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写作生活,创造生活写作

2016-05-14 19:47张永娟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活动

张永娟

一、缘起: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美文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可是面对着众多学生、有限的课时,常常感觉做了很多工作却发现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并不显著。所以,每每面对聪敏活泼的学生,面对着自己精批细改的作文,备感痛心!按理,用文字记录生活、宣泄情感,是人的精神需求,甚至是精神享受,从这个层面讲,写作应该是简单而快乐的事情。然而,有多少中学生能“写并快乐着”?症结又在哪里呢?

有一次,在课前的“美文推荐”活动中,学生读到一篇散文《夏天,去拜访一只虫》。文中的一些语句,写得妙趣横生,让人读起来身临其境。比如“崎岖的小路上,我看见了一群蚂蚁,以磅礴的气势,推动一只虫的巨大躯壳。艰难而壮阔的行进场面,让人想起建筑金字塔和古长城的远古民工。”“一只虫走到土疙瘩旁边,土疙瘩对它来说,犹如山一般高耸,它有些胆怯,也有些踌躇。终于,它爬了上去,它战胜了自己。”“也许,一只屎壳郎爬上牛粪的顶部,它也会抬头傲视良久,发出‘一览众山小的感慨。”……如此精巧的细节,如此有趣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没有真实体验,没有观察中的情感触动,是无法写下这样动人的文字的!

不由感叹,如果我的学生也能带着一份好心情走向田野,或许也会有很多意外的邂逅与惊喜呢!当时正值仲秋,漫山遍野红叶飞舞,我便布置了《秋天,到野外去》的活动作业。到野外去,到秋天里去走走,拍视频或是照片,整理后配文字在班里交流。对于这样的作业,学生当然乐于完成,家长也很配合。因为秋天美丽的田野,本身就是一种召唤。

班内交流的时候,学生们美丽的照片、稚嫩但真实的视频,把燃烧的红叶、盛开的野菊、天上的流云、广阔的田野搬进了教室。看着教室里弥漫的秋意,学生们争相绽放的笑脸,我不由得感慨:真的是说教一百遍,不如走进大自然一天啊!趁着兴味正浓,我要求学生以本次外出的所见、所闻、所感来写一篇作文,没想到很多学生都写出了佳作。真实的生活经历使得学生们走出了编造作文的桎梏,真切地懂得了好作文是与真实的生活对接的。就这样,学生们尝到了作文的甜头,我更是找到了引导学生作文的入口。我想到了画家们的写生活动,他们通过上山下乡,通过置身其中的体验来寻求作画灵感,完成画作。那么,我们的作文不也如此吗?只有带着学生去“身”入生活,帮着他们丰富生活,丰富见闻,让其“心”有所动,才能触发他们真正的写作动机。

二、实践:生活“写生”巧实践,“身”入生活天地宽

学生们写得流畅轻松,教师们教得欣喜满足。这样的美好感觉为我打开一扇门窗,坚定了我的想法和做法。我要更系统地开展这样的写作活动。依据教材精选训练点,结合生活巧设活动。然后在写作之后点评引导,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一个点一个点地落实写作方法的指导。基于这样的考虑,面对新接手的初三,我启动了“写生化”的作文训练模式,作文分两步走。

1.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具体做法就是根据时令,根据具体生活场景,根据热点问题,精心设计作文前的观察体验写生活动内容,帮助学生打通作文与生活的隔膜。这样,让学生们带着任务去思考筛选,“身”入生活,观察体会,力争“心”游其中,之后写作成篇。基本每次这样的写生内容我都会提前两到三周布置,并让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对本次话题再做分解,选择侧重点,选择写生地点、人物、时间。若涉及与人打交道的活动,就引导他们探讨口语交际的方法,当然也要叮嘱安全上的注意事项。

为此,我给初三第一学期制定的作文训练主线就是写作内容训练:“生活无不成文——读写结合,写出初三的发现与思考。”第二学期主要围绕考场作文的表达技巧入手训练。我们已经开展的活动有:“校园访秋”的活动,带着学生们用课堂时间去观赏校园里各种植物在秋天的姿态;“公园听戏”活动,引导学生们在公园里去跟爷爷奶奶听听戏,了解戏曲文化;“市场寻味”活动,走访校门口的小市场,去攀谈认识那些常年摆摊设点的摊贩们,品味舌尖滋味,咂摸心间情味。后面将陆续开展“观察与思考”系列化活动:家庭中,被我无视的爱的细节;校园里,被我辜负的美的画面;社会上,被我忽略的感动故事。另外,历史故事中,那些震撼我心的瞬间;艺术学习中,那种陶醉其中的滋味;影视欣赏里,那个戳到泪点痛点的情节;读书过程中,那个心舞飞扬的感受;旅行游历中,那个忘却自我的美妙境界……也将是我们将要选择进行的写生话题。

2.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具体做法是在作文上交、教师批阅就典型问题具体辅导之后,再让学生进行同题作文的二次创作。从写作内容上再完善,从写作技法上再雕琢,最终写出有进步的作文,乃至成功作文。从本学期的几次作文来看,学生们中有第一次就能写作成功的学生,但是也有一些学生选材很好,可是在布局谋篇上,在动情点的描写上,或是个人独特感受的传达上还很粗疏,有流水账倾向,有概写过多、以评价代替所见所感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些学生明显欠缺“心”入其中的观察与思考,只会照相式地搬一些镜头进文章,没有个人的所思所感。所以,选择在第一次作文评讲之后,我会让学生们再次深入现场,再次捕捉心动瞬间,再次细化见闻感受,再次动脑构思,精化布局谋篇,往往有很好的效果。而对于第一次就写得好的学生,则可以在第一次观察体验基础上再选内容创作,或是就第一次作文内容再换叙述角度,再换篇结构布局写作,也是很好的提升。当然,对于第二次写作还不成功但是有修改价值的作文我会引导着该生进行第三次写作。当把一个作文素材想深想透,学会表达与运用,写出有自己真切感受的成功之作时,我观察到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定会大涨。言及此,我还想说的是,目前很多学校都规定学生一学期至少训练八次大作文,如果每次都换内容,换训练重点,让学生一篇篇地写,而不注重学生的重返现场、再度思考、自我修改、重新写作的过程,是见效甚微,甚至是徒劳无功的,或许还会让学生越写越迷茫,越写越空泛,其写作能力不仅很难得到提升,而且会让学生更加恐惧和厌恶写作。不如让其将自己亲身经历的好素材,反复观察,反复思考,反复写,而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就能达到“事久生情”,达到“熟虑精思”,从而最终写出独特的“有我 佳作”。

三、思考: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生活”活水来

在这样的写作实践中,我感到自己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路。看到学生们不再为写什么发愁,而是欢天喜地地参与到我为他们设计的课堂外的生活里去,课间交流也会不自觉地告诉我他们周末的所见所闻,作文中越来越会发掘真实的“人间烟火”表达的时候,我内心感到无比喜悦。

后来,读到叶圣陶先生的著作,其中两段话给我印象很深,更坚定了我的这一想法。他说:“写作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生活充实的涵义,应该阅历得广,有发现的能力,有推断的方法,性情丰富,兴趣饶富,内外合一,即知即行。在生活里有体验,有情思,笔尖流动,捕捉和记录,会再说虚妄不成的话吗?”

反观我们的学生,手里不乏各类作文书,里面关于作文的种种技巧不可谓不多,但总有很多学生感觉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正是这样的实践,我才深深感到学生不是不会观察思考生活,而是真的欠缺生活,并且这种现象在城市学校更加显著。虽然学生们处在信息丰富、渠道畅通的环境中,按理在写作方面应当有优势,但纷繁的社会和快节奏的都市速度反而让他们难以养成静思的习惯,再加上很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致使很多学生的周末处在四处奔走补课的行列里。因此,帮助学生设计生活,让他们去拥抱理解这个多彩的世界,就需要我们教师用自己的爱心、耐心与智慧去引导,让学生发现和感受生活的广阔和美好,正如陕西旬阳一中的姜艳教师努力开展的分享课,积极摸索和践行的思考,“让生活绿意葱茏,清泉流淌,把作文的笔端润湿。然后,作文的种子发芽,再然后,妙笔生花”。生活永远是创作的源头,而一个人对生活的热爱与情趣就是泉眼。

所以,作为教师不只是唤醒学生们的生活记忆,更应该给学生们设计生活、设计话题,让他们去亲历、去体验,然后再来进行创作,这或许才是作文的正道。我相信这样的做法既能丰富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又能挽救其于网络和繁重的学业之下,让学生们有一段健康、绿色、多味的成长经历。更关键的是,学生们睁开了自己的眼睛,打开自己的耳朵,用自己的心去体验生活,那么,学生作文中充斥着的便不再是无病呻吟或是瞎编乱造,而是“我在现场”的“我见、我听、我嗅、我感、我思”了。个人的就是自我的,就是独特的,这样学生们就能写出“有我之作”,写出趣味,写出作文的个性。

为了使写生课开展得更好,我想还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教师自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善于发现生活的素材。要用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去唤醒或者启发、引导学生去挖掘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处,也要常常写文章去感染学生。本学期“校园访秋”活动的安排动员中,我就展示了自己在植物园拍摄的一组照片,并以下水文《红叶飘飞》去引导他们;在“市场寻味”活动中,我写下《街边那可爱的“面皮宝宝”们》去启发他们。当然,教师还要做发现者,要善于从第一次的学生习作中发现好素材,找出共性问题,跟学生及时探讨交流,保证活动的时效性,并引导学生再深入生活,细节之处继续开掘,个人感受方面纵深思考,作文创作上再行突破。

2.要充分利用家长会或家长群,与家长做好沟通交流,尤其做好思想动员。让家长理解周末亲子活动对学生健全生活情感、生活态度培养的重要性,并鼓励家长带着孩子积极参与到“感悟生活、寻真悟美”的行列中来。这样,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也会增添情趣,变得更丰富多彩,而一个生活内容丰富雅致的家庭也一定能感染得学生更健康,更阳光,更有情趣,也更爱生活,学生也将会更爱观察、爱思考、爱写作、爱表达。一个家长在这样的活动之后说,“真希望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在花样年华里,让我多陪陪孩子,给孩子多留下一些值得收藏的成长时光”。

3.要给学生以具体的“心入生活”的指导。比如开放所有感官去观察,比如满怀真诚与各类人打交道。在活动中要传递给学生这样的理念和认识,即相信写作与观察体验是能相互促进的:写作是观察体验的磨刀石,它能磨亮我们观察的眼睛,磨砺我们观察的目力。因为带着写作任务的观察体验活动可以提升一个人精确感知的能力,能让我们在一丝一毫中明察秋毫。而依托写作过程,又可以有效地序化我们的观察体验结果,让观察体验能力日渐提升。对于学生体验感受的启发,我想借助作家毕飞宇的一句话去引导:如果你想要一个东西有意思,只需久久地凝视着它。学生们也兴奋地告诉我,“日久生情”太对了,他们现在爱极了学校的每一个角落。

(陕西省宝鸡市第一中学;721000)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