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写前功夫,只须改变一点点

2016-05-14 19:47明玉梅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明玉梅

每见学生写作文时“哭天抢地”“鬼哭狼嚎”之状,我就心急如焚。作为教师见死不救,实为失职。书也读了,方法讲析更是一箩筐,可写作现状却没有丝毫改观。

我暮寝而思之。通常情况下,学生阅读处于消遣的、无效的阅读状态。平时除了教师偶尔布置一篇小练笔,就是一学期的八篇大作文;所谓教师的“导”,也无非是出题后简单地讲析方法然后写作。这里明显存在浅阅读、硬写作、空讲析的问题。

改变一点点:我的“读”“写”“导”。

“读”:读名篇佳作(教师推荐),读优秀范文

“写”:学写不同方式的阅读批注,学理范文文脉,学写作文提纲。

“导”:根据每次大作文训练需要及学生写作难点进行专题指导。

可见,症结不在方法而在我们忽略了“读”“写”“导”操作的过程。所以,应多关注“读”“写”“导”这一良药配置的成分、材质,多关注熬制的火候、时间、制作的方法、搭配的顺序等。对症下药,文火慢熬,才能药到病除。与学生共同精选读物,放慢阅读速度,动笔写批注、理文脉、写提纲,做到读思结合、读批结合、读写结合、写创结合。“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黄厚江《从此爱上作文课》),由输入到输出,由积累到创造,使之形成写前训练序 列化。

一、平时:读一读,批一批

在理科“猖獗横行”的今天,作为教师,个个都是钢铁侠,要与学生共同守住语文阵营,努力每天抢占10~30分钟的阅读时间,强制学生放慢阅读速度,精读细品1~2篇美文,并要求附之不同方式的批注,以此来滋养学生的心田,濡染学生的情思,捍卫语文领土的完整与尊严。

“培养学生非写作状态下的写作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他们胡思乱想,随便写的习惯。”“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会写批注和评点,也是一种重要的写作能力。”(黄厚江《读写结合课》)批注式阅读就是非常灵活且实用的自由写作方式,既能引领学生读进去、跳出来,又能有效改变学生浅阅读、无效阅读的现状。当然,如何进行批注,需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做细致指导。

现以丁立梅的《不辜负》为例,介绍几种批注式阅读的方式:

不辜负

丁立梅

春天,满校园的花开得扑棱棱的时候,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有谁能说出,我们这个校园内,到底有多少种花在开?

学生们面面相觑,答不上来。

我说,知道西阶梯教室后有三棵榆叶梅吗?现在,开了满树粉红的花。知道教学楼旁有两棵丁香吗?淡黄的花,早已缀满枝头。知道办公楼前的草坪旁,鸢尾花已打出一个个花苞苞吗?还有小径两边的夹竹桃、饭堂门口的月季和虞美人,花开得红红白白,烂漫成一片。图书馆后的两棵小樱桃树,开的花则是淡粉的。金钟花也已撑开一朵一朵金黄,小酒盅似的……

学生们惊奇地睁大眼看着我,他们日日从花边过,却从不见花。从来不知,身边原来有这么多的花,在默默绽开。

(批注式阅读之情感积累:每份细小的感动,每一朵花开的震撼,每一丝云飘荡的悠然自得,只要用心去观察生活,你会发觉每一个微小的生命都能带来生命的享受,你还要错过吗?)

忽略和漠视,已成了我们生活的常态。我们总是忽略跟前的好,像猫一样的,追着风跑,以为远方才有我们所要的美好,而四季的风景从身边白白错过。等我们回头想再抓住时,那些风景,已成隔岸。我们只能慨叹一声,回不去了。

是的,回不去了。被我们错过的人,被我们错过的事,也便成了生命中永远的遗憾。

(批注式阅读之佳句品析:“回不去了。”这句在上下段反复两次,似人的低语。自然过渡,引发思考。“被我们错过的人,被我们错过的事,也便成了生命中永远的遗憾。”道出所有人的人生感慨。)

(批注式阅读之情感累积:盲目地奔忙,错乱了生命本该有的节奏,时间悄悄褪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的空白。)

朋友,中学校长,风华正茂,却患上绝症。平日里他工作起来像玩命,节奏紧张得呼吸也难。我们聚会,他很少能到场。一句话——忙,改天吧,改天我请你们一起钓鱼去。每次他都这样说,却不曾兑现过。生命不多的日子里,他被人搀扶着在医院的小院子里散步,身子软塌塌的。每走一步,都很艰难。劝他躺下休息,他硬要坚持,他说,要锻炼的,不锻炼身体怎么能好呢?等我身体好了,我一定要请你们几个去钓鱼的,你们都约我好几回了。

最后的时光,他就这么向往着:一竿在手,柳树下坐着,日头长长的,世俗的纷繁全抛开去了,他有闲云野鹤般的快乐。这份快乐,于他,终究没能实现。清风飞扬,天伦之乐,这样易得的幸福,于他,已成遥不可及。

曾读过一封来自地震废墟下的信,是一个年轻人写给母亲的。地震来时,年轻人正在他的办公室工作,一下子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下面。当他意识到生命的时钟已进入倒计时时,他想起母亲。平日里因工作忙,他总疏于跟母亲沟通,忽略母亲太多太多。他搜索着在纸上写下他的心声:妈妈,此刻,我真想抱抱你啊。如果我能活着出去,妈妈,我要陪你坐在客厅里聊天,不再嫌你烦。我要跟你学做菜,让你也吃上一口我烧的菜。我还要带你去旅游,我们一年去一个地方,你说好不好?地方由你来挑。

当人生余下的时间不多时,我们才猛然警醒:有些事,还没来得及做。有些人,还没来得及爱。我们总以为可以等等,再等等,一转眼,却物非人也非。

(批注式阅读之选材篇:三个小故事,均写他人生活、社会生活,这与作者的阅历有关,但我们也可写我们生活范围内的人的生活故事。这是一个不错的作文选材方向。只是叙述这样的故事要简短真实,围绕中心侧重写感人的细节。这就是散文 笔法。)

活着的最好态度,原来不是马不停蹄一路飞奔,而是不辜负。不辜负身边每一场花开,不辜负身边一点一滴的拥有,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每时,每刻。

(批注式阅读之语言赏析:“活着的最好态度,原来不是马不停蹄一路飞奔,而是不辜负。”一句话道出每一个活着的人应有的人生态度,凝练成三个字——“不辜负”,一语点破梦中人。又反复用了两个“不辜负”进一步诠释如何才能“不辜负”。如果说,前文几个小故事让人唏嘘喟叹,那么这两句诗意的总结,让我们感受到还能有机会“不辜负”而心存慰藉,于是,几个小短句就更显温馨——“用心去欣赏,去热爱,去感恩”,似寒夜的流星滑落心底;“每时,每刻”,似风儿在耳边轻轻地告慰,逗号隔开,单独成句,既强调又富含诗意,使文章结尾韵味无穷。)

二、考前:思一思,理一理

精读细品、自由批注,着眼于学生长远利益,但有时为解眼前之急“一时之饥”,马上来 “一包方便面”还是有必要的。即在考前或平日的阅读中适当穿插几次阅读优秀作文的训练,让学生从中掌握考场作文的审题选材、布局谋篇等技巧。但阅读不可贪多,仍然要先读后思再理,做到篇篇见效。

1.看作文题,进行口头审题与构思。

以《有一种色彩属于我》为例,审题焦点:抓关键词。

“一种”:表明文中只出现一种色彩,最好没有其他色彩混淆视听。

“色彩”:实写某种色彩,作为事件的线索,或推动情节的关键点,但必须挖掘出这种色彩的内涵,虚实结合。

“属于我”:最好写与“我”有直接关系的故事,正面写“我”的追求、转变和梦想,结尾表明这种色彩对“我”的影响。

构思:写什么素材,怎样立意谋篇?

以上的审题与构思过程只需三分钟,最好是随手旁批到题目旁。为了简便快捷,也可只写关键词。训练有素后,这个过程也可以口头进行。从而,积累写作经验,丰富写作体验。

2.看正文,比较、判断、甄别。

带着自己的审题与构思走进文本,既可以查找自己审题的缺漏,又能对范文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方面的优劣进行准确的判断,从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此感悟写作规律。

3.理文脉,学布局。

考场作文常见的入题慢、详略不当、扣题不严等问题的出现,都源于学生不会布局谋篇。读范文,理文脉,学布局谋篇技巧,使学生在范文的阅读中学习写作方法,感悟写作规律。

《自信是我制胜的魔杖》(原文略)文脉 梳理:

(一)引题:手握自信魔杖,我便无所畏惧。

(二)叙事:点面结合。

1.概写:挥舞自信的魔杖,我战胜了怯懦的 自己。

2.细写转变过程,紧扣“自信”——点。

3.运用排比段具体概写,扣题“制胜”——面。

(三)结尾:诗意笔法写“自信”给自己带来的转变,突出“制胜”。

三、写前:编一编,列一列

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大会上发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其实写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叙事要有波澜,这就必须让学生能将故事细化——会编故事。

从范文中学编故事,以《自信是我制胜的魔杖》为例,将第二部分3~5段,心理转变部分细 化为:

铺垫:演讲比赛害怕退缩

一层转变:台下老师同学鼓励+“我”的心理

二层转变:校长为我献花并夸奖“我”+“我”的心理

彻底转变:概写以后做法

此外,写作文提纲是考场作文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往往很难操作,或平时训练不到位、不熟练而被学生直接跳过。

如果说,“思一思,理一理”是“列一列”的有效铺垫,为独立创作提供经典行文模式,那么“列一列”又是“思一思,理一理”的实践与运用。只不过前者是看他人文章为他人文章列提纲,后者独立构思,要列出自己的行文思路,但此时,可借鉴已经积累的行文模式,并有创意地表达。两者互为补充促进,彼此提升。

四、课堂:引一引,悟一悟

在布置大作文前,教师要准确掌握“写情”,即预设学生写作的难点和问题点,或根据此次作文的写作训练点进行专题导引。这就为学生写作铺设了写作台阶,使之顺利通关,让学生有“法”可依。

如《笑声》写情预设:

1.学生很容易将“笑声”写成“笑容”。

2.“笑声”常见但描写有难度,即如何化声为形,如何描写充分、细腻且有个性。

我通过引名篇名段,让学生悟写作技巧。

四奶奶坐那儿,咯咯咯咯地傻笑着,像只刚下过蛋的鸡。

——老舍《鼓书艺人》

笑声像一串银铃叮咚响,半入河风半入云,香雾中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刘绍棠《瓜棚柳巷》

这干巴巴的笑声显得那么多余枯燥,它像一根烂绳子,突然断了。

——高尔基《抱怨》

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都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了。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

——曹雪芹《红楼梦》

感悟写作技巧:

1.描写集中充分,浓墨重彩,反复渲染。

2.利用修辞,化声为形,富有个性。

3.借联想和想象,巧用通感。

4.虚实结合,正侧面结合。

从写作效果看,写前课上“引一引,悟一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随手捡拾生活美丽的瞬间,并学习名家写作手法,生动有创意地表达,可谓妙句迭出——

1.瞬间,笑声从他口中爆发出来,那笑声的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仿佛整栋宿舍都随着摇晃起来。他捧腹而笑的容颜扭曲,原本帅气的五官,不时捶打床板的动作,与他口中发出的笑声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场景。不久,我们也随之捧腹大笑。

2.车上的欢笑层层叠加,如浪潮一般,一浪覆盖过一浪,一浪比一浪高,而且有劲。

3.笑声似潺潺的溪水,从你的嘴里汨汨涌出。你那两排小而白的牙齿整齐地镶在嘴里,让笑声也多了一份灵动。旁边的同学也不知道是看到我被捉弄而乐,还是你的笑声太具感染力,一个个也都笑个不停。一时间,教室里漾满笑声,就像布谷鸟们齐齐争鸣。

4.笑,如同躲在树上的孩子,玩着捉迷藏,终于禁不住,迸了出来,交融在袅袅炊烟中、习习凉风中。穿过树叶的缝隙,穿过指缝,穿过时光,一张张孩童的笑脸绽放在眼前,笑声在小巷中飘荡。

5.洪亮的笑声在窄小的店铺中用力地相互冲击,如飞流瀑布般哗哗泻满每个角落。

从整篇文章的写作看,学生能以“笑声”为线,反复渲染,描摹“笑声”,并能准确深刻地挖掘出“笑声”背后的故事与情怀。

做足写前功夫,其实就是改变学生原有的阅读与写作习惯。以读促写,以思促读。以自由写作方式进行语言与思想的积累,培养写作意识和习惯;以理文脉、列提纲的形式对文章进行整合、归纳,感悟写作规律;以名家名篇作为技术引领,学习写作技巧;最后以课堂大作文的方式进行运用和实践。训练点互为关联,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提升。

这个序列训练大多在课下进行,但训练前语文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在课上进行具体可操作的范例指导,并督促、检查和鼓励。一周精读五篇,一月便有二十篇,一学期八十篇的美文读写训练足以丰厚学生的文学积淀,有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如此,写作课上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即会文思如泉涌啊!

做足写前功夫,只需改变一点点。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实验学校;5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