去抓的牙膏。另外一个例子就离我所在的城市株洲很近了,做妇科千金片许多年的千金药业,这几年不也进军日化领域做了款卫生巾。许多知道妇科千金片有消炎功能的人,自动脑补一些功能在新品上,也就不奇怪了。
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口碑和品牌的传承,其实还有深度挖掘粉丝经济的意味,让一些过去偏小众、偏中老龄化的名品,在另一个领域“老树开新花”。至于互联网产品中,这种跨界打劫粉丝经济的套路就更常见了,比如手环,充其量不过就是有联网和App功能的计步器,可恰恰就是这么一变,一通过App进行朋友圈步数比拼,过去只是中老年人中很少一部分人才使用的计步器,就成了每个年轻人标配的时尚玩意儿……
让粉丝经济变成“下饭菜”,其实并不是用新奇特来“烹调”,有时候只是看我们如何让老概念“回回锅”,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而不再直接一报菜名就被婉拒了。
(摘自张书乐新浪博客)
中国为什么留不住消费者的心
又一年的春节,组团“买买买”的中国游客如期而至。不少国家专门采取对策,招徕中国消费者,例如日本店家发“压岁钱”给大陆游客,法国则宣布要给大陆旅游团签证24小时出签的便利。中国消费者的配合度也是相当高,春节期间又有几百万游客在海外购物,撒下大把银子。
如今,中国人已经成为全球旅游零售领域最大的消费群体,支撑了全球商品市场的半壁江山。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披露的数据,中国人在英国每年消费3亿英镑f约合27.8亿元人民币),在伦敦的希斯罗机场,中国游客约占全部游客的1%,却创造了25%的免税收益;巴宝莉在伦敦哈克尼地区开设的奥特莱斯,在非周末的日子,约有四分之三是中国游客。根据德国市场调查机构GFK最新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人海外购物支出为22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万亿),境外人均花费5830元,同比增长16.3%。这一人均消费额相当于每个出行者在境外买了一个LV手包,而今年的数据,势必更为走高。
然而,1.5万亿的境外消费额对中国而言却另有一番意味。2008年中国经济刺激总量不过4万亿元,而去年一年的海外购物消费就比当年经济刺激总量的三分之一还要多。可这1.5万亿不是贡献给国内经济,而是全部流向海外,这显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利。国人越来越严重的海外购物倾向,让“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政策成了老百姓“内需带动外需”的实际行动。国内经济下行,老百姓还一个劲儿往外花钱。让老百姓愿意把钱花在国内,怎么就这么难呢?
在国内购物,说起来总是会面临这三个问题:商品税费过高,质量不过关,购物体验差。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曾发布报告称,如今仅两成国人愿意在国内购买奢侈品,而导致中高端消费“外热内冷”的最主要原因是价差。我国较高的税率是产生价差的重要原因,这造成了商品的标价与实际价格的巨大差距,一般顾客实在消费不起,于是就只能转到税率更低的境外地区了。
再者,对于消费者而言,购物环境实在难令人满意。看看如今国内大城市的购物中心,几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处在闹市区,周遭环境被废气、雾霾、噪声包裹着,远远谈不上宜人。这种购物体验与巴黎、纽约、东京等国外的购物圣地相比差距明显。纯粹去购物中心购物的人已经寥寥无几,大家无非是到实体店,悄悄用相机拍照,然后在网上按图索骥。再看看海外消费者呢,从他们发朋友圈的照片足以判断,他们所去的购物圣地本身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众所周知,消费依赖收入的支持,而在过去十年间,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当然,老百姓的收入并不是没有增加,但增长速度却落后于GDP的增长,于是出现消费的疲软。国内的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会选择境外消费或者上网海淘,因为确实比去实体店消费便宜许多。
有人说,便捷的网购能改变境外消费的趋势,实现消费回流。果真如此吗?据统计,去年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比上年增长了33%。在中国消费疲惫不振之时,规模愈加庞大的网购消费依然坚挺,似乎是一个利好消息。然而,国内网购市场却长期被假货所侵蚀。去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了一项令人吃惊的数据——我国网购的正品率只有58.7%。消费者的投诉也在急剧增加。在目前假货横行的环境下,希望中国消费者在国内安心购物本身就很牵强。说穿了,网购只是人们的权宜之计和无奈之举。如果能在实体店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谁也不愿意天天网购。所谓的网购,其实是消费者用牺牲购物体验和质量的代价换来了便宜的商品价格。
看来,让购物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而不是折磨——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已到了不得不做的时候。
(摘自孙骁骥网易博客)
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