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神文明思考

2016-05-14 09:22杨洪琴石兴安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5期
关键词: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杨洪琴 石兴安

摘要: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精神文明是重要一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失衡,导致了精神文明下滑,主要表现在家庭伦理出现危机、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失范、生态环保意识淡薄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字:民族地区;美丽乡村;伦理道德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难点均在农村,因此,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基础。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升级版”的新农村建设,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和实践。目前,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大多将目光聚焦在农林科技创新、村镇硬件设施建设、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方面,而农村的文化建设,特别是乡村伦理道德建设,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以致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长期处于失衡状态,农村经济发展较快、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农村的伦理道德建设较为滞后,并存在诸多的伦理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美丽乡村建设。

一、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伦理道德困境

(一)家庭伦理出现危机。家庭是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基本社会单位,也是社会成员伦理道德观形成的重要源点,对形成人的伦理道德规范、高尚情操的建立,以及对社会稳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家庭也是所有社会组织中变化最敏感、最迅速的单元,家庭的伦理道德现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的伦理道德状况。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放在首位。目前,家庭伦理危机主要表现在赡养老人、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方面。笔者从贵州省黔东南州某村调查了解到,55.9% 的老人是单独生活的, 即使39%的老人与子女一起生活的家庭里,也存在婆媳不和、不孝敬老人的现象。

(二)道德评价标准失范。在社会转型时期,“新旧冲突成了不可避免的事情。”[1]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直接后果,是经济人的造就和社会生活的物化。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求利,这引发了新时期的信仰危机,并引发出普遍的“只顾眼前,不虑长远”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进而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形成大众化短期行为的价值系统。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向农村渗透,农民的生产和经济活动领域不再局限于当地农村,他们开始走出农村踏入城市,利益不再单一化,在不同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利益主体。他们不再满足于现有的物质生活,对物质、金钱的占有欲望快速增长,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利己思想观念急速膨胀。

(三)生态伦理缺失。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是遵循自然规律,基本实现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的内在循环。随着农村社会物质文化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土地退化、森林功能减弱、水资源危机、农业污染和乡村环境卫生等,都与环境伦理意识的缺失有关,为美丽乡村建设埋下了沉重隐患。

二、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伦理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转型中的观念冲突。“任何社会的转型或变革,常常伴随着新规则的暂时缺位而呈现出伦理道德失范的局面。”[2]在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期,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面临严峻挑战,道德体系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新的道德体系未能及时建构,维系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链条容易出现松脱,往往会成为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时期,产生了贪求财富而违背传统道德的冲动,农村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盛行,从而容易滋生诸如偷盗、抢劫、赌博、聚众闹事、欺行霸市等诸多违背社会道德问题。

(二)农村基层组织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如果农村基层组织涣散了,就容易产生各种伦理道德问题。笔者在贵州黔东南州某村调查中了解到,40.2%的村民不知道党支部是什么组织,18.7%的村民认为党支部只抓计划生育和治安工作。某些贫困村党员老化严重,有的村党员平均年龄为51岁,有的村已有十几年没发展党员,基层组织活动经费捉襟见肘,长期无组织生活,党员思想境界下降,无人愿意当干部,更无精力去搞道德教育。同时,有些村干部在管理上按个人好恶办事,普通农民不参与政治或参与无力,村民自治流于形式,对村干部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

(三)市场经济渗透带来的影响。市场经济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激励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伴随着一些负面效应,如社会道德领域消极现象在滋生、蔓延,信用缺失、金钱意识高度膨胀、企业社会责任感滑坡等。受单纯的经济利益驱动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导致个人的利己主义发生,这是导致农村伦理道德失范的直接原因。据笔者调查,在丹寨农村,人们往往把拥有金钱的多少作为判断一个人地位的高低,出现了“笑贫不笑娼”的现象,这无形之中导致农民“一切向钱看”,出现不顾亲情、友情,甚至无视道德与法律的现象。

(四)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农民走出农村,进入城镇务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传统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村呈现了空心化。据笔者调查,贵州黔东南州某县总人口为15.4万,但每年外出务工人员高达6.7万人。一些农民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冲破了传统农村社会家庭第一的伦理观念,更加注重自身的发展和前景,忽视了对留守老人和儿童应有的伦理关爱,忽视了孝道以及对子女的教育,部分长期分居的夫妻也感情淡薄,导致离婚率上升。外出打工的农民,不再是在封闭的农村自然经济区域活动,有了更宽广的活动范围,以土地和人情维系的交往被以经济活动维系为主的交往所取代,利益代替了情感,从而带来越来越冷漠的人际交往伦理。

(五)基础教育落后,村民素质较低。在贵州黔东南州某县进行义务教育情况的调查中,45.8%的人认为“学校条件一般,师资不足,偶有学生流失”;25.1%的人认为“学校资金不足,校舍破烂,师资严重缺乏,学生流失严重”;只有29.1%的人认为“学校条件良好,师资充足,学生入学率高”。由此可见,当前民族地区农村教育发展严重滞后,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非常落后,导致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六)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滞后。农民一直是我国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也是最大的文化贫困群体。随着农业机械的普遍应用和劳动技术的改进,农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由于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滞后,农民缺乏积极健康向上的娱乐方式,业余生活较为单调,不是坐在院坝“摆龙门阵”,就是围坐在一块儿打牌甚至赌博,从而出现斤斤计较、打架斗殴等问题。

(七)法制观念欠缺。虽然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农民的法制观念有待提高。在问卷调查中,在回答“当你与人发生纠纷时,你会采取何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时,56%的人没有用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意识;23%的人认为法律可以帮助自己解决,但怕麻烦选择“私了”或找亲戚朋友摆平的方式解决。道德具有自律性,但是道德对于那些利欲熏心、不讲信用、不择手段牟取暴利是无力的。因此,农村道德问题的出现,要从制度层面去找原因。

三、完善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伦理道德的路径

(一)加强伦理道德与基层组织建设。“伦理体系是在一定利益基础之上结成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客观交往关系及其规则系统”[3]。在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和谐发展,在整个社会形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系统。为此,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领导核心,是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导者,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从源头上维护社会稳定,高度重视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基层党组织要注重改进自身作风,做到艰苦奋斗、廉洁奉公。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始终坚持“立足基层,着眼苗头,重在解决”的工作方法,做到“早排查、早发现、早处理”。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农村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培养能人、在能人党员中培养村干部,选好配好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建立“村两委”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发展特色经济。民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气候,赋予了丰富的资源,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本地区的原生态旅游。要合理科学地开发资源,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同时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少数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中“留住乡愁”。

(三)加快和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伦理道德依赖于高质量的教育和浓厚的文化氛围。因此,在美丽乡村伦理道德建设中,要加强教育、文化建设,通过教育提升伦理道德主体的综合素质。要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加强教师继续学习和培训,改善教育质量落后的现状。同时,要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乡镇开设图书馆,让先进文化下乡,使村民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培养,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努力与农村发展目标相适应,从而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文明村风。

(四)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相关法制法规,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律和伦理存在天然联系,“法律是道德建设的权力支柱”,对道德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搞好农村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农村法制建设和法制教育宣传。要加强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法律教育,用法律法规规范他们的行为,依法行政,防止基层干部以权谋私。要发挥当地公安机关、治保组织、民调组织的作用,通过办案、媒介、协调纠纷、开设法制讲座、接受法律咨询等多种途径,及时宣传法律、法规,增强广大农民的法制意识,为民族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兰久富.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观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9.

[2] 邵刚.试论社会转型期的道德信念危机及其克服[J].兰州学刊.2006.10:157—159.

[3] 鲁英.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伦理失序的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

(作者单位:贵州省凯里学院)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伦理道德伦理道德
黄河文化对眷村文学的影响
跟踪导练(五)(2)
城镇化进程中新的伦理道德文化的迁移与重塑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道德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医患关系研究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刍议师范生伦理道德的养成